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在廣東稱為粵語和廣府話,在廣西稱為白話,是壹種聲調語言,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方言。是廣東廣府人和廣西白話人的母語。廣泛應用於廣東中西部、廣西東南部、香港、澳門及我國南方東南亞部分國家或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社區。
關於粵語的起源有壹些說法,比如北方中原的雅言,楚國的楚語。從漢代到唐宋,中原漢族不斷向嶺南遷移,促進了粵語的發展和定型。元明清以來,粵語變化不大。
粵語是保留中古音成分較多的南方方言之壹,最突出的特點是完整保留了中古音常見的入聲,聲母、韻母、聲調與《古漢語規範韻書》高度壹致。清代學者陳力認為,廣州方言的聲調與隋唐時期的韻書《切韻》壹致,因為“中原人遷居廣州已逾千年,今廣聲為隋唐中原之音。”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粵語是唐朝的國語。
粵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中西部、廣西東南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南省以及澳大利亞、新加坡、北美、東南亞等國家的華僑社區。
世界上使用粵語的人很多,廣東省約6700萬,廣西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全球近654.38+0.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