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竇字源字形

竇字源字形

《李白鬥酒詩百篇》中的“鬥”字是壹個象形字。甲骨文①是壹個長柄的大勺子。上半部分是勺頭,下半部分是勺柄。青銅銘文(2)也是這個圖像,但勺子的手柄向右傾斜。(3)是小篆的形狀,看不出勺子的形狀。④是楷書的書寫方法。

“鬥”字形似大勺,所以不是後人所說的升鬥測糧的“鬥”,而是古代盛酒的容器,如《史記·項羽》:“玉鬥壹對,欲與父。”壹對玉酒器,打算送給範增(雅夫)。“桶”這個詞是從能夠裝東西延伸到測量工具的:十升為壹桶,十桶為壹石(Dan Dan)。《漢書》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十升為鬥,十鬥為斛(部落虎)。”又因為甲骨文①很像壹個大勺子,天上的七星星座像壹個大勺子也叫鬥,即北鬥。至於《水經註·谷水》中提到的“鬥松”壹詞,指的是巍峨的外表;“鬥”字實際上是“陡”的外來詞,“鬥松”的意思是“陡松”,意思是陡峭和高。在古代,“鬥”中的“鬥”字寫為“鬥”和“齊”,後來都簡化為“鬥”,應該讀為dòu而不是dǒ u .請註意,在古籍中經常看到“鬥牛”壹詞,但絕不應該理解為鬥牛的意思。比如《晉書張華傳》中的“鬥牛之間”,並不是兩頭牛相鬥的時間,而是指天上二十八夜中“牛宿”和“鬥宿”之間的地方(“星”也是星星的位置)。“鬥”字是壹個偏旁部首字。在漢字中,所有由“鬥”字組成的字大多與測量儀器有關,例如“物質”、“倒”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