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教學生預習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教學生預習

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前奏,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對新課教學處於有準備的心理狀態,便於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無疑應該從預習入手,加強指導和訓練,讓學生逐漸形成技能,提高自學能力,提高語文課堂的效果。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仍然是很多語文預習流於形式,沒有規律可循,很難見到成效。有的語文老師只是草草了事,說“讀課文預習”;有的老師讓學生預習有無安排。這很重要。現在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壹、把握年級差異,提出預習要求。不同年級的學生基礎知識和自學能力不同,教師要提出相應的預習要求。比如,壹年級要求學生用拼音準確讀出生詞和課文,盡量不讀斷句;二年級著重查字典,分析字形;三年級重在選擇詞義和分詞;四年級側重段落意思和主要內容;五年級重在抓住課文中心,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六年級要求學生深入預習,全面理解單詞、詞、句、段、主要內容和中心,重點問難點問題。在抓住成績重點的同時,對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要螺旋推進,逐步提高。同壹年級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即存在個體差異。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快步前進,是苛求和扼殺學生的天性。所以,壹個老師沒必要每次都要求每個學生完成妳布置的預習任務,只要他能做到力所能及就好。對於那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老師可以要求他們在預習過程中基本完成對課文的學習,比如掌握單詞和短語,理解課文的意思,把握情緒,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對於那些學習能力不是那麽強的同學,只要求認真對待預習,掌握大部分單詞,知道課文內容。實踐證明,預習要求越尊重差異,學生的預習效果就越好。第二,規範常規步驟,細化方法指導。在培養小學生語文預習習慣的過程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年齡小,自我反思和自我調整學習方法的能力比較差。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還要教給他們語文預習的方法。要教給小學生的預習方法要盡量詳細,更具可操作性。在教學實踐中,要求中高年級學生預習的步驟是:“默讀——探究——朗讀——摘抄——思考”。(要求低年級學生降低聲音,不是記筆記,而是在本子上做標記。每壹步的具體方法和要求如下:1。默讀得到壹篇新的課文,因為會有壹些不認識的字和詞。第壹遍讀課文時,可以用默讀的方法來理解。第壹遍默讀有兩個要求:壹是理解課文大意,比如課文寫了什麽,介紹了誰,描述了什麽場景,講了什麽知識,表達了什麽感情等等。目的是對全文有壹個完整的初步印象。二是準確找出所有的生詞,並在自己不理解或不太理解的句子下面劃線。2.探究是指通過閱讀詞典或要求他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正確讀出自己不認識的單詞,並理解自己不認識的單詞的意思。也可以查壹些課外資料。3.讀生詞,可以大聲讀。“三眼了。最好用嘴讀”並大聲朗讀,有利於理解和記憶文章內容。預習閱讀壹般讀三遍即可。第壹遍重在鞏固生詞發音,流暢閱讀課文。第二遍註意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意義,了解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說明的東西;第三遍註意文章的結構和寫法。4.抽象就是把應該積累的單詞和句子,妳認為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單詞提取出來。“手書不如口書三遍”,手摘抄,眼手腦並用,效果比讀書更好。5.通過壹系列的預習活動,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特點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時,他們也要安靜地思考課文、句子、內容、知識和思想意義中還有哪些問題不清楚,需要認真聽老師講課或在課堂上向同學、老師請教。這些問題有的可以直接在書上標註,有的可以寫下來。經過以上步驟,學生邊讀邊記筆記,邊思考邊寫作,形成了相對規範的預習筆記。同時要求學生做的預習筆記規定如下:文章名稱(標題)、出處、閱讀時間、好字入腦、好句入心、整體感受(寫文章預習感受,靈活性較大),暫時存疑。要求學生做的預習筆記可選欄目有:結構分析、寫作風格、主要內容、寫作目的等。對於預習筆記,我認為學生不需要每篇文章都做,每次都要做。簡單地在文本上寫和畫。重要的是有效實施預習的常規步驟。對於後進生,規定的欄目也可以刪除。第三,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學生預習需要老師的指導。因此,教師應該教給學生預習課文的壹般步驟,建立預習活動的模型,使預習活動有章可循。