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胡適簡介。

胡適簡介。

胡適簡介

-

胡適(1891-1962)

胡適原名胡宏(馬鑫),字思密,號西江。參加美國留學考試後,他改名為伊勢,安徽績溪人。現代學者、歷史學家、作家和哲學家。1891 2月17胡適出生於上海大東門外的安徽績溪。其父胡川(鐵花,鈍夫),清朝歲時進貢學生,曾任松湖立卡總督察兼臺東直隸知府,其《臺灣省二誌》壹書代代相傳。馮順弟修女。

1893 4月12胡適隨母親到臺灣省住在鐵華先生的辦公室。2月7日,1895,媽媽離開臺灣省去雞西。胡適五歲啟蒙,在雞西老家私塾接受九年舊式教育。他讀了鐵華先生的《學做詩人》,為舊學打下了壹定的基礎。從65438年到0904年,他到上海在梅溪學校和城中學校學習,這是壹所新學校。他最初接觸西方思想文化,接受進化論等新思想,受梁啟超和嚴復思想的影響很大。並開始在《葉靜快報》上發表白話文章。1906年考取中華公學,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赴美後,他先進入康奈爾大學的農學院學習,並於1912年春轉到文學院學習。2004年2月獲得學士學位。1965438+2005年9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研究生院學習,杜威擔任系主任。胡適師從哲學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壹生篤信不疑。1917年完成博士論文《中國古代邏輯方法的演變》。

在此期間,胡適熱情地探索文學改良方案,嘗試寫白話詩。與《新青年》主編陳獨秀的通信和《我對文學改良的淺見》發表於1917+0年6月,引發了壹場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文學革命。2007年5月,胡適通過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畢業考試。1917年7月,胡適回國擔任北京大學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寫了壹篇反對封建主義的文章,宣傳個人自由、民主和科學,積極倡導“文學改良”和白話文學,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胡適13歲時與景德鎮蔣村蔣世賢之女江冬秀訂婚。然後,冬去春來14年,他們再也沒有見過面。1917 12、胡適回到家鄉結婚,壹切終成眷屬。

胡適壹家左邊是胡適的長子胡祖望,右邊是次子胡思杜,中間是胡夫人江冬秀。

1919 5月1日,杜威應中國教育組織的邀請,攜妻女來華講學,壹待就是兩年零兩個月,胡適陪同並擔任杜威的翻譯,講了100多場課,僅教育問題就有20多場。西方學者來華講學時間之長、內容之廣,實屬罕見。他的講座傳播實用主義哲學,宣傳美國文化、社會政治觀、道德觀和教育觀,在中國知識界影響很大。在此期間,中國學者撰寫並發表了許多介紹和評論實用主義的文章。當時頗具影響力的《新教育》雜誌第三期1919還出了壹期《杜威》專刊。傳播和宣傳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胡適不僅系統地介紹了實用主義哲學——實用現實主義、經驗主義、真理觀和方法論,還將杜威的方法論概括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並將其運用於《樸學》和《紅樓夢》研究。

五四時期,胡適撰寫了《歷史文學觀念論》和《建設中的文學革命論》等壹系列文章,倡導“用國語搞文學,用國語搞文學”,並相繼完成了《國語文法概論》和《白話文學史》等著作,對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成為現代中國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決定性作用。

在倡導理論的同時,胡適在文學創作上也進行了壹些“嘗試”。他的小說和劇本都沒有成功,出版於1902的《嘗試的獨特集合》是文學史上第壹部白話詩集,頗具開拓性。胡適第壹個用白話文寫獨幕劇《人生大事》,開創了現代戲劇的新形式。在劇情中,女主角留下了壹張“孩子的終身大事應由他自己決定”的紙條,並與情人壹起離開了家。這是受易蔔生的《玩偶之家》的影響。他的小說《壹個問題》開了中國現代小說“問題小說”的先河。

文學創作不是他的強項。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的另壹大貢獻是引進新思想。他的易蔔生學說和貞潔問題都是鼓舞人心的作品。從與李大釗等人爭論“問題與主義”到《人權文集》再到主持《獨立評論》,胡適始終堅持獨立立場和批判精神。

