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流氓”的本意是什麽?

“流氓”的本意是什麽?

“流氓”原本是指無家可歸的人。今天,壹提到“流氓”這個詞,我們就會感到厭惡和反感。按照現代漢語的解釋,“流氓”廣義上是指無所事事、作惡多端的人,狹義上是指侮辱女性的人。但從詞源上看,“流氓”壹開始並不是壞人的意思。

流氓的本義是指流浪、無家可歸的人,在古代不含貶義。流,就是像水壹樣流動,沒有立足之地;自保指的是古代的“人”。人,按照郭沫若的解釋,甲骨文畫出了弄瞎壹只眼睛的錐子形狀。古代各種社會集團互相爭鬥,俘虜都是奴隸。為了不讓他們跑掉,他們不僅戴上了木鐐銬,還刺了壹只眼睛。“人”因此指的是那些失去了自由的勞動者,所謂“拿著錐子苛刻的人”。後來階級關系發生了變化,自耕農和小生產者也可以稱為“人”,因為他們過去像奴隸壹樣勞動。現在“人”可以指固定的莊稼人。過去它所指的逃亡農奴,原意是“自保”,字形上加了“死”字,是因為這些人離開了國家,離開了家,過著流亡的生活。“死”不是死,而是“逃”的意思。

既然“自保”是離家出走,四處活動的人,那麽“流氓”也是四處流浪,無家可歸。在統治者眼裏,這樣的賤民是肆無忌憚的。他們沒有職業,沒有家庭拖累,為了生存什麽都會做。他們沒有妻子,所以他們愛罵人,用骯臟的方式侮辱女性。這樣壹來,這個詞的意思就變了,“流氓”變成了對壞人的壹種輕蔑的稱呼,帶有貶義,包含了“無為”和“作惡”的意思。不僅有這種行為的人被稱為“流氓”,而且這些行為本身也可以被稱為“流氓”。比如放任、侮辱女性等行為,就叫“流氓”。

壹般來說,“自保”和“流氓”在古代原本沒有貶義,指的是“無業遊民”,是中性詞。《詩經》常把普通人稱為“自保”。“萌”的中性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也可以看到。可見“流氓”從壹個中性詞變成了貶義詞,人們的主觀認識起到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