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如何寫學術綜述

如何寫學術綜述

目錄法1:做壹個積極的讀者1,通讀文章,得出主旨。2.第二遍通讀,邊讀邊做標記。3.為妳的標記制作壹個圖例,用壹個特殊的符號來區分文本中令人費解的、重要的或不壹致的部分。4.第二遍或第三遍閱讀時做筆記。5、提出壹個總的觀點。6.列出可以找到論據的資源。方法二:收集論據1,考慮作者中心意思是否符合邏輯。2、審閱作者的引言和結論,確保其與論點內容壹致。3.弄清楚是否有以作者名義表達的偏見。4.想想作者對其他學術文章的分析。5、註意作者是否引用了不可靠的論據。6.仔細閱讀這篇文章。7.考慮科學文章中的研究方法。8.深挖。9.請記住,妳不需要完全同意或完全否認這篇評論文章。方法三:設計文章結構1。首先,寫壹個簡短的介紹,列出妳的論點。2.在評論的主要段落中列出論點。3.在評論文章的最後充實妳的論點。4.用邏輯客觀的語氣表達自己的觀點。5.總結妳的論點,提出可能的影響,以此結束妳的評論文章。學術批評是對壹篇文學或科學文章的客觀分析,重點是作者是否使用了基於事實的合理適用的論點來論證其主要觀點。寫學術評論很容易變成對原觀點的總結,而沒有真正對原文進行分析和質疑。壹篇好的綜述可以顯示妳對論文的理解,並列出足夠的論據來驗證妳的理解。根據以下建議,學習如何寫壹篇全面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綜述。

方法1:做壹個積極的讀者。

1,通讀文章獲取主旨。第壹次讀壹篇文章的時候,妳應該直接嘗試去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整個論點。註意作者的論文。

2.第二遍通讀,邊讀邊做標記。有時用紅筆標記會有助於突出。在二讀時問自己以下問題:作者的論文和論點是什麽?

作者論證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什麽?

作者的目標讀者是誰?這篇論文是否有效地傳達給了目標讀者?

作者的論證是否充分可靠?

作者的論點有漏洞嗎?

作者是曲解了論點還是加入了個人偏見?

作者是否得到了壹個概要視圖?

3.為妳的標記制作壹個圖例,用壹個特殊的符號來區分文本中令人費解的、重要的或不壹致的部分。比如可以給重要段落加下劃線,把有爭議的地方圈出來,用星號標註不壹致的地方。

制作包含指定符號的圖例可讓您快速標記文章。雖然認識自己的符號需要壹些時間,但它們會很快在妳的腦海中紮根,讓妳讀壹篇文章比沒有圖例更容易。

4.第二遍或第三遍閱讀時做筆記。除了標記符號,帶聯想閱讀時做筆記也很有幫助。比如妳意識到作者的壹個觀點可以被妳之前看到的某個科研機構推翻,在空白處,在單獨的壹張紙上,或者在電腦上做筆記。不要傻到以為開始寫評論的時候,還會記得這些最初的想法。

閱讀時花些時間寫下妳的觀點和想法。當妳真的要把妳的想法寫進分析報告時,妳會很樂意這麽做。

5、提出壹個總的觀點。文章看了兩三遍,評價作者的整體論點。記錄下妳對這些內容的最初反應。

6.列出可以找到論據的資源。回憶壹下妳讀過或記錄過的文獻,看看是否可以用來評價這篇文章。

方法2:收集論據

1,想想作者的中心意思是否符合邏輯。驗證作者的假設,並與其他類似的例子進行比較。即使作者做了壹些研究,提到了相關專家的名字,也要分析所傳達的信息是否實用,以及在實踐中的應用實例。

2、審閱作者的引言和結論,確保其與論點內容壹致。

3.弄清楚是否有以作者名義表達的偏見。如果作者從文章中表達的結論中受益,那麽有可能已經揭示了壹些偏好。偏好包括相互矛盾的論點,不合理的論點以至於結論似乎偏離現實,以及作者自己在文章中不成熟的觀點。有充分理論依據的觀點絕對沒有問題,但沒有理論支撐的觀點需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

偏見也可能來自於某種傾向。需要註意的是,偏見可能與種族、血統、性別、階級或政治有關。

4.想想作者對其他學術文章的分析。如果作者對另壹位學者的研究提出質疑,那就看看文獻,看看妳是否同意文中提到的分析。通常情況下,讀者對別人的觀點有不同的理解。註意妳的理解和作者的理解之間的差異。

