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分類:百家姓和姓氏
目錄
壹、姓氏的起源
第二,移民分布
第三,歷史名人
第四,縣廳編號
繩索
蘇:
壹、姓氏的起源
索姓有兩個來源:
1,出自殷商七族之壹的子氏,是商湯王的後裔。據《元和氏編》記載,商朝有七位王公貴族,形成七大姓氏。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把周公旦的長子伯欽封在魯國(在今天的山東省),建立了魯國,並把殷商七族中的六族遷到了魯國。這六個姓氏分別是徐、條、肖、索、長勺和。孫對的滅亡功不可沒,後來定居魯,成為名門望族。
2.他的姓被改了。南北朝時期,大量胡人居住在中原地區,其中許多人改變了姓氏。清朝入關後,許多滿族人被賜姓索。索是滿族八大姓氏之壹。
第二,移民分布
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省,索的姓氏沒有進入前100名。在古代,周武王打敗了紂王,消滅了商朝,建立了西周。在商朝的幸存者中,有七個著名的家族。他們是商朝形成的七大名臣,其中人才輩出,索氏就是這六大家族之壹。周武王尊重他們,但他擔心他們會成為商朝的壹支復興力量。後來,發生了武庚叛亂。平定叛亂後,周公旦決定將六國遷往魯國,並封周公的長子伯禽為魯王,這樣壹方面可以讓商朝的六國貴族安居樂業,另壹方面也可以對他們進行監督。根據元和的《家法》記載,中國的索氏家族是商朝七大家族之壹。索氏家族的後裔來自敦煌和武威。敦煌是索氏家族的故鄉和祖先的發祥地,武威後來成為索氏家族的名門望族。孫姓有大約4000年的歷史。貴族家庭居住在武威縣,即現在的甘肅省武威縣。
第三,歷史名人
索靖:西晉書法家,敦煌(今甘肅)人。他是壹位傑出的聖人,擅長寫作和武術,擅長草書。他得到了大書法家張芝的親傳,並加以發展,改變了其外觀,充滿了力量和筆法。他不僅以“銀鉤壹尾”的草書聞名於世,而且他為晉王室所做的功績也足以在歷史上寫下壹部大書。在《晉書》中,惠帝在位時,平定西戎,討伐趙和孫休,河間王羽和派遣部隊被困在洛陽時,被戰爭打破,他們自己也受了傷。後來,他們被救後死亡。時年59歲。謚號莊敬。他的作品代代相傳。
索香:巨川出生在燕山,宋代。凱寶是個學者,後來他參軍了。有壹起監獄案件。連續逮捕了1500多人,無法做出決定。後來他親自嘗試,終於真相大白。不公正的監獄得到了平反,壹個壞人沒有被放過,壹個好人也沒有被冤枉。真宗在河北擔任轉運使。他擅長官僚主義,出入軍隊,他的能力得到了公眾的認可。
索暢:後魏中書博士,字大,輔扶風太守。他在位時,窮極而樂,許多京城貴族子弟都向他學習。
索元禮:唐初酷吏,武侯遊擊將軍。從告密者做起,殺了成千上萬的人。當他折磨人時,他用木椽抓住囚犯的手和腳,酷刑是反過來的。疼痛難忍,人稱“鳳凰曬翅”。也有犯人雙手持枷,在枷上砌磚,稱為“仙人祭果”更有甚者,人在梁上懸腳,頭垂下,巨石落發;囚犯頭上還有鐵籠子(環),周圍有木楔。這種折磨不僅令人痛苦,而且經常導致骨折和大腦崩潰。索元禮用刑殺人,終於引起了公憤,武則天把他關進了監獄。受理索元禮案件的法官原本是索元禮的下屬。起初,索元禮在很多方面都拒絕認罪。法官接著厲聲說道:“請把公用的鐵籠子拿來給我!”只這壹句話,索元禮立即認罪。
第四,縣廳編號
王俊1
武城縣:隋朝元年(公元581年),丁洋縣改為武城縣,位於丁洋縣(今山西省吉縣)。
武威縣:西漢時設縣,相當於今天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的地區。
鳳儀縣:漢武帝將其列為三輔之壹。三國時魏改為馮,統治山西省大荔縣。
2.大廳號
索姓主要堂名為“武威堂”和“索索堂”。
============================================================
索氏宗祠通用對聯
《索氏宗祠四字萬聯》
起源於商朝;
向武威外望去。
——佚名寫姓氏宗祠總聯
中華全國總聯指的是索姓的起源和郡望。(見書名“第壹,姓氏的起源”和“第四,縣廳的數量”的介紹)
這本書叫《兩個精彩》;
學習五經。
——李文正撰寫姓氏宗祠總聯
上聯為西晉書法家索靖,字佑安,敦煌人,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佑安,字龔書法,尤以見長,筆力遒勁。以前的評論:“太虛了,連張(智)都比不上。”妙窈窕,張不如索。”他和魏晉並稱為“二妙”。作品有《草書》和《五行三體論》第二聯說金代敦煌人索旦(D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鸘4047後來,為了防止人們過度迷信,他說他的計算沒有效果,他不再是壹個占蔔師。
敦煌名門望族;
北方地名賢良。
——佚名寫姓氏宗祠總聯
上聯是封七族,索封武夷敦煌。第二聯寫金的北伐以及與索甲、的交誼。
姓高其祖;
名字重五龍。
——佚名寫姓氏宗祠總聯
第壹副對聯是指周武王印石的七個家族,排名第壹。第二聯是金的廣博知識,他是五龍之壹。
-
《索氏宗祠六字全聯》
魏後朝的鐘書博士;
唐初遊擊將軍。
——佚名寫姓氏宗祠總聯
第壹副對聯是指魏末中書大夫之子,向我們求援,補風,官職貧賤,貴在京師遊學,都欠我們的。第二聯指的是唐朝以後的遊擊將領索元禮和胡人。
-
索氏宗祠七言全聯
吳是無敵的;
有壹些巧妙的方法可以阻止窮人。
——佚名寫姓氏宗祠總聯
此聯為嵌聯,鶴頂格嵌“無為”二字。
-
『索氏宗祠七字以上總聯』。
文化和教育壹起應用,利用更多的資本獲得巨大的成功;
他屢立戰功,有瑯琊榜奇才之稱。
——佚名寫姓氏宗祠總聯
對聯指的是後魏時期中書博士的故事集。第二聯是指晉代尚書左仆射索林,用詞華麗。當時,他被稱為“走廊和寺廟的人才”。
-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索生平簡介
少將·索力波。
索力波(1906-1972),原名李波,內蒙古自治區商都縣蒙古族人。壹個人說他的養父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領導人宋世傑。1925加入西北國軍任排長。1926他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歷任班長、排長、連長。1926他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加入中國* * *制作黨。1937年參加八路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在唐山和天津從事工人運動。1936參加錫盟俱樂部。
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晉西北工人武裝自衛縱隊縱隊長、綏蒙挺進支隊司令員。中國* * *談判評委,軍調部大同13隊* * *代表。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察冀野戰軍副參謀長、冀中軍區參謀長、華北七縱軍參謀長、河北軍區參謀長等職。參加了張家口保衛戰和清風店保衛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6軍參謀長、河北軍區參謀長等職。1952軍校畢業。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第67軍副軍長。回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7軍副軍長、北京軍區副參謀長等職。他是中國生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候補代表。
1955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壹級解放勛章。1972去世,享年6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