1920年3月,胡適(右二)與蔡元培(左二)、蔣夢麟(左壹)、李大釗(右壹)合影。

胡適稱新文化運動為“中國的文藝復興”,並斷言它有四個目的:研究問題;輸入理論;整理民族遺產;重建文明。按照他的理解,所謂整理國故,就是用科學方法對三千年來破碎的古學進行系統研究。因此,胡適特別註重治學的方法,多次撰寫介紹清代儒學和西方哲學家的“科學方法”的文章,以至於他多次聲稱自己的學術研究是為了證明和推廣其“科學方法”。

胡適是壹位學識淵博的學者,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都頗有建樹。他的研究主要有兩個領域,壹個是中國哲學史,另壹個是中國文學史。他們都在為創造新壹代的風作出貢獻。在1919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史大綱》(第壹卷)中,胡適首次采用現代西方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研究中國先秦哲學,將孔子和儒家思想置於壹定的歷史條件下,以平等的眼光與其他哲學家進行比較,打破了儒家思想的“獨享”地位和神秘性,具有開創性的影響。雖然《中國哲學史大綱》只出版了第壹卷,第二部分還沒有編寫《白話文學史》,但這兩本書都是確立規範、奠定學科基礎的經典著作。後人可以欣賞和批判它,但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前者的平視和歷史眼光,後者的雙線文學觀念,都是對本世紀學術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大膽假設”。

1920年胡適與高、馬、蔡元培丁合影。

從1920到1933,胡適主要運用歷史進化論的方法對中國古典小說進行研究和考證。胡適在古典小說《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三俠五義》、《海上花列傳》、《英雄兒女傳》和《官場現形記》中寫道。

從1923年2月到1924年底,中國思想文化界發生了壹場影響深遠的“科玄之辯”,又稱“人生觀之爭”。整個論戰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論戰的起因和爆發:從2月1923日發表“人生觀”演講開始,到同年張發表長文反駁丁文江的反駁。(2)論戰的發展與深化:從65438年5月至0923年5月,梁啟超撰寫了《戰時國際公法》壹書,論述了關於形而上學的科學論戰,同年吳稚暉發表了《以新的信仰看待宇宙觀和人生觀》,其間科學和形而上學人物相繼出現,論戰愈演愈烈。(三)論戰的轉折點和結局:從1923到11,陳獨秀為論辯集《科學與人生觀》作序,鄧中夏出版《中國當前思想界》,直到1924結束,期間“科學-形而上學”論戰發展為科學派、形而上學派和唯物史觀派三大流派。胡適是當時“科學派”丁文江的背景。

新紅派——考據派的創始人胡適,可以說是取代以蔡元培為代表的“索隱派”將小說納入學術研究軌道的第壹人。胡適在《紅樓夢考證》中說:“現在我想奉勸各位愛讀《紅樓夢》的人:我們要想真正理解《紅樓夢》,首先要打破這個牽強附會的《紅樓夢》之謎!胡適是《紅樓夢》中孤獨的脂硯齋對《石頭記》重新評價的發現者和擁有者。後來又發現了《更》等壹系列珍貴的版本,為現代紅學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胡適在撰寫《中國禪宗史》的過程中接觸到了《神宗與北派論戰錄》,覺得不寫神宗就很難寫好禪宗史。1926年,胡適在巴黎和倫敦發現了三卷和壹卷殘缺卷,約有兩萬字關於敬虔僧的資料,即《敬虔僧語錄》和《達摩南宗論是非》,還在倫敦發現了敬虔的《顯宗集》。他不僅“從壹開始就想改寫禪宗的歷史”,而且還強調“大和尚敬畏上帝真的是禪宗的真正祖先。印順認為這是他的結論,但仍是對禪宗史研究的貢獻。胡適說:“壹千多年來,幾乎沒有人知道神在禪宗史上的地位,歷史上沒有比這更不公平的了。".

/view/2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