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幹布(威利:斯隆-Bt桑斯甘-波;藏語拼音:松贊幹布;;THDL:松贊幹布;又名khri-srong btsan,605?617?-650年),在《新唐書》等中國史書中,它被稱為“棄宗褒義”、“棄宗褒義”、“棄蘇農褒義”。根據藏族傳統,他是吐蕃王朝的第33任贊普,實際上是吐蕃王朝的國王。
松贊幹布的父親寶日是壹位非常有成就的紮普人。受父親的影響,松贊幹布在年輕時就表現出了非凡的天賦。他的父親被敵人毒死後去世,享年13歲。他繼位後壹邊調查兇手,壹邊訓練軍隊,很快平息了各地的叛亂,統壹了各部,定都拉薩(今拉薩),建立了吐蕃奴隸制政權。此後,他先後向周邊的蘇比、米朵、白蘭、黨項、羊等國投降,勢力越來越大。
西藏統壹後,松贊幹布開始致力於政權建設,建立了以贊比亞為中心的完整的、高度集權的政治軍事機構。同時,制定法律和稅收制度,任命賢臣,並采取許多措施鼓勵人民學習和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發展農牧業生產,使吐蕃的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現出復興之勢。
為了改變吐蕃人沒有自己的文字,靠刻木結繩來記錄的落後面貌,他派大臣去吞米。16以桑布紮為首的貴族前往印度學習,最終創造了自己的語言——藏語。為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藏族文化的保存、傳承、發展、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
松贊幹布非常欣賞唐朝的富裕和繁榮。唐朝貞觀八年(634年)派遣使臣與唐朝交流。同時,它與南部的尼波羅(今尼泊爾)有著良好的交通。建安十三年(639年),在與尼波羅·尺尊公主結婚後,他還派了壹名特使到唐朝求婚。為了與吐蕃結好姻緣,實現西部邊境的和平,太宗十五年(641)將文成公主許配給他。唐蕃聯姻和文成公主入藏,將佛教和內地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帶到了高原,進壹步促進了西藏的經濟文化發展。
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松贊幹布被封為徐校尉兼西海郡王,後封為王。並將其形象鐫刻於石上,列於太宗昭陵。永徽元年(650年),松贊幹布因病去世。唐玄宗派使臣前來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