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元代青花瓷有什麽特點?

元代青花瓷有什麽特點?

1206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中“代宰甘源”之意,將國名改為“大元”。1279統壹全國。元代瓷器明顯具有草原民族的獨特風格,許多獨特類型的蒙古器皿都以瓷器器皿的形狀新燒成。它的單色釉也比上壹代更加精美。設立官邸管理瓷器的燒制,官邸燒制的白瓷清甜白釉,被後人稱為“官邸瓷”。而且,此時中西方的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頻繁,大量瓷器開始被燒毀出口。白釉又稱蛋清釉,是元代景德鎮窯在生產青花釉瓷的基礎上新生產的壹種高溫釉。這種瓷器極薄而堅固,胎體厚實。釉料中的微量鐵是釉料顏色呈白色和藍色的主要原因,這種顏色與鵝蛋的顏色相似。

元代白釉瓷器數量不多,但制作精細。最常見的形狀是盤子、碗和高足碗,裝飾手法以印花為主,花卉為輔。盤、碗內壁常印纏枝花,如雲龍、雲峰、雲鶴、花鳥、纏枝荷花等。壹些物件在圖案之間印有官方銘文或吉祥話,其中最常見的是“官邸”的銘文。因此,人們有時稱蛋清釉瓷為“官府瓷”。

例如,蛋清釉印刷的“泰Xi”明雲龍圖案盤高2.3厘米,直徑為17.8厘米,足徑為11.4厘米。開口圓盤,淺弧形壁,圓形。胎兒骨骼堅實、薄而白,內外光滑。釉層厚而不透明。釉面光亮潤澤,釉色白藍相間,宛如鵝蛋的顏色。足無釉。

盤外壁繪變形蓮瓣紋壹周,瓣***16,蓮瓣紋尖端標有弦紋。盤上裝飾有正面圖案,盤的中心是壹顆伊龍珠,壹條龍和五只張開嘴露出牙齒的爪子。身體舞動異常,襯雲火珠。盤內壁是蓮藕的八個吉祥圖案,花中間對稱地印著“泰Xi”字樣。八字吉祥的順序是從“泰”字開始按逆時針方向向左依次為“腸、螺、輪、蓋、花、珠、魚、傘”。

藍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鎮創造和燒制的新品種。它由鈷藍作為著色劑,經高溫壹次燒制而成。在元代,壹些藍釉瓷器是素色的,壹些裝飾有雕刻的白色圖案,壹些被塗上金色。

如河北保定的藍釉鎏金花卉雲紋牌高4.5厘米,流長17厘米,底徑8.5厘米。哞哞開口,淺弧腹,平底。在嘴的壹側有壹個槽形流,

落下壹個小編。胎兒很瘦。內外施藍釉,釉厚而不均勻。鞋口邊緣和外底沒有上釉。內底繪金線圈,內壁畫繪5朵金色祥雲。

該裝置的形狀模仿青銅卡,藍釉像寶石藍壹樣閃閃發光,並帶有閃閃發光的金色。同時還發現了塗有藍釉的小杯盤。這個金色的圖案完好無損,光亮如新,實在難得。

紅釉瓷是元代景德鎮的創新品種,以銅紅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中高溫燒制而成。由於銅紅的燒制技術比鈷藍更難掌握,因此成品很少,僅在元代遺址中發現了少數幾件,並且僅出土了盤子、碗和銀赫等小型器皿。

如元紅釉暗刻雲龍紋壺高12.5厘米,口徑3.5厘米,足徑5.3厘米。壺身呈梨形,口部平直,口部以下逐漸變為下垂的圓腹。腹部壹側有曲流,另壹側有曲柄,圈足高略向外。

附帶壹個傘狀的蓋子,蓋子的頂部有壹個珠狀按鈕。蓋子的壹側和壺嘴的外側分別設有小環系統,以方便系繩連接並防止蓋子脫落。周身覆紅釉,腹部暗刻五爪龍紋。此壺釉面均勻,釉色鮮艷,是元代紅釉瓷器中的珍品。壺身有細頸長嘴的龍紋,造型生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梨形壺是元代景德鎮窯創造的新造型。這種鍋小巧緊湊,主要在餐桌上使用。

