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羅盛教犧牲後,女知青陳春受感動嫁給了烈士的弟弟。後來她過得怎麽樣?

羅盛教犧牲後,女知青陳春受感動嫁給了烈士的弟弟。後來她過得怎麽樣?

1952 65438+10月2日上午,誌願軍第47軍偵察隊隊員羅盛教和他的戰友宋慧雲來到朝鮮成川郡石田裏附近的橡樹沼河,準備進行轟炸演習。當時正是寒冬季節,天氣非常寒冷。橡樹沼澤河上結了壹層厚厚的冰。來到河邊後,羅盛教和宋慧雲選擇了壹個相對寬闊的地方,然後忍受著寒風開始練習投擲手榴彈。

在這個過程中,不遠處不時傳來嘰嘰喳喳的說話聲和笑聲。羅盛教和宋慧雲觀察到,來自附近村莊的四名韓國青少年在結冰的橡樹沼澤河上滑冰和玩耍。羅盛教和宋惠雲笑了笑,然後自顧自地繼續練習。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壹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朝鮮少年突然尖叫起來!

聽到喊聲,羅盛教和宋惠雲急忙前去查看。原來,壹名朝鮮少年因河面上的碎冰不慎掉入冰窟,消失在冰冷的河水中。羅盛教見此情景,急忙把頭上的棉帽扔到壹邊,迅速脫下棉衣棉褲,絕望地跳進了冰窟。與此同時,宋慧雲將另外三名朝鮮少年拉到遠處,防止冰面大面積破裂。

安頓好其他三名韓國青少年後,宋慧雲轉向冰洞,爬上冰面與羅盛教會面。過了壹會兒,被冰冷的河水凍得臉色發白的羅盛教從冰窟窿裏探出頭來,急切地對宋慧雲說:“我沒找到!”然後,羅盛教深吸壹口氣,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大約20秒後,羅盛教從河裏浮出水面呼吸了壹會兒,然後第三次沈入水中。

這壹次,羅盛教花了很長時間才把男孩推出水面。然而,當宋慧雲準備拉起這名韓國少年時,冰洞周圍的冰突然破裂,他差點掉進冰窟。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宋會雲只好退後壹步,四處尋找救援工具。當時,落水的朝鮮男孩已經凍僵了,羅盛教將他壓在身下以免沈入河中。

由於天氣寒冷,河水冰冷,羅盛教臉色發青,凍得發抖,但他仍然緊緊地抱著這個朝鮮男孩。不壹會兒,宋慧雲拖著壹根電線桿,把電線桿的壹端遞給了朝鮮少年。這時,羅盛教在水中盡力幫助朝鮮少年抓住電線桿。最終,落水的朝鮮男孩獲救,而羅盛教因用盡力氣沈入冰冷的河水中。

後來,附近村莊的朝鮮人來了,齊新幫忙把羅盛教從河裏拖了出來。然而,令人感到無比悲痛的是,羅盛教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征,壯烈犧牲。當時,羅盛教只有21歲!羅盛教烈士犧牲後,誌願軍總部追記其特等功,追授“壹級愛民模範”和“特等功臣”榮譽稱號;朝鮮方面追授他“壹級國旗勛章”和“壹級戰士榮譽勛章”。

為了永遠緬懷羅盛教烈士,朝鮮還將橡樹沼河改名為“羅盛教河”,將石田裏改名為“羅盛教村”,將羅盛教烈士長眠的佛洞山改名為“羅盛教山”。在“羅盛教山”上,朝鮮方面建造了羅盛教紀念亭和羅盛教紀念碑,上面刻有金日成的親筆題詞,即羅盛教烈士和朝鮮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將永存!

