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用成語畫壹幅畫。

用成語畫壹幅畫。

盛玉華

-羅湖區布心中學美術老師:文-

教學目標:

1.借助漢字的象形文字,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和延伸藝術教育的功能和內涵以及與邊緣學科的融合。

3.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幫助他們記住中國成語。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造型表演

課時:1課時

適用年級:初中壹年級

新課程介紹:

在猴年畫壹只猴子。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壹幅猴子簡筆畫。

請仔細尋找:這幅畫中隱藏的四個字是什麽?畫中筆畫不多,剛好組成壹個四字成語:無。

今天,讓我們試著用成語組成壹幅畫——成語畫。

輸入新課:

首先,猜猜看:

奔跑的公牛——成語:勇敢說話(字體放置的方向根據需要而變化)。

歌唱——成語:躍躍欲試(靈活運用誇張和字、筆畫的變化)。

人-成語:高官厚祿(筆畫既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

第二,試壹試:

成語“百戰百勝”和壹張騎自行車的照片。請嘗試將這四個字變成騎自行車的簡筆畫,並邀請壹些畫得比較生動的學生上臺演示。

第三,評論:

(壹)、師生作品分析

1.找出學生作品的哪些部分處理得好。

2、壹幅示範畫,找出在哪些方面處理比較好,為什麽?(線條裝飾)

(二)、文字中的象形特征

1.以“百”字下面的“日”字為例。在甲骨文中,“日”是太陽,是形與意的結合。

2.欣賞納西族東巴文字繪畫作為壹種高度生動的文字符號,是中國從圖像記錄向符號記錄過渡時期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文字。

(三)象形文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1.以奧運標誌“中國印”為例,說明文字與圖形高度結合所產生的效果(文字的作用)。

2.變化:以成語“非常失望”為例,將“希望”壹詞改為非常失望的表達(字面表達)。

(4)、文字的誇張和變形

1,用成語“不屑”完成壹幅簡筆畫:踩球的人。上部的人形由三個字符組成:“不”、“克拉姆”和“壹”。請繼續使用“古”字形成壹個球形。(誇張和扭曲)

2.試著把成語“不屑壹顧”改成打籃球或踢足球的人。(不同的成語處理方式體現了千變萬化的特點。)

第四,欣賞和比較:

演奏幾首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讓學生猜測它們是什麽成語,並談論圖片的內容與成語所表達的內容之間的聯系。什麽是好?聰明在哪裏?

課堂練習:(成語變化)

1.成語:積少成多。說明同壹個成語可以改變各種模式和效果。

2.小組賽:完成壹幅以“舍己為人”或“三思而後行”為主題的成語畫。比較壹下,左右兩組哪個產生的圖形更多,畫面更生動!

課堂評估:

分類列舉學生作品:

1,設計巧妙生動的作品(造型)。

2.結合圖片和成語含義的巧妙作品(文學)。

3.線條組合簡單優美的作品(藝術)。

在學生做作業的過程中,老師們註重發現優秀的作品,不僅通過投影的方式展示給大家,還要求作者向大家講述自己的設計思路。同時,註意那些寫作困難的學生,請他們描述困難是什麽,並請已完成的學生作為小老師幫助他解決困難。

把他們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上臺進行分類和評價。有什麽需要改進的?

教師總結:

漢字本身是高度概括和生動的符號。我們可以通過對漢字中的象形特征進行誇張和變形,設計出“意”和“形”高度結合的作品,並將其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美化生活。

成語畫的表現內容可涉及人物、動植物、建築、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方面,畫面造型豐富多彩、變化多端。學生還可以自由改變規則,不斷嘗試壹些新的表現形式,如:字組畫、姓名圖案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