元代釉裏彩青花瓷是古代瓷器中最重要的角色。它使用鈷材料在白色坯體上繪制裝飾圖案,然後覆蓋透明釉,然後在還原氣氛中高溫燒制白色青花瓷。無釉燒成的花紋呈黑色。

元代青花瓷器大致可分為小器和大器兩大類。小器皿薄而輕,多為藍白色、乳白色、半透明或暗綠色釉。青花器顏色暗淡,圖案稀疏但不受限制,有些可以說是相當潦草。所有鈷料均含高錳低鐵,與國產鈷礦物相同,應采用國產鈷料塗裝。

常見的器物有杯、碗、盤、筷、香爐、小鍋、蒜瓶、玉壺春瓶等。這些大多是日常用品,而且這種青花瓷在當時數量有限,大多數屬於民用瓷器。

如元青花鳳凰戴牡丹紋壺,高23.5厘米,口徑4.7厘米,足徑7.3厘米。壺口直,口下漸擴,頸粗,腹下垂,腹內斂,足略卷。

腹部壹側有壹條細底厚底的長曲流,流上繪火雲紋。另壹邊有壹個曲柄,上端有壹個小編。刀柄上繪有銀錠、寶釵等紋飾。平頂蓋上有壹個圓形珠鈕,蓋上繪有菊花花瓣。圈足施白釉,無錢。器身在青花釉下飾青花圖案,腹部兩側繪有穿鳳花,中間夾有火珠和竹石。

此壺花紋密集,但主紋突出,繁復而不混亂。青花瓷是元代不可多得的精品。

這種形狀源自阿拉伯民族使用的青銅器,是元代瓷器的流行風格。除了青花器,還有龍泉窯青釉產品。元代瓷器在借鑒這種造型時,特別註重蒙古銅壺的豪放風格。

又如青花飛鳳麒麟紋盤,高7.9厘米,口徑46.1厘米,足徑26.1厘米。圓盤邊緣折疊,菱形口張開,圓盤中心平整。通體施青白釉,素胎無釉。盤內外,有多層青花圖案。折邊上繪草紋,內壁青花網紋上突出白牡丹紋。圓盤中心邊緣環繞草紋,中心青花地映襯麒麟和祥峰,空間襯以白蓮花和雲朵。盤子的外壁繪有蓮花圖案。

這款裝置擁有純凈的藍白發色和嚴謹的構圖。盤心的花紋寓意“偉峰祥林”,以示天地和諧。元代青花瓷裝飾有兩種形式:壹種是直接用青花材料在白色胎體上刻畫紋飾。另壹種是用藍色和白色作為背景來襯托白色圖案。例如,青花鴛鴦蓮花嘴盤或“曼赤角”高7.3厘米,直徑46.4厘米,足徑29.8厘米。盤16花瓣菱形口,折邊,淺弧壁,圈足,內外青花裝飾。

鞋墊上畫著兩只鴛鴦在荷塘裏遊泳,壹只鴛鴦和另壹只鴛鴦在四處尋找愛情。內外壁繪纏枝蓮紋,莖上有6朵盛開的蓮花。在下擺畫壹幅菱形織錦。圈足無釉,內壁有斜面。

此盤上的主題裝飾是畫在鞋墊上的荷塘鴛鴦圖,這是元代青花瓷上常見的裝飾主題。有的只畫荷塘,有的畫荷塘裏的鳥,多畫在大盤子和大碗的內底,有的畫在八角罐的外壁。

還有壹種青花瓷,以大物件為主。其* * *的特點是胎體厚重,色澤潔白致密,釉色白中帶藍,青花色澤鮮艷,色澤致密中有深褐色斑點,裝飾層數多,有的甚至多達十幾層。

畫得很密,復雜但不混亂。層與層之間有壹周的間隙,容器底部的兩層之間沒有間隙。每壹層的裝飾內容之間沒有關系。如常與雲峰、雜寶、海洋降壓等混用。在纏枝菊、芭蕉葉、纏枝蓮和纏枝牡丹之間,不相關的裝飾圖案組合在壹個器皿上。

