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春天的丁咚》?
導報熱線(實習記者張蓉記者陳英男)昨日,呼和浩特市讀者範先生向本報反映:“我女兒今年上小學壹年級。我考她的生詞時,發現她把‘泉水的丁咚’寫成了‘泉水的丁咚’,課本上甚至還寫著‘泉水的丁咚’。我記得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學過《春天的丁咚》。教材印錯了嗎?”
隨後,記者翻閱了《現代漢語詞典》,該詞典將“丁咚”解釋為擬聲詞,形容玉石、金屬等撞擊或水滴落下時發出的聲音。“丁咚”也被稱為“丁咚”和“丁咚”。記者就此采訪了內蒙古大學中文系教授石。石教授告訴記者:“擬聲詞是用來模擬壹種聲音的,因為聲音都是用嘴發出來的。中國人習慣在擬聲詞前加“口”字。其實加“口”字和意思沒什麽關系,沒必要加“口”字。教材選詞選詞壹般是選詞典的首選。”
我覺得從其他網站摘錄不太合理。是高壹的家長加入群125724379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