羅盛教烈士於1931出生在湖南新化縣商震鎮桐梓村的壹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的父親羅蝶凱和母親小英濤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羅嘉怡* * *有四個孩子,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羅盛教是家裏的長子。兩個女兒是羅萬祥和羅良祥,小兒子名叫羅晟敏。羅出生於1947年,他哥哥去世時,他只有5歲。

自從羅盛教烈士為救落水朝鮮少年英勇犧牲以來,他的英雄事跡廣為流傳。父親羅蝶凱八次應邀赴京,其中七次受到毛主席的親自接見。在與羅蝶凱的談話中,毛主席高度評價了羅盛教烈士,並為國際無產階級戰士羅盛教烈士題詞。同時,羅蝶凱多次受邀前往朝鮮參加朝鮮方面組織的紀念活動。

當時,羅盛教的名字是眾所周知的。俗話說,偉大的英雄是我們民族的脊梁和國家的靈魂。他們崇高的精神品質始終指引著我們砥礪前行。在烈士犧牲13年後,壹位深受烈士英雄事跡感動的女知青懷著對烈士的無限敬仰,慢慢走進了羅家的生活,並最終成為了烈士的嫂子。

這位女知青名叫陳純,1948出生於天津的壹個書香門第,從小就生活在天津。我上小學的時候,陳春只知道羅盛教的烈士和羅盛教烈士的英雄事跡。每次讀到關於羅盛教烈士的文章,陳春總是激動得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然而,此時的安德森不會想到,她會與羅在她的生活中產生交集,她也不會想到,她會在未來成為羅家族的壹員。

1962年,14歲的陳春跟隨父母從天津來到長沙,三年後考入長沙長郡中學。正是在長郡中學學習期間,陳淳有幸結識了羅盛教烈士的妹妹羅良香。羅良祥比當時就讀於長沙有色金屬學校的陳春大三歲。得知羅良祥是羅盛教壹位著名烈士的妹妹後,安德森的內心不禁產生了崇敬之情。就這樣,這兩個年齡相仿的女學生逐漸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壹天,陳春來到羅良祥的學校玩。羅良祥悄悄問陳春:“妳想參觀軍營嗎?”陳春聽了這話後楞了壹下。她從小就崇拜士兵。她很快興奮地回答:“是的,但妳不能去軍營,如果妳想去的話……”羅良祥笑著說:“我哥哥隨軍來到長沙。我計劃明天去拜訪他。妳可以和我壹起去,然後妳就可以參觀了!”

先前,陳純聽羅良祥提到過哥哥羅——羅是羅家最小的孩子。羅盛教烈士犧牲後,小兒子羅成了父親羅蝶凱和母親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寄托,可謂“捧在手心怕化了。”然而,當羅長大後,他的父親羅蝶凱不顧親友的勸阻,執意將羅送到部隊當兵。

羅為自己是壹名軍人而感到非常自豪。臨行時,他流著淚對父母和妹妹說:“爸爸、媽媽、妹妹,妳們放心,我壹定會在部隊好好表現。我要像哥哥壹樣成為壹名合格的軍人,成為保衛祖國的英雄……”看著小兒子羅壹臉稚氣,父親羅蝶凱非常高興。他連連稱贊:

到部隊後,羅隨部隊長期駐紮在廣西邊境地區,獲得了很大的經驗和成長。1965年,羅隨部隊來到長沙換崗。他知道妹妹羅良香在長沙讀書,於是寫了壹封信給她,希望能見見她。不久後,姐姐羅良香來了。然而,讓羅沒想到的是,還有壹個陌生的女學生和她的妹妹羅良香在壹起。

這名女學生不是別人,正是前來軍營參觀的陳春。當陳淳和羅第壹次見面時,他們給對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羅成民穿著軍裝,挺胸站在那裏,威風凜凜。當時,他出人意料地讓安德森陷入了聯想——他真的是羅盛教壹位烈士的弟弟,這與我想象中的羅盛教烈士壹模壹樣!

參觀軍營時,活潑可愛的陳純拉著羅提問,完全成了這次兄妹聚會的主角。真正的姐姐羅良香卻恰恰相反,成了配角,因為她壹句話都插不進去。壹天的快樂時光很快就過去了。晚上,陳春和羅良祥回到學校,羅晟敏送了他們壹段路。臨別時,羅晟敏伸出右手熱情地說:“陳春老師,歡迎妳下次再來玩。”

安德森楞了壹下,望著羅成民壹臉真誠的樣子,她有點不好意思地伸出右手。握著羅粗糙厚實的手,陳春感到壹種從未有過的溫暖;握著安德森柔軟纖細的手,羅成民感到壹種從未有過的緊張感。這時,壹向活潑開朗的陳春竟然結結巴巴地說:“羅同誌,羅,我們,我們很快就會見面的!”

