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秦漢石刻詞典

秦漢石刻詞典

壹個城市之所以讓人傾心,往往是那裏的文化人格。蘭州碑林位於白塔山西峰,四周綠林環繞,聽河水聲,俯瞰全城。以收藏和展示春華亭貼、敦煌經書、秦漢簡牘、石刻等書法珍品而聞名。東西軸線和南北軸線將蘭州碑林連成壹個整體。錯落有致的三級階地由東西走廊相連,構成碑林的中心區域。從空中俯瞰,整個碑林猶如白塔山上壹幅古色古香、典雅莊重的畫卷。蘭州碑林的主體建築——曹聖亭,有飛檐和拱門,頂部是玻璃,直立在空中,高達30米。曹生閣是以東漢著名書法家張芝命名的。張芝出生於今酒泉市瓜州縣,素有“草聖”、“草書始祖”之稱。他精於曹彰,將分筆、分字的草書結構改為連筆的書寫方法,又稱“壹筆草”。這種寫法開創了草書的新高度。他與王羲之、鐘繇、並稱為“書中四聖”。其《八月帖》收錄於北宋《春華亭帖》。“曹聖閣”三個大字由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寫,分別懸掛在閣的南北兩側。壹樓展示文字的發展演變,陳列各種書法碑刻。在曹聖館二樓,陳列著蘭州碑林三寶——肅本春華亭貼、敦煌寫經、秦漢簡牘石刻。北宋春華亭帖被譽為“法貼始祖”,是我國第壹部大型書法集。《春華亭帖》由宋太宗趙光義主持。歷代著名學者墨寶被朝廷收藏,鐫刻在棗板上。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木雕完成,後被印成書跡。刻本中有420多件墨跡,包括100多位皇帝、名臣和書法家。包括歷代帝王的書法帖,歷代名臣的書法帖,各個家族的古代書法帖,王羲之父子的書法。《春華閣帖》印刷精美,勤勤懇懇。使用了當時珍貴的墨水和程心霍爾紙。潤墨被稱為“墨中神器”,具有紙無暈、筆無膠、潤澤耐用、防腐防蛀等特點。誠信堂的紙輕如蟬翼,白如雪,薄如玉石,非常珍貴。《春華閣帖》壹發表就紅極壹時。宋太宗和趙光義有選擇地將少量拓片授予皇室、中書省和樞密院權貴。宋仁宗清朝時,宮中失火,“春華亭帖”的拓本和宮中收藏的名帖都被大火燒毀。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宋太宗頒給大臣們的春華亭帖早已不翼而飛。蘭州碑林的“蘇本春葛花帖”非常珍貴。這本書的流傳有壹個傳說。明朝初年,朱茂元璋的第十四子朱穎被封為“漢王”。在到達甘肅之前,朱元璋放了壹張宋代朱穎的《春華亭帖》。此後,這個帖子在歷代國王中流傳。萬歷四十三年(1615),朱元璋第九孫朱經常抄春華閣的帖子,他覺得“宮闕無處,公海上無處”。當時,陜西右翼政客張從朋友那裏得到了另壹種版本的《春華閣帖》,他請朱校勘。為什麽不刻個亭子貼紙呢?於是,肅王命人抄起雙鉤亭,刻成石碑,留給後人。負責這件事的溫如玉和張* * *,認真到吃飯睡覺都是壹肚子事。朱死後,他的兒子花了七年時間才完成。肅本春華亭帖用石144塊,初拓253塊。此亭雕刻精美,棱角分明,點畫生動。這幅拓片讓已經滄桑的春華亭帖得以延續。然而20年後,烽煙燃起,春華閣的柱子受損。李自成大軍攻蘭時,春華亭石刻被王素藏在內井。清朝順治初年,人費,在安刻下“蘇本淳化亭帖”。清順治十壹年(1654),陶敏路的陳卓從內府井裏打撈出亭子石刻,請人臨摹了40余幅,形成完整的亭子貼紙。康熙年間,陜西巡撫王攻打蘭州時,曾用亭子石刻做了壹個馬槽。幾經周折,扶蘇本淳葛花帖中有141刻石,現藏甘肅省博物館。蘭州碑林曹聖館四樓陳列著張大千、左、林則徐、於右任、郭沫若的書法作品。五樓是孫中山等人題字的展室。龍遊書畫院作為研究和教授書畫藝術的寺廟,是蘭州古跡林的重要組成部分。碑林北端的環翠山山頂,六角亭和山上的摩崖石刻像壹道天然屏障,使蘭州的碑林更美。法生閣西廊是甘肅歷代書法家的牌位,東漢的張芝、西漢的、明代的、清代的王就像甘肅的文化線索,讓人扼腕嘆息。東廊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唱的壹首關於龍的詩,就像壹幅美麗的龍吟圖。蘭州碑林是文化甘肅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