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瀕琉球群島,南瀕巴士海峽和菲律賓群島,西與福建省隔臺灣省海峽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裏,包括臺灣省島、蘭嶼、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等64個島嶼。臺灣省面積為35,882.6258平方公裏,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多山多丘陵。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形和海拔變化很大。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交界處,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豐富多樣。人口約2350萬,70%以上集中在西部五大都市圈,其中以大城市臺北都市區最多。
臺灣省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在漢族於公元17世紀遷入之前,這裏就有土著居民(高山族)定居。明末清初,閩南、粵東地區的人們南遷種地,最終形成了以漢族為主的社會。南宋時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占領;1662鄭成功恢復;清代位於1684年的臺灣,屬於福建省,1885年建立。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日本;抗戰勝利後恢復1945;從65438年到0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的失敗中撤退到臺灣省,臺灣海峽兩岸從此分治。
20世紀60年代以來,臺灣省實施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臺灣省經濟奇跡,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進入90年代發達經濟體行列。臺灣省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發達,在半導體、IT、通信和電子精密制造等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臺灣省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住民的南島文化也有影響。在現代,它融合了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
希望能幫妳解開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