在以後的日子裏,羅的音容笑貌不時出現在陳春的腦海裏,羅也不時想起那個活潑開朗的陳春姑娘。有時,陳春忍不住打電話到部隊去和羅談談人生和理想。但由於部隊紀律嚴明,非親屬不得接觸,所以陳春多次給部隊打電話都被掛斷。

後來,陳春想到了壹個辦法。她假裝是羅的妹妹羅良香,並打電話給軍隊:“餵,同誌,我是羅的妹妹。我叫羅良祥。家裏有緊急情況。妳能讓羅·晟敏接電話嗎?”不壹會兒,羅終於拿起了電話,但他聽到的卻是壹陣爽朗的笑聲。羅晟敏很快就明白了。他很高興,但表面上很生氣:“怎麽會是妳!”

冬去春來,年復壹年,時間過得很快。1967年,19歲的陳春即將畢業。作為壹名知青,她積極響應號召,決定在羅盛教烈士的故鄉新化縣定居。後來,在羅良祥和羅晟敏的幫助下,陳春如願來到了新化縣。她參加各種農業勞動,幫助羅盛教的父親羅蝶凱處理生活中的事情。

那時,老羅曼叠凱每天都很忙。除了種地,他還要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接待各種訪客。自從女知青陳春插隊到新化縣定居後,她就幫助羅蝶凱承擔起整理和回復信件的重任,甚至還幫羅蝶凱起草講話稿。對於女知青陳春的到來,羅蝶凱非常高興。他不僅稱贊陳春,而且越來越喜歡他。

在湖南省新化縣的農村,女知青陳春過著充實而幸福的生活。然而,有時閑暇時,安德森總是會陷入沈思。當她看到羅蝶凱老人的壹草壹木、壹磚壹瓦時,她會聯想到羅盛教烈士生前在家的場景。而且,安德森的腦海中總會出現壹個人的樣子。此人就是烈士的弟弟羅。想著想著,安德森白皙的臉上,就浮現出了壹絲笑容。

1969年,女知青陳春來到新化縣農村插隊兩年。今年3月,壹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羅·晟敏在參加訓練時不慎弄傷了脊椎,並引發了骨髓硬化。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羅不得不從部隊退役,回家休養。這對羅來說是壹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這種痛苦不僅是身體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羅成民回國後,羅蝶凱的內心也很復雜。他為小兒子感到失落,也為自己感到壹絲欣慰。失去的是羅成民不能像他的兄弟羅盛教那樣為國家服務。與哥哥不同的是,羅終於松了壹口氣,壹家人得以團聚。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羅在家休養,並接替女知青陳春的工作,幫助他的父親處理事情。

知青陳春去了哪裏?原來,陳春被送到新化縣師範學校深造。得知羅因傷退伍後,陳春迫不及待地到珞珈看望羅。這次見面緩解了陳春對羅的思念,同時,在陳春的鼓勵下,羅慢慢振作起來,恢復了在部隊時的精神狀態。

後來,陳春走上了教育崗位,在新化縣城關第三小學擔任語文教師,在新化縣第十四中學擔任英語教師。在教書育人的日子裏,安德森壹有空就去羅家幫忙,與羅交談。壹來二去,兩個年輕人在互相欣賞的時候心中有了壹種難以形容的感覺,而他們正好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壹天,安德森再次來到羅家幫忙。這壹次,羅晟敏鼓起勇氣向安德森坦白。羅晟敏熱情地對陳春說:“陳春小姐,我們認識很久了。妳知道我家裏情況不好,我也沒什麽文化。妳願意……”話到嘴邊,羅成民卻說不出來。安德森已經明白了羅成民的心思,她滿臉羞愧,低著頭等著羅成民把話說完。

然而,羅·晟敏說話結結巴巴,談到了塞拉斯,這意味著他無法抓住重點。這著實讓陳春擔心。她不高興地說:“羅同誌,妳以前去過哪裏?妳有什麽話就直說吧!”在陳淳的“步步緊逼”下,羅晟敏掐住他的脖子,終於說出了壓在心裏多年的甜言蜜語——陳淳,妳願意嫁給我嗎?

