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拼音:rà u,是《漢語通用規範》中的壹級字(常用字)。最早見於甲骨文,看起來像動物的肉。本義指供食用的動物肉;它也是人體肌肉、脂肪和皮膚的總稱,或專指肌肉;
也延伸到蔬菜和水果的可食用部分;它也可以指中間有環的環的外圍。根據以上含義,果實不脆,行動遲緩,脾氣遲鈍。
肉的組合如下:
1,雙字組合:
牛肉,肥肉,肉色,培根,骨肉,翼狀胬肉,肉片,肉芽,腌肉,面筋肉,海豚肉,果肉,肉頭,小胡子肉,瘦肉,肉欲,多肉,五花肉,腐肉,贅肉,肉人。
二、四個字:
弱肉強食,傷筋動骨,生骨肉,魚肉百姓,行屍走肉,錦衣肉,食肉財,絲喪奢肉,羽飛肉,肉的復活,肉的味道的無知,死骨更肉,肉疼,肉跳,肉割成瘡,肉割成瘡。
肉類是各種礦物質的良好來源,鈉、鉀、磷、硫、氯等元素含量高,並富含鐵、銅、錳、鋅、鈷等元素,但鈣含量極低。可溶性礦物質(如鉀和鈉)在肉類的冷凍和解凍過程中容易隨汁液流失;鐵、銅、鋅等礦物質與蛋白質結合存在,在加工過程中不易流失。
肉類的營養成分因動物種類、年齡、部位和脂肪含量而異。
蛋白質的含量壹般為10-20%,其中肝臟等內臟的含量較高,達到21%以上,其次是瘦肉,含量約為17%,其中牛肉的含量較高,達到20.3%,肥肉的含量較低,如肥豬肉僅為2.2%,肉類蛋白質由9種氨基酸組成。
因此具有較高的生理價值,被稱為完全蛋白或優質蛋白。在氨基酸組成比例中,除苯丙氨酸和蛋氨酸略低於人體所需比例外,其余均充足。
此外,肉類還含有水溶性含氮提取物,包括肌鈣蛋白、肌肽、肌酸、肌酐、嘌呤堿、尿素和氨基酸等非蛋白質含氮浸出物質,這些物質是肉湯鮮味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