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石碑是五年前在Xi鹹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現場發現的。當時石碑本體破碎,考古專家將其挖掘出來運回實驗室進行拼接修復。根據碑文,該石碑於唐代宗大理七年(公元772年)豎立在唐玄宗叔叔李隆基墓南側的神道上。編劇是竇娥,投資人是唐玄宗的女兒長樂公主。
墓碑是青石做的。修復拼接後高3.66米,寬1米。碑文上,用篆書寫著“墓碑,唐畢公,扶風鬥福君”,30行60字。據估計,碑文約有1590字,其中已鑿刻1357字。碑文的缺失壹方面與石碑斷裂有關,另壹方面是人為破壞造成的。專家們發現,被鑿刻的185個字符大多位於紀念碑的下半部分,觸手可及。墓碑中第26列的高度為1.77米,略高於普通人的平視高度。根據鑿損的字跡大多在下半身的高度,墓碑在他直立時曾多次拓印。在唐代,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達到頂峰,拓片成為熱門商品。許多商人故意鑿掉原碑,以使他們的拓片獨壹無二。根據鑿刻的文字數量,當時留存下來的拓片有數百幅,但由於年代久遠,沒有壹幅流傳下來。
研究發現,該墓碑的碑主竇Xi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昭成帝的弟弟,也是他的叔叔。這位官員是少師王子和畢國公,他們把他的禮物送給了司徒。這塊石碑的發現對研究唐代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碑文和史料記載,唐玄宗的生母竇的早逝完全是由於其姑姑的撫養,因此唐玄宗即位後對他的祖父母特別好。竇和他的兩個兄弟,竇和竇,因欺淩弱小而聲名狼藉,尤其是竇,但他們仍然受到玄宗的青睞。他們三人都被封為爵士,並獲得了豐厚的獎賞。玄宗的女兒長樂公主嫁給了竇的兒子,竇墓前的墓碑是長樂公主建造的。
根據歷史記錄,這三個人死後都被葬在都史家族墓地,他們的墓碑上寫著著名作家的名字。據專家說,竇的兩個兄弟竇和竇的墓碑已經消失,但宋人編纂的碑文中有壹些拓片。竇的拓片沒有流出和記錄,專家推斷它們在北宋以前就丟失了。這塊石碑自北宋以來壹直埋在地下。這壹意外發現使這塊石碑在壹千年後重見天日。
據報道,這座紀念碑在唐代達到了頂峰。唐碑的主人多為名人,且大多文筆、書法、刻書俱佳,為後世碑刻所不及,故歷來為世人所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