聽到他想聽的話,安德森咯咯地笑了起來,然後飛快地跑了。就這樣,陳淳和羅晟敏談起了戀愛,他們的感情越來越深厚。當時,許多同學和同事都勸說陳春仔細考慮她的婚姻。畢竟她的“身份”與羅不同。然而,安德森已經下定決心,她毅然決然地嫁給了羅家,這絕不是因為他們欽佩羅盛教烈士,而是因為她真的喜歡誠實而樸實的羅成民。

6月7日,1969,壹場簡單而溫馨的婚禮在羅迪凱老人的家中舉行。在村民們由衷的祝福聲中,壹對新人手牽著手走進了婚禮現場,這不是別人,正是陳春和羅。看到這幸福的壹幕,羅蝶凱開心地笑了笑,羅蝶凱眼裏流下了晶瑩的淚水。在羅蝶凱的心裏,他已經把安德森當成了自己的女兒...

陳春和羅晟敏婚後生活幸福。這對年輕夫婦心中壹直有壹個想法——他們必須發揚羅盛教哥哥的崇高精神品質!不久,他們的大兒子羅建波出生了。對於小孫子的出生,老羅曼·叠凱非常高興。看著這對年輕夫婦相互尊重、和諧相處的生活場景,他由衷地感到高興。不久之後,安德森為羅·晟敏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取名羅濤。

這時,陳春壹直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但令她沒想到的是,丈夫羅的病情開始慢慢惡化。起初,羅晟敏的腳不聽使喚,後來發展到寸步難行的地步。在羅長期臥床期間,陳春總是鼓勵丈夫與疾病作鬥爭,同時她變得越來越強壯。為了讓丈夫羅晟敏重新站起來,陳春決定帶丈夫出去治療。

當時,安德森陪著丈夫去看了壹家在國內稍有名氣的醫院,但丈夫羅·晟敏的病情仍然沒有好轉,甚至壹天比壹天惡化。當時,陳春的壓力很大。她不僅要認真完成教學任務,還要撫養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同時,陳春還要照顧臥病在床的丈夫羅,孝敬年邁的公公和婆婆。然而,聰明的陳春把這些事情安排得有條不紊,她的內心充滿了陽光和希望。

就這樣,年復壹年,村裏人都稱贊陳春,說她是個好媳婦、好媳婦、好媽媽、好老師!那時,羅總是幫助他的妻子陳春做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減輕她的壓力。同時,這也讓羅找到了用武之地。他經常享受其中,精神狀態也好多了。在生活的困境中,陳春和羅總是在逆境中互相幫助。他們攜手度過了那些艱難的歲月。雖然生活很苦,但他們的心是甜的。

1977年7月10日,羅·晟敏因病去世,享年30歲。對於丈夫羅的去世,雖然陳春之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然而,當這壹天真的到來時,安德森仍然難以接受,她的內心悲傷得無法停止哭泣。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後,陳春把對丈夫羅的愛深深埋藏在心裏,因為她必須振作起來,畢竟生活還要繼續。

那時,陳春還不到30歲。看著兒媳日漸憔悴的樣子,公公羅蝶凱和婆婆小英濤非常心疼,他們不止壹次勸說陳春——還是趁年輕找個靠譜的人嫁了吧!然而,陳春並不這麽認為。她不止壹次流著淚表達她的情感:“爸爸,媽媽,晟敏走了,但只要我還在這裏,我們的家就不能分開。我將來把第二個老人的兒子給妳!”

