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有“小熊貓”、“哇”、“火狐”等名字。上壹款火狐是著名開源瀏覽器Mozilla Firefox的源碼,但這款瀏覽器的格局更接近於燒尾巴的狐貍。
在漢語中,熊貓和熊貓都是晚清才有的現代名詞,而不是古代名詞。熊貓這個名字其實是小熊貓(又名火狐、小熊貓)先得來的,熊貓科的學名Ailuridae取自熊貓的學名Ailurus fulgens。大熊貓的稱號最初是相對於小熊貓而命名的,但大熊貓的名氣遠比小熊貓大,所以當我們單獨談論“熊貓”時,它逐漸成為對大熊貓的專指。“熊貓”這個詞早在1915 [9]就存在了。如1915編纂、1935出版的《漢語大詞典》中“熊”的第三部分:“熊貓,動物之名,似貓,善爬樹。”從附的熊貓圖來看,指的是小熊貓。(見1978再版,第935頁。)
然而,近年來,臺灣省才真旺姆總統上臺後,單方面規定臺灣省,大熊貓,應正式稱為大熊貓,聲稱要糾正他的名字。所以就出現了把熊貓改成小貓熊的現象,但是才真旺姆九從來沒有提過熊貓也要叫小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