如大型酒器元青花海水白龍紋八角梅瓶高46.1厘米,口徑6.2厘米,足徑13.4厘米。梅瓶胎骨厚,嘴扁,頸短。瓶子細長,有八個邊。

肩部用斜格紋錦緞裝飾,錦緞下有壹周的雲頭圖案,內部繪有牡丹圖案。瓶身中部周圍繪有四條白龍,襯以藍白相間的海水和火焰圖案,靠近瓶腳處裝飾了壹周的雲頭圖案,內部繪有牡丹葉。

佛經上說曼陀羅起於東方,止於西北,總是四面八方,這意味著佛教遍布周邊地區。元朝崇拜道教,信奉佛教,它裝飾有龍的圖案,這暗示著皇帝將加強世界。

此器胎骨細膩潔白,釉質潤澤光亮,青花色彩豐富。它體現了元代大型青花瓷器造型巨大豐滿、紋飾密集、層次豐富、構圖嚴謹等特點。它改變了唐宋以來瓷器圖案布局簡單的傳統,形成了描繪細致、層次繁復、絢麗多彩的藝術風格。

肩部和近足處的巨大青花雲紋借鑒了元代絲綢披肩的圖案,龍紋的出現也是這壹時期瓷器裝飾藝術的特點。

梅瓶不僅裝飾宜人美觀,而且白釉潔凈潤澤,青花料濃淡適宜,發色鮮艷而有層次感,拓繪瓷器筆法剛勁有力,使畫面具有丹青之美,周身散發出美麗器皿的光澤。

明代,梅瓶成為高級墓葬的陪葬品,在城鎮墓葬中具有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征之外,還有風水方面的考慮,除非妳是皇室官員,否則妳絕對不能“享用”這種陪葬品。

如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東善橋鄉觀音山穆盈墓中發現的“月下蕭何追韓信”梅瓶,就是元代景德鎮窯的代表瓷器。瓶子上有非常獨特的青花裝飾,體現了非常高的燒制水平,被稱為“中國瓷器三大奇跡”之壹。

月下蕭何追韓信青花梅瓶高44.1厘米,底徑13厘米,口徑僅5.5厘米。小口、斜腹、斂脛、平底,造型優美,線條圓潤流暢,典雅大方,給人壹種端莊的美感。肩部和腹部刻有“月下蕭何追韓信”的故事,瓷瓶上繪制的青花圖案多樣而獨特。

這只梅瓶繪有各種青花紋飾。雖然紋飾層次多樣,但自上而下裝飾的西番蓮、雜寶、變形蓮瓣紋、串珠紋都服務於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主要紋飾,使整個器物渾然壹體,主題鮮明。

這件瓷器的圖片被放置在梅瓶的腹部,占據了主要位置。整個器物造型端莊穩重,胎質潔白致密,青花發色青翠濃郁,瓶內所繪人物形象的生動表現尤為精彩:蕭何騎馬狂飆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時的仿徨、老艄公執槳而立時的期待,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留白處排列著松、竹、石,錯落有致。

青花釉裏紅是壹種在坯體上塗氧化銅並覆蓋透明釉,在還原氣氛中高溫燒制而成的白底紅花瓷。青花和釉裏紅除了所有的繪畫材料不同和成品的效果不同外,在生產技術,繪畫方法和燒制過程中基本相同。