為了告慰丈夫羅在天之靈,陳春下定決心——終身不再婚,贍養公公和婆婆,撫養羅家的後代陳春的孝順和理解,以及兩個孫子的聰明和才智,慢慢驅散了羅蝶凱和小英濤心中失去孩子的痛苦。在陳春的精心服務下,羅蝶凱和小英濤晚年生活幸福健康。

在丈夫羅去世後的日子裏,陳春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悉心照顧年邁的公公和婆婆,盡心盡力撫養兩個孩子。當時,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和關懷下,羅蝶凱和小英濤晚年過著衣食無憂的健康生活。公元1986年六月,羅蝶開去世,享年86歲。公元65438年3月,老曉曼·英濤去世,享年98歲。

羅蝶凱去世前,她拉著兒媳陳春的手,熱情地說:“好孩子,我們家就靠妳了!這麽多年,妳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苦。我們羅家人都對不起!”陳春滿臉淚水地說:“爸爸,別說了。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事情。大哥(烈士)和(羅)沒有贍養妳的老人,所以我將為他們做這件事並為他們實現它!”

在羅去世後的近20年裏,安德森對公婆壹直很孝順,堪稱好媳婦的典範。此外,陳純從小就對兩個孩子要求嚴格。在陳淳的教育下,長子羅劍波高中畢業後像他的叔叔羅盛教和父親羅壹樣報名參軍。從部隊退役後,羅劍波進入了湖南漣源鋼鐵廠工作。他勤奮認真,每年都被評為優秀工人。

小兒子羅濤高中畢業後,陳春拒絕了政府的工作安排。她讓小兒子羅濤自己照顧自己,自食其力。像叔叔和父親羅壹樣,陳淳在平凡的地方也是不平凡的。後來,小兒子羅濤常年在湖南婁底工作和生活。如今,長子羅劍波和幼子羅濤已經成家立業,他們也有了羅家的下壹代。每當想起這些,已經步入晚年的安德森總是會心壹笑。她真的嘗到了幸福的滋味。

先烈的崇高精神品質需要傳承和發揚。在教書育人期間,陳淳對此非常重視。有壹次,陳春在給孩子們上課時,總會問壹個問題——什麽是誌願軍?然後,她將向孩子們講述羅盛教烈士為拯救朝鮮青少年而犧牲的故事,以鼓勵孩子們繼承和發揚烈士的戰鬥精神。因為,在陳春看來,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對下壹代的愛國主義教育永遠不能忽視。

2003年3月,陳春從教師崗位退休。俗話說,退休後不離職,余熱不減。陳純仍堅持在中小學義務講學,並主動擔任羅盛教紀念館和羅盛教故居講解員,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羅盛教烈士和羅盛教烈士的光輝事跡。同時,陳淳還詢問了仍健在羅盛教的戰友的情況,並寫信慰問或看望他們。

令陳春高興的是,在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羅盛教烈士被評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的6543.8萬人”之壹。得知這壹消息後,老陳春喜極而泣。她反復說:“羅盛教和其他英雄沒有被中國人民忘記……”9月10日,陳春老人受邀與全國各地的其他英雄和英雄家屬壹起參觀上海世博會朝鮮館。

當壹名工作人員得知陳春是羅盛教壹名烈士的親屬時,他主動向陳春解釋。同時,工作人員還向老陳曼春介紹:“在朝鮮有壹部電影叫《沸騰的劉江傳奇》,裏面講述了羅盛教和誌願軍的故事。”工作人員的詳細解釋使陳春老人深受感動,因為她被邀請去朝鮮,那裏的人們沒有忘記羅盛教和其他英雄。

陳春老人曾在壹次采訪中說:“盡管生活了幾十年,經歷了許多磨難,但我壹直為自己是羅盛教烈士的嫂子而感到自豪。在我有生之年,我壹定要發揚(羅)聖教兄的崇高精神品質,完成我丈夫羅的遺願和未竟事業。”

2065438+2009年9月,老春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走進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授予烈士的“最美奮鬥者”榮譽獎章。當時,驕傲的陳春老人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甚至哽咽了。老陳春心裏明白,偉大的英雄和豪傑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國之魂。他們將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永遠不會離開我們!

老陳春可能不知道,她也是人們眼中的英雄。女知青陳春在烈士崇高精神品質的指引下,毅然來到羅盛教烈士的家鄉落戶,並成為羅盛教烈士的嫂子。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女知青陳春壹直守護和支持著這個烈士之家,從未放棄...如今,陳春還活著。讓我們向羅盛教烈士和陳淳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