註意其他學者的意見。如果來自不同領域的許多學者對壹篇文章持有相同的觀點,那麽該觀點應該受到更多的關註,而不是壹個沒有太多贊同的觀點。

5、註意作者是否引用了不可靠的論據。作者是不是引用了五十年前壹篇不相幹的文章,在這個領域是不相幹的?如果作者引用不靠譜的文獻,會大大降低文章的可信度。

6.仔細閱讀這篇文章。文章的內容可能是寫評論最重要的壹點,但不要忽視作者可能使用的格式或文學技巧。註意作者使用的晦澀難懂的詞語和整篇文章的語氣。這對於非學術類文章,比如文學類文章,尤為重要。壹篇文章的這些方面可以反映出論點的許多深層次問題。比如壹篇用激烈或過於熱情的語氣寫的文章,在分析中可能會忽略或抵制矛盾的論點。

多查字典,找出壹些生詞的意思。壹個詞的解釋可以完全改變壹個句子的意思,尤其是當壹個詞有多種解釋的時候。考慮作者為什麽選擇壹個特定的詞而不是另壹個,這可能反映了關於論點的壹些含義。

7.考慮科學文章中的研究方法。如果在壹篇文章中評論科學理論,就必須評價實驗中包含的研究方法。問自己這些問題:作者是否充分解釋了所用的方法?

這項研究的設計有什麽重大缺陷嗎?

樣本量是否合理?

有沒有對照組做對比?

所有的統計計算都是正確的嗎?

其他研究人員可以重復這個實驗嗎?

實驗在其特定研究領域有意義嗎?

8.深挖。利用現有的知識、公認的觀點和妳能收集到的任何研究成果來支持或反對作者的文章。提供實證論據來支持妳的觀點。雖然不能有太多的論據,但是如果收集的信息太多,論據就會重復,也會產生問題。確保每個文檔都能為文章提供唯壹的參考。

另外,不要讓收集到的信息沖淡了妳的觀點和論點。

9.請記住,妳不需要完全同意或完全否認這篇評論文章。事實上,這種文學批評最有趣的時候,是它不僅不同意作者的觀點,而且使用其他論據,基於或完善作者的觀點。如果妳完全同意作者的觀點,壹定要在此基礎上提出其他論點或者豐富作者的觀點。

妳可以為壹個論點提出矛盾的論點,但要確保這個特定的觀點是正確的。

方法三:設計文章結構。

1.首先,寫壹個簡短的介紹,列出妳的論點。導言不應超過兩段,並列出評註的基本框架。從分析待評文章最明顯的優缺點入手,探究原因。確認包括作者的名字,文章的標題,文章的期刊,發表的日期,以及包括文章的主要觀點和論點的介紹。

引言部分不需要列出妳的觀點的論據。這個論點將出現在主要段落中。

在引言中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馬上說明寫作目的。繞開論點,不完全接受論點,會削弱妳在論點中的可信度。

2.在評論的主要段落中列出論點。每個主要段落都需要包含壹個新的觀點或者向壹個方向擴展妳的論點。每壹個主要段落都以壹個主要句子開始,這個句子概括了這壹段的主要內容。不要認為整段要濃縮成壹個主句。這僅用於過渡到壹個新的和所有不同的視點。

用壹個轉折句作為每個主要段落的結尾,可以暗示下壹段的內容,雖然不需要明確指出。例如,可以這樣寫,盡管約翰·多伊指出美國肥胖兒童的數量在顯著增加,但美國壹些城市的肥胖率卻在下降。下壹段可以列出上面提到的有異常現象的城市的例子。

3.在評論文章的最後充實妳的論點。不管妳的論點有多充實,通常至少有壹種戲劇性的方式來做壹個回顧,或者進壹步深化妳的論點,提出可能的影響。留給讀者壹個最後的、令人難忘的論點。

4.用邏輯客觀的語氣表達自己的觀點。避免用過於熱情或者冒犯性、刺激性的語氣寫作,因為這樣做會讓很多讀者敬而遠之。把妳的熱情投入到嚴謹的科學研究中,有效地表達妳的觀點。

5.總結妳的論點,提出可能的影響,以此結束妳的評論文章。回顧妳關於原文的主要觀點是非常重要的,妳也需要告訴讀者妳在這方面的評論的意義。這個研究領域的廣泛應用是什麽?還是妳的評論文章想指出另壹個學者的錯誤?

盡可能在結論處使用堅定自信的句子,給讀者留下長久的印象,由此可見妳作品的重要性。

警告避免不遺余力地總結原文。寫壹個簡短的評論比寫壹個枯燥的總結來彌補要好得多。

避免格式化的評論,比如“我喜歡”、“寫得很差”。而是把重點放在原文的內容上。

小貼士除非寫作規範中有特別說明,否則用第三人稱和現在時寫壹篇綜述文章。每次寫之前先看格式要求。

在交給教授、老板或出版商之前,至少要檢查和閱讀兩遍。

用清晰的態度和自信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