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張迪華個人簡介

張迪華個人簡介

1937畢業於國立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我在抗日戰爭中,輾轉到了任中學、湘西、重慶、萬縣等地當語文老師。1948後回到安徽,先後在國立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合肥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任教。張老長期處於本科教育的第壹線。在學校教書期間,他教語文、目錄學、目錄與校勘學、中國文學和現代漢語。

歷任安徽師範大學教授兼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學習漢語》雜誌主編,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安徽省語言學會會長,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安徽省語言文學工作委員會顧問,安徽省古籍整理委員會顧問,《漢語大詞典》副主編,《全唐詩詞典》主編等。

1991年7月,張迪華先生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1992 65438+2月,張迪華在蕪湖因病不幸去世。《現代漢語》(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以語法為主,對涉及的理論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在觀點不同的問題上引用很多人的觀點,發自己的新觀點)

《現代漢語》(安徽人民出版社編,1974、1979修訂),理論聯系實際,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被許多高校作為教材使用。駁胡適關於標點起源的謬誤(《合肥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59)。

從字數看漢字的演變(合肥師範學院學報,1960,1)

論《康熙字典》(江淮學報1962第1,2期)

關於秦始皇的書和文同(合作,光明日報1984年8月25日)

毛主席關於文學語言的經典指示及其意義(合肥師範學院學報,1961,1)

毛主席詩詞的語言學分析(合肥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62)

互文性與變異(國學叢書第八輯,1979)

偶爾看新版《辭海》(選自《辭書研究》1981,《安徽師範大學學報》1981,第2期)等。

其中《論康熙字典》壹文對《康熙字典》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和全面的分析,使人們正確認識到其優缺點。本文為後世辭書和辭書編纂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影響很大。駁斥胡適關於標點符號起源的謬論,論據有力,見解獨到,說明標點符號的名稱起源於宋代,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漢時期,糾正了胡適的錯誤觀點,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註,在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