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蘇東坡留下的書法原作有哪些?

蘇東坡留下的書法原作有哪些?

千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洞庭春詩、中山松勞詩等。

蘇東坡的原創作品有《中山宋老賦》《洞庭春色賦》《人民家書》《教師論文賞析》《江上鐵》《李白仙詩》《渡海》《祭黃》《渡海》幾篇等。唐代書法改變了“尊法“的傳統,追求個性解放的“尊意“,是不斷革新書法藝術的“前沿人物“,與黃、米、蔡並稱“書法界的“。阿寶的書法喜歡用臥筆斜鋒,字勢傾向於後傾和傾斜,因此它可以給人壹種圓、闊、忘的感覺,也使我們能夠欣賞無拘無束和平淡天真的生活。蘇軾的書法形式主要體現在:字體偏右,結體扁平,線條粗壯,看起來有肉,有壹種豐盈之美和大氣之美。善於用文字和筆法捕捉自己的情感情境,將情感、內容和氣勢完全統壹起來,人為地創造出韻味和美感的起伏變化,這是蘇軾書法最重要的價值。現存最早的墨跡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寶月執筆於治平二年(1065)。當時蘇東坡才30歲,還沒有形成“用石頭砸死壹只癩蛤蟆”的風格。他最新的墨跡是“姜尚帖”,這是蘇軾書法的最後壹幅作品。這本書寫於他去世前三個月,即元(1011)年,享年66歲。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字子瞻,號鐵官道士,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山人,眉州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蘇軾的書法自成壹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居“宋四家”之首。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文字縱橫;詩歌主題廣泛,清新健康,使用誇張的比喻,風格獨特。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是豪放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也被稱為“蘇辛”;散文創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為“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的好書之壹《宋四家》;他擅長文人畫,尤其擅長墨竹、怪石和枯木。李誌敏評價說:“蘇軾是壹位全能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