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著作目錄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著作目錄

《五十二病方》中記載的方劑多為兩種以上藥物組成的復方。例如,有七種治療壞疽的藥物:安百裏、黃芪、白芍、肉桂、生姜、胡椒和山茱萸。根據壞疽的不同類型,調整主藥劑量,提出“骨疽倍白斂,肉疽倍黃芪,腎疽倍芍藥”,體現了早期的辨證論治思想。根據對書中283個方劑的藥物配伍、劑型和處方用法的分析,認為該書已開始具備方劑學的基本內容,反映出先秦時期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意義的方劑學體系已經初步形成。雖然《五十二病方》中記載的藥方只明確提到了藥丸,但實際上,根據疾病的狀況和患者的體質,已經使用了丸、餅、酵母、酒、軟膏、糖漿、湯、粉末等多種劑型,並在壹定程度上記錄了藥方的煎藥方法、服用時間、次數和禁忌癥。

《五十二病方》中除內服外,還有艾灸、揉、熨、熏蒸等多種外治法。痔瘡外科的記錄有16種療法(止血、鎮痛、清創、消毒、包紮等。)、燒灼和結紮、結紮和切除以及瘺管切除反映了當時先進的外科技術。

《五十二病方》保存了幾個傳世藥方,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書中對壹種疾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同壹種藥物有不同的名稱,甚至壹個詞的寫法也不壹致。例如,許多藥方都註明了“試、已驗、使(即好)”等字樣,這充分證明了它是勞動人民通過實踐積累起來的,充分反映了西漢以前中醫的發展。

這類文字在《五十二病方》中較為常見。隸書也是由周秦篆書演變而來,字體接近楷書。由於結構簡單、書寫方便,漢初隸書已取代篆書,證明《五十二病方》的文字是漢代以前的文字。據考證,帛書的書法字體與秦碑刻頗為相似,如陸、咒楚文等。,基本上屬於秦曉篆,有些與戰國早期的楚文字相似。可以推斷,出土帛書《五十二病方》的字體是較早的字體。其篆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世紀的春秋末期至戰國時期,甚至更早。不晚於公元前3世紀末,即秦朝或秦漢時期被復制,並於漢文帝十二年葬入墓中。無疑,它是比《黃帝內經》更早的壹個較長的歷史階段,是中國最早的醫學集子。

《五十二病方》共提到103個病名,涵蓋範圍廣泛,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等,外科內容突出。雖然所用的藥物比較簡單,共有247個藥名,約為《神農本草經》的三分之二,但其中有壹半是《神農本草經》所未見的。有些藥物使用非常古老的名字,如“答案”是赤小豆,而“尼牛”則不為人知。方藥也是從單味藥用到多味藥。在該書的283個處方中,除遊助處方31外,有46個處方不完整且無法識別,這些處方純粹是艾灸和熨燙,9個處方沒有使用,其余197個處方中有78個處方使用了兩種口味的119個處方。此時,中醫理論剛剛形成,正從單味藥的應用向多味藥的配伍過渡。

辨證論治在《五十二病方》中初具規模,如《舉病方錄》:“治白蘞、黃芪、白芍、肉桂、生姜、胡椒、山茱萸,凡七物。骨疽倍白蘞,肉疽倍黃芪,腎疽倍芍藥。”同壹個壞疽與骨壞疽、肉壞疽、腎壞疽的癥狀不同,故治法與白蘞、黃芪、芍藥不同。根據癥狀的變化改變處方的比例為我們提供了早期中醫辨證論治思想的基礎。再比如,治療“痔瘡”的方劑有12個,每個方劑的適應癥都不壹樣,治療方法有外敷、熨燙、角度手法和手術等。從這些方法不難看出,《五十二病方》的辨證論治思想就是在那時初步形成的。

與現存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相比,我們可以發現《五十二病方》在醫學理論和實踐方面具有更原始和古雅的特點,我們看不到《內經》中已經出現的五行學說的痕跡,陰陽學說幾乎沒有得到體現。很少提到臟腑,也沒有穴位(即穴位)的名稱,只提到太陰和太陽。

此外,還值得註意的是,書中記載的壹種疾病往往有幾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同壹種藥物往往有幾種不同的名稱,甚至前後文字的寫法也不統壹。這些都可以證明,283張醫方是長期收集和積累的結果,其中許多都標有“經檢驗”、“試用”和“處方”(意為有效),表明它們在醫療實踐中經歷了反復驗證,這可能是裏面的東西。因此,《五十二病方》的成書時間無疑早於《內經》和《神農本草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代醫學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