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紙張和字典

紙張和字典

最早的紙存在於2200年前的西漢早期,但仍然非常粗糙,並沒有得到廣泛使用。105年,蔡倫經過改進被認為是現代造紙術的鼻祖。

(“油莎草”不是現在概念中的“紙”,而是通過對油莎草這種植物進行某種程度的處理而制成的書寫介質。中國發明的造紙術打破了植物纖維原有的排列方式,使其重新隨機交叉,這樣制成的成品才能稱為“紙”。)

殷商時期發明了漢字,甲骨文被用作書寫材料。春秋時期,竹片、木片和絲綢被發現並用作書寫材料。然而,因為絲綢太貴,竹片太重,所以產生了紙。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與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壹起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和技術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的復雜歷史,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了。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在紙上均勻塗蠟,經壓光後,具有光澤、光澤、美觀等優點,故稱硬黃紙。

五代時期的造紙業繼續發展。在北宋以前,漳州的誠信堂紙壹直被認為是最好的紙。這種紙“像泉水壹樣光滑,像繭壹樣精細,像紙壹樣堅韌,比紙更明亮”。

明清時期,造紙業蓬勃發展,創新不斷。各種文具再次流行起來,白紙、雅紙在質地上備受推崇,顏色以鮮艷、沈靜為主,如康熙、乾隆時期的粉彩紙、印染紙等。到了清朝,紙的生產已經達到了完美的水平。清代的造紙技術非常成熟。

紙由植物纖維制成,可以隨意折疊用於書寫。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地圖彩紙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紙漿紙。由植物纖維制成的薄片用於書寫圖片、印刷書籍和報紙、包裝等。

與竹子不同的是,竹子是動物纖維的“絲”。紙:紙張的總稱。紙張是按張數計算的,所以紙張壹般分為:凸版印刷紙、新聞紙、膠版紙、銅版紙、書籍封面紙、聖經紙、復印紙、卡紙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