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的基本含義有兩層意思:壹是甜酒,二是甘泉。古人以酒來命名這個地區為“寸”。再加上地貌以丘陵為主,數為“醴陵”“陵”,故稱“醴陵”。這是官方聲明。當然也有對醴陵的解釋,意思是“陵墓旁邊有噴泉”。由妳來決定誰對誰錯。
醴陵是全國唯壹以“醴陵”為名的城市。於是,《辭源》對“裏”有了特殊的解釋:指湖南省醴陵市。
2.妳是地道的醴陵人嗎?
元末,因為戰亂頻仍,瘟疫肆虐,醴陵僅存二三百戶。明朝初期,政府鼓勵移民。來自江西30多個縣、湖南10多個縣、安徽、廣東、福建、江蘇、山東、湖北、四川等省20多個縣的3萬多名移民來到醴陵定居。
明末,悲劇再次降臨,醴陵人口銳減。於是在清朝同樣的移民政策出臺後,廣東、福建、江西、湖南等省的50多個縣大規模移民醴陵。
經過兩次大遷徙,醴陵99%的人口是客家移民的後裔。妳是地道的醴陵人嗎?
3.麗江書院去過西山嗎?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沒錯,麗江書院的前身就是現在的青雲山,也就是醴陵壹中。原漓江書院是當時的縣書院,朱、、曾在此講學。
道光年間,知縣陳興兵以城內嘈雜,不適宜讀書為由,將漓江書院遷至今天的西山(此處為西山書院舊址)。
4.宋陳明寺和景興寺的來歷是什麽?
井陘寺:我們都知道洪福墓的來歷,井陘寺和她有關系。因為景興寺是為了紀念她的男人,大唐開國元勛李靖駐紮在醴陵而建的。
宋陳明廟:前廟紀念武功,此廟紀念文人。因為理學大師們在醴陵的文化學術活動,醴陵學子的學習熱情和水平呈現出井噴現象。宋純宗四年(1244)至開慶元年(1259),醴陵有七人,為第壹,吳烈、皮龍榮、楊大壹的《吳氏經解》、《春秋傲誌》、《春邱劍書》成為湖湘文化的學術名著。誰要是覺得十幾年七個人不多,可以回去翻翻別的縣誌。這座神殿是為了自豪地紀念這種文化而建造的。
5.仙嶽山講的是哪個神仙?
晉朝時,遼東有個叫丁的人,原是青陽縣令。相傳他勤奮好學,立誌求道,愛鶴。辭去職務後,他壹路來到醴陵。當他看到這裏美麗的山川時,就在這裏定居了。據介紹,現在市區的丁家房是他的後人的聚居地。丁在此成仙,乘鶴上天。後人在西山上建廟祭拜他。這座山叫定仙山,後改名仙嶽山。
6.為什麽“廬江大橋”又叫“劉公橋”?
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醴陵人開始修建從狀元洲到南門的浮橋。此後,廬江大橋和五墩六孔木橋的橋址規定壹直沒有改變,所以“劉公(孔)橋”的名稱壹直沿用至今。甚至在民國時期改造成九墩十孔石拱橋後,醴陵人仍稱之為“劉公橋”
民國七年(1918),漓江上的木橋多次被毀,醴陵人決定修建壹座石橋。這時壹個叫陳的來了。陳,本名茂蘭,祖籍醴陵市白土灘村,後遷居浦口。他是壹個從泥瓦匠成長起來的商業大亨。此人捐資五萬銀元修橋,既出錢又出力,帶領醴陵人齊新成功修建了漓江大橋。該橋長186米,寬8米,高13米。它是宏偉和美妙的。康有為親筆題寫“廬江橋”二字,傅雄祥為廬江橋題詞著書。1996年,廬江大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7.禮花創始人李紈的故鄉是醴陵嗎?
在這個問題上,很復雜,就像各地所謂的名人故裏壹樣精彩。醴陵、瀏陽、上栗各有壹座李塑像、壹座大殿、壹座博物館、壹座李墓,三方各說各話。
李毅到底是哪裏人?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誰能把他老人家的技藝發揚光大,誰能把煙花做大做強,引起全國關註,享譽世界。這難道不是最好的證明嗎?如果事實證明,李毅的故鄉是屬於他的,但煙花卻無法與人抗衡,那不是反過來抽他的嘴巴,證明他辜負了期望,沒能保住祖先的遺產!
所以,我們先放煙花吧。如果我們做得好,我們將名利雙收。別人不承認又能怎麽樣?桃李什麽都不說!
8.為什麽醴陵曾被稱為“將軍郡”?
民國以來,醴陵共有5位將軍,29位中將,194位少將,是名副其實的“將軍縣”。據說還有安徽合肥,浙江奉化,還有其他參考,但醴陵壹直在其中。安徽有段、段等北洋軍政領袖,軍閥集團相互扶持,自然將軍也不少。浙江奉化是蔣介石的故鄉,自然有很多將軍。還有醴陵,因為誰?答案就在程潛身上。
程潛,1882,醴陵官莊鄉人。他是壹名國民黨老兵,從官員到軍隊中的壹級上將。他和陳明仁將軍壹起確保了湖南的和平解放,使湖南的土地免遭戰火。新中國成立後,他長期擔任湖南省省長,是世界上受人尊敬的“湖南之父”。
程潛是孫中山早期的重要助手。曾在廣州建立軍校,自己擔任校長。黃埔軍校成立時,孫中山曾考慮讓程潛當校長。程潛的影響力,讓醴陵壹大批熱血青年追隨他的腳步,報考軍校。左權、蔡申申、陳明仁、鄧文儀、劉詠堯等國* * *兩黨著名的醴陵將領都在黃埔壹期受到青睞。
後來的官居國國防部副部長劉詠堯(劉若英的爺爺)才15歲,是黃埔最年輕的壹年級學生。65歲,438+08,成為黃埔軍校最年輕的教官。很多醴陵人在程潛的帶領下步入黃埔,成為將軍。首批與國家合作的6名黃埔學生中,醴陵學生多達229人。他們帶領並帶著黎族子弟加入軍校或演兵場,形成了醴陵人在演兵場耀眼的磁場效應。他們大多聚集在程潛的指揮下,也有壹部分人投奔了* * *生產黨,在動蕩的年代大顯身手。
9.妳必須知道的最後壹件事
最後壹件事是湊成“十”這個完全數,但也不是完全沒用。前九件事可以不看,但壹定要看這壹件,就是我們知道醴陵過去的輝煌,卻不知道我們為這些輝煌付出了多少風風雨雨。過去的輝煌現在依然屬於我們,但終究屬於過去。今天的醴陵人想要擁有自己的輝煌,還要靠妳們的努力!俗話說“屌絲還是有逆襲的壹天的,何況醴陵又不缺錢。龍遊淺水,壹沖沖天!”
————————以上來自網絡,作者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