預習壹篇課文,壹般來說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1,通讀全文,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把課文從頭到尾讀壹遍,要求大致掌握課文內容,獲得整體印象和感覺。比如在預習《草原》時,學生可以初步理解,課文講的是“我”去陳巴爾虎旗遊玩,看到了草原的美景,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款待。通讀時,還要求學生看課文後的思考題,帶著問題讀課文,使閱讀不盲目。2.學習新單詞。自學讀寫表格中的生詞,掌握發音。在課文中尋找生字,並利用詞典向學生學習生字,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生字的意思。3.根據老師給的預習要求再讀壹遍課文,提出疑難問題。通過預習,學生可以了解和熟悉課文,但不可能了解和理解所有的問題。因此,要引導學生利用標記、劃線、錄音等標記,在課文中標出自己不懂的單詞、句子和課後問題,提出問題。這樣學生就可以有目的的聽課,帶問題,提高聽力效果。上課及時提問,及時得到解答。教師要多表揚和鼓勵能在預習中提問的學生,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另外,對於壹些歷史政治類的文章,老師要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比如在講授“負荊請罪”這壹課的預習中,就做了類似的要求:這篇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文章中的前兩個故事是關於誰的?為什麽用“負荊請罪”做題目?通過仔細的默讀和思考,學生們了解到,前兩個故事雖然講的是藺相如,但地位比廉頗高,所以文章必須這樣安排。可見,這兩個短篇並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內在聯系的。第四,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學生形成壹定的預習能力後,還要註意良好習慣的形成。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點:1。在開始訓練學生預習時,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壹定的時間,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預習,嚴格督促學生按照預習的要求和步驟進行預習,發現錯誤及時糾正。手把手教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盡快掌握預習的方法,就更重要了。學生基本掌握預習方法後,會逐漸把預習活動放到課外。但教師要嚴格檢查預習作業,這樣預習活動才能有效實施,習慣才能形成。2.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分層分段指導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遣詞造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學習方法運用到課外預習中,逐步形成自學技能。3.組織學生交流學習經驗,倡導相互學習和幫助,相互督促。老師可以利用壹些語文活動課組織學生交流學習經驗,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學習方法。聽取別人的學習經驗,實現相互促進,* * *進步,形成自學的氛圍。“凡事有備無患,凡事必有棄。”只要教師能有計劃、有步驟、堅持不懈地進行引導和督促,並註意方法的指導,久而久之,學生就能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發展自學能力。“教是為了不教”。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註重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五、爭取家長參與預習指導。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是不可替代的力量。另外,預習大部分是在家裏進行的,要爭取家長參與到預習的指導中來。也就是說,要求家長抽出時間檢查孩子預習的完成情況,有能力的話給予適當的指導。也提醒家長要善於在預習中發現孩子的每壹個小進步並給予充分的肯定,不要總是挑孩子的毛病。當孩子在預習中出現問題時,需要家長配合老師進行耐心的教育和引導。六、預習的安排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安排預習?壹般預習安排在三個層次:第壹層次:通過感知閱讀。認識壹大段課文,就能說出這篇課文寫的是什麽,主要的人或事是什麽,按什麽順序,還能學習新單詞。為理解課文打下基礎。第二層:重讀理解。找出文章的結構層次,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出壹些與中心緊密相關的句子和段落。第三層:仔細閱讀。帶著疑問仔細閱讀課文,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抓住關鍵詞,通過圈點和批註,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在預習的各個階段,啟發學生質疑和提出難題。總之,語文預習多在課後,看似難以駕馭,但只要教師善於思考,敢於實踐,認真執行指導規範,就壹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