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劉壹居士。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大師,是當時文壇的領袖。他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歐陽修的創作態度非常嚴謹。每壹篇文章,他都要反復錘煉和推敲,力求完美,壹絲不茍。這也是他在創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壹。
宋朝時,壹些達官貴人在建亭臺樓閣時,總喜歡請文壇大家撰文或題字。歐陽修有壹個老朋友韓琦,當時在相州工作,建了壹座別墅。他請歐陽修幫他寫壹篇文章,記錄別墅畫堂的建造過程。並要求歐陽修寫完文章後立即還給來人,以便在重陽節前刻在大殿上。
歐陽修算了壹下時間表,馬上關上門,擬了壹份草稿,刷了壹筆。寫完交給來人,來人馬上辭職。
但到了晚上,歐陽修重讀白天寫的文章,讀到“官是官非官,錦瑟歸故裏”時停了下來。他認為這兩句話意思太直,與上下文不協調,所以氣急了,匆匆讀完。原來是白天寫的時候,被人反復催促,沒有時間仔細考慮造成的。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在每壹句中加壹個“兒”字,使句子連貫流暢,含義更深。
歐陽修立即出門,叫醒家人,牽出壹匹快馬。解釋完後,他的家人飛奔到香洲路。第二天日落時分,我趕上了韓琦派來的人,加上了“和”字。
從那以後,歐陽修追逐人物的故事不脛而走,被許多人所熟知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