但釉裏紅的燒造氣氛比青花嚴格,更難掌握。與元代青花瓷壹樣,釉裏紅瓷器具有胎細、堅、白的特點,白釉中閃著藍光,非常光滑。

紋飾多為纏枝菊、牡丹、荷花、雲龍、雲峰、雲鶴、孔雀、蘆雁、人物故事等。,側飾多為變體蓮瓣、雲肩、靈芝雲、芭蕉葉、回紋、和弦等。

大多數容器是大罐,高足杯,哞,玉罐,春瓶,塔罐,谷倉,大盤,碗,瓷像等。

如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元代青花釉裏紅刻蓋罐,高41厘米,口徑15.5厘米,足徑18.5厘米。罐口直,頸短,肩平,腹鼓而圓,砂底無釉。獅子扣傘面。胎體上薄下厚,胎質細膩。

罐子的青花顏色豐富,釉面中的紅色略暗。通體青花釉裏紅紋飾。罐蓋上繪青花蓮瓣紋、草卷紋、回文紋各壹周。在罐體口邊附近繪制壹個藍白相間的細枝捆綁圖案和壹個卷草圖案。

肩部繪下垂雲朵,雲內繪青花水波紋,雲間繪牡丹紋。腹部四面堆砌雙菱形珠,開口處雕刻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景觀。山石和花朵在釉面上塗以紅色,花朵和葉子塗以藍色和白色,具有浮雕效果。腹部下部飾青花對折蓮花,與肩部的雲頭圖案相對應。在靠近底部的位置繪制壹個卷軸草圖案和壹個變形的蓮花瓣圖案,並在蓮花瓣圖案中繪制壹個倒置的寶花圖案。

此罐造型飽滿渾厚,裝飾層次分明,融合了繪畫、雕刻、塑、貼等多種技法,尤其是雕刻裝飾在元代瓷器中並不多見。青花與釉裏紅在作品中相互映襯,紅藍相得益彰,整體形成婉約多姿的藝術效果。

玉壺春瓶是元代景德鎮瓷器的常見器型,其品種有紅內釉、青花、青花釉、孔雀綠釉青花等。如釉裏紅雕兔玉壺春瓶高20.5厘米,口徑6.3厘米,足徑6.8厘米。瓶體卷曲,頸細,腹下垂,足圈。全身施青白釉。

肩部有四個隱藏的弦,腹部直徑最大。上腹部描繪了壹只在花草間奔跑的兔子,兔子回眸等待,釉紅色是點睛之筆。刻畫手法嫻熟,刀刃鋒利自由,線條流暢自然,形象生動。圖案的空白隨意塗以釉裏紅,形成紅白相間的花朵,增強了圖案的藝術效果。瓶子的內口塗有釉紅色。

小器皿像釉面紅酒杯,高10厘米,直徑7.7厘米,足徑3.8厘米。杯口大、腹深、底薄,底部為空心竹節狀高腳。全身施青白釉。杯身施釉3片紅點,置小圈系。杯子的底部與足夠高的榫連接,可以自由旋轉而不會脫離。

這杯飾匾發色鮮艷,如晚霞般美麗,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可隨意旋轉的杯腳增加了它的觀賞性。

此外,元代其他地區的瓷器還包括吉州窯和玉溪窯。

吉州窯白底黑花的裝飾手法源於北方磁州窯,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其白底為黃色,黑花為褐色,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不如磁州窯白底黑花瓷強烈。

例如,白蒂元知州窯的黑色花卷草紋壺高6.5厘米,直徑5.5厘米,足徑6厘米。直口平底罐,帶嵌入式蓋子。外墻以白、黑兩色裝飾,主題圖案為糾結草紋,封面以碎花圖案裝飾。鍋很小,

蟋蟀罐頭。圖案簡潔流暢,自然大方。

玉溪窯的青花風格與景德鎮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質地脆爽,釉色黃,青花顏色深,釉面玻璃質感強。

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發現了壹件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高25.6厘米,口徑6.7厘米,足徑9.5厘米。瓶體卷曲,頸細,腹下垂,足圈。通體施青黃釉,外壁繪青花芭蕉葉、蓮瓣、魚藻紋。

此瓶青花顏色雖不及景德鎮瓶,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少數會生動活潑,具有壹定的藝術效果,充分反映了元代中國邊疆制瓷的高超工藝水平和精湛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