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牛津》出版後,受到了國內讀者,尤其是英語教師和翻譯的高度評價。為了滿足更多讀者的需求,經牛津大學出版社授權,外教社於2001開始了《新牛津》英漢雙語版的編撰出版工作。《新牛津》英文原版花了30多位編輯和6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6年時間才完成,而英漢雙語版花了近90位專家學者和其他工作人員5年多時間才完成。兩個項目耗費的人力和時間幾乎壹樣,也許是巧合,但卻反映了這個“不幸階層”的苦難,“壹個名字立著,月亮徘徊著”。..
將壹部大型英文原版詞典編纂成英漢雙語版實屬罕見,對我們來說是壹種新的嘗試。在今天的電子詞典中,這種方法更加必要。與此同時,我們遇到了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比如口譯是逐字翻譯,還是提供對應的詞?譯文是機械地對照原詞典,還是某種程度上是編出來的?所有這些,不壹而足。我們試圖從讀者需求、雙語詞典編纂實踐和詞典長度控制的角度找到壹個平衡點,並據此制定我們的編纂原則。總之,這些原則壹般包括:
口譯翻譯重在提供漢語對等詞,對於難以找到的詞語,盡量按照漢語規範給出臨時對等詞,輔以註釋。我們認為,漢語在吸收外來語言的概念和名稱時,有壹個識別、消化和普及的過程,但這些概念和名稱最終能否融入漢語詞匯,有待時間的見證。在本詞典中,除了提供相應的詞語外,所有的釋義壹般都被翻譯為涉及日常生活、語言文化、組織機構、宗教神話、人名、地名、歷史事件等詞條的註釋。專業和技術詞匯通常只提供中文對等詞。在《新牛津》原版中,關於動植物術語的詞條大多包含生物分類的描述,都附有拉丁文學名。考慮到普通讀者很難找到這些術語的中文翻譯,我們也請相關專家盡量將這些學名翻譯成中文。事實上,有些物種名稱是首次在中國翻譯。鑒於本詞典的使用者多為英語中級以上水平的讀者,原版在用法、百科知識、詞源等欄目不提供中文翻譯。詞典中反復出現的公式化定義的翻譯很簡單,以表達思想為目的,不求詞的對應,也不求英漢對比。
回顧整個編纂出版的過程,我們認為我們從未懈怠,努力使《新牛津》英漢雙語版成為壹個翻譯統壹規範的整體。但由於工程浩大,完成時間倉促,字典中難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懇請各位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參與本詞典編纂和修訂的人員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科研機構和出版單位,主要有上海外國語大學、廈門大學、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所有參與編纂出版這部詞典的人都表現出了高度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廈門大學的吳建平教授、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的姚乃強教授和南京國際關系學院的李劍波教授為這部詞典的編纂和修訂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莊誌祥教授壹直關心和指導該項目的工作,從政策、人力、財力等方面給予了堅定的支持,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切實保障。原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主編王逸群教授也是項目前期的項目負責人,在這部詞典的整體設計、編纂和修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詞典出版部經理劉永強先生和編輯周穎女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與我社保持了密切、坦誠、有效的溝通,對提高詞典質量、加快出版進度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和意見。中國辭書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雙語詞典研究中心張柏然教授對這部詞典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在出版時欣然作序。本詞典的項目負責人和責任編輯張春明先生和潘岷女士負責整個項目,在總體設計、人員組織、流程管理、質量控制、編輯、審校等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本詞典的出版協調員秦麗女士積極配合本詞典項目組的工作,從排版、設計、印刷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為本詞典的及時出版發揮了巨大作用。在這部詞典的編纂出版過程中,許多領導、專家、學者、同事、朋友都給予了不同形式的關心、指導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65438+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