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名稱:梵蒂岡城國。
面積:0.44平方公裏。
人口:1380,常住人口僅54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
官方語言:意大利語和拉丁語。
宗教:天主教。
貨幣單位:歐元。
國際電話區號:379。
首都:瓦蒂卡諾市。右圖為梵蒂岡城邦地圖。
國旗:正方形,由兩個垂直的金銀長方形組成。傳說黃金和白銀是耶穌十二門徒之壹聖彼得的兩把鑰匙的顏色。右邊的白旗上繪有保祿六世的國徽。
國徽:教皇的徽章,是梵蒂岡城邦的象征。這是壹個盾形紋章。盾牌是紅色的,有兩個交叉的鑰匙和教皇的三重王冠。紅色曾經是歷史上天主教堂的顏色;傳說中有兩把鑰匙,壹把是金色的,壹把是銀色的,是基督賜給聖彼得(《聖經》中耶穌的十二門徒之壹)的,象征著把天上地下的壹切權力都賜給他;三冠王是主教冠和人類冠的結合體。教皇自稱是基督在世界上的代表,教皇是梵蒂岡的首腦,擁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權力,因此王冠是三重的。
教皇:約瑟夫·拉辛格於2005年4月當選為第265任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
自然地理
面積0.44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也是歐洲獨立的主權國家。同時,它也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羅馬教廷所在地。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境內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該地區大致呈三角形,除了城市東南部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都被城墻包圍。它位於臺伯河右岸,以周圍的城墻為國界。它屬於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簡而言之,城市是梵蒂岡的首都,也就是國家,因此被稱為“城市國家”。
簡史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的意思是“先知之地”。梵蒂岡最初是中世紀教皇國的中心。從4世紀開始,羅馬天主教會利用羅馬帝國的衰落,抓住機會掠奪土地。在6世紀,它獲得了羅馬的實際統治,並被稱為“教皇”。
早在公元4世紀,羅馬教皇君士坦丁就在羅馬西北角耶穌的門徒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公元15至16世紀,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造成聖彼得堡大教堂,成為天主教堂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地方。
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皮聘將羅馬城及其周邊地區賜給教皇(教會史上稱為“皮聘的祭土”),後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並在意大利建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領土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裏。
1870年8月,羅馬爆發了反對教皇政權的民眾起義。意大利國王進入羅馬,意大利統壹,教皇權力被剝奪,他被迫撤退到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
2月6日,意大利政府與教皇庇護十壹世簽署了《拉特蘭條約》,意大利承認梵蒂岡是壹個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於教皇。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邦。這個國家的全稱是梵蒂岡城國。梵蒂岡是壹個中立國,其領土神聖不可侵犯。
政治
梵蒂岡是壹個政教合壹的神權國家。教皇是國家元首和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領袖。教皇擁有三項權力:行政、立法和司法。教皇稱自己為“基督的活代表”,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教皇由樞機主教三分之二的多數選舉產生,終身任職。紅衣主教團是教皇的咨詢機構。教皇的選舉對梵蒂岡來說是壹件神聖而嚴肅的事情。由於教皇的任期是終身的,因此在前任教皇去世後,新教皇的選舉會謹慎進行。新教皇必須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才能當選。
梵蒂岡的國徽是教皇在這個城邦中地位的縮影。國徽的圖案是:兩把交叉的通往天堂的鑰匙,手持教皇登基時的帽子。這種被稱為“三重王冠”的帽子有三層,它象征著教皇的神權、立法權和司法權。至於“神權”,它是當時西方封建專制的靈魂,與東方的“皇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梵蒂岡,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教皇身上,而教皇很迷信,他被視為神,神職人員也很迷信。教皇稱自己為“基督活著的代表”,教皇職位是終身的,但不能世襲。教皇去世後,樞機主教團以三分之二的多數票選出了新教皇。屆時,各國紅衣主教將前往梵蒂岡,聚集在西斯廷教堂舉行與外界隔絕的選舉。例如,第264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於6月1978+10月16日當選。他原本是波蘭人,原名卡羅爾·沃伊蒂娃。他是四個半世紀以來第壹位非意大利籍教皇。他繼位後不久就為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平反,並指出宗教裁判所對伽利略的審判是“不公正的”。
梵蒂岡本質上是壹個位於意大利的“國中之國”。與所有其他國家不同,這個國家沒有田野、農業、工業和礦產資源。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和天然氣等國民生產生活必需品均由意大利供應。梵蒂岡有壹個火車站,通過壹條862米長的鐵路與羅馬相連。這個國家沒有工農業生產,也沒有軍隊。只有少數警衛負責國家安全,保衛教皇的安全和參加宗教儀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梵蒂岡有自己的壹套機構和部門。教皇的咨詢機構是紅衣主教團,由紅衣主教、副主教和牧師組成***145。梵蒂岡與近65,438+0,665,438+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主要中心。在教皇之下,有教廷國務秘書和10個聖部,每個聖部負責處理壹項特殊的宗教任務。此外,還有秘書處、法院和專門辦公室。
它有自己的貨幣、郵政、電信和民政機構。在許多國家,它擁有大量的土地和投資,以及大量的黃金和外匯儲備。這是壹個巨大的國際金融信托基金。有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等宮殿建築,包括米開朗基羅的壁畫;梵蒂岡的博物館、圖書館和藝術收藏擁有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以來的珍貴文物和藝術品。
梵蒂岡的交通系統是壹個小系統。沒有機場和高速公路。只有壹個直升機場(用於國家元首訪問梵蒂岡)。羅馬為梵蒂岡提供了第二個機場服務。
經濟
這裏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博物館、教皇官邸拉特蘭宮、郁郁蔥蔥的後花園和自己的貨幣。1980財政收入中,旅遊和郵票收入為200億裏拉,占總收入的3%;房地產收入為110萬裏,占2%;特殊財產的利息收入為600億裏拉,占9%;宗教銀行支付了2700億裏拉,占40%,向教皇捐贈了900億裏拉,占13%。教學慈善事業為2250億裏拉,占33%。梵蒂岡的貨幣與意大利裏拉通用。
梵蒂岡有自己的郵政和電信系統,有國際通訊社和梵蒂岡電臺。該電臺建於1957年,其電臺24小時用36種語言向世界各地廣播。梵蒂岡有自己的報紙《羅馬觀察家》,月刊《羅馬教廷書目》,每年還出版《羅馬教廷年鑒》。它是世界上唯壹說拉丁語的國家。它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駐了“聖人”、“代理聖人”和“相當宗教代表”。“聖人”相當於大使,“代理聖人”相當於使節,“宗教代表”只是教皇的宗教代表,在法律上不履行外交職權。梵蒂岡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也有常駐觀察員。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向羅馬的梵蒂岡派遣了使節。通過他們,他們控制天主教神父在東道國的活動,並參與國際政治和經濟活動。
尤其是,梵蒂岡是壹家大型國際金融信托機構。它在意大利和許多國家擁有巨額投資和大量房地產,並被稱為“國際金融帝國”。據西方報刊報道,梵蒂岡在北美和西歐國家的投資已達數百億美元,其黃金和外匯儲備已超過6543.8+000億美元。美國的摩根財團是梵蒂岡資產的最大代理商。梵蒂岡的財產狀況從未公布,其銀行業務也極其保密。它有三個經濟組織:壹是梵蒂岡銀行,也稱為宗教事務銀行,主要負責梵蒂岡的財政事務,直接向教皇負責,並受紅衣主教總督監督。該行成立於1942,凈資產約為30-40億美元,與全球200多家銀行有業務往來。二是梵蒂岡城邦教皇委員會負責梵蒂岡廣播、鐵路、郵電等機構的運營。第三個是教皇資產管理辦公室,分為壹般部門和特殊部門。總司主要負責意大利的動產和不動產,凈資產近20億美元。據估計,梵蒂岡在意大利擁有超過40萬公頃的土地。梵蒂岡資本滲透到意大利銀行信貸系統,以及電氣、化工、冶金、紡織、食品和其他工業部門。特殊部門具有投資公司的性質。它在北美和歐洲的許多國家擁有約6億美元的股票、債券和房地產。
根據他們的商業禮儀和習慣,很容易對他們坦率的風格壹無所知,並疏於防範,但他們絕對不會粗心大意。當地人對飲食中如何吃面食很有講究,所以見面時必須提前預約。妳應該穿三件套西裝。時間很寶貴,所以最好在清晨或午飯後的壹兩個小時內預約。對人熱情友好,註意禮貌,有禮貌。
梵蒂岡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廣場、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教堂。
外交
梵蒂岡與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並在聯合國擁有常駐觀察員。
與中國的關系:梵蒂岡與中國沒有外交關系。
梵蒂岡電臺。
羅馬天主教會創辦的國際宗教廣播電臺於1931年2月從梵蒂岡城廣播,並於1939年6月正式成立。它是教皇與全世界天主教徒之間的紐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國際廣播電臺。1997年用33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短波發射機最大功率500千瓦。這個電臺的主要內容是傳播天主教教義、廣播聖彼得教堂的彌撒和報道教皇和羅馬教廷的活動。音樂節目主要是古典音樂。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面向年輕信徒播放帶有宗教內容的流行音樂。資金來自宗教團體和個人的自願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