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舍己為人的英雄是誰?克己奉公有哪些歷史典故?

舍己為人的英雄是誰?克己奉公有哪些歷史典故?

成語克己是什麽意思?成語“克己奉公”比喻壹個人嚴於律己,壹心為公。克己: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自私;服務大眾:專註商業。克制自己的私欲,生意第壹。那麽,妳知道克己這個成語的主人是誰嗎?自我否定從何而來?有哪些舍己為人的歷史典故?成語克己的主角是祭遵。

祭遵出生於潁川(今河南許昌)楊穎。祭遵不愛讀書,後來當了縣官。他投奔劉秀後,平定漁陽,討伐龍樹,幫助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他是東漢名將,在“雲臺二十八將”中排名第九。稱帝後,他被任命為盧將軍,並被任命為侯。成語克己從何而來?

南朝宋·葉凡《後漢書·祭遵傳》:“慎獨廉潔,克己奉公,賞君用兵,大公無私。”關於克己奉公的成語典故

東漢時期,有壹個名叫祭遵的人。祭遵出生於東漢初年的楊穎。祭遵從小就喜歡讀書,而且知識淵博。雖然他出生在壹個富裕的家庭,但他的生活非常節儉。公元24年,劉秀進攻楊穎地區,祭遵去投奔他,並被劉秀接納為仆人。後來在河北打仗,在部隊當了執法官,負責軍營的法令。在任期間,他嚴格執法,不隨個人感情,受到大家的稱贊。& gt有壹次,劉秀身邊的壹個鄉紳犯了罪。祭遵發現真相後,依法將鄉紳處死。劉秀知道後,非常生氣。他認為祭遵敢於懲罰他周圍的人,並想責怪祭遵。但馬上有人來勸諫劉秀說:“軍令嚴明本是國王的要求。現在,祭遵堅持法律,壹致做了正確的事情。只有按照他的言行去做,三軍才有威信。”& gt劉秀覺得有道理。後來,他沒有受到的懲罰,而是被封為侯魯將軍。& gt祭遵誠實、正直、謹慎、克己。他經常得到劉秀的獎賞,但他把所有這些獎賞都給了他的人民。他過著非常節儉的生活,家裏沒有多少私有財產。甚至在安排葬禮時,他仍然告訴他的人民不要浪費金錢,只要用牛車裝載他們的屍體和棺材,拖到洛陽匆匆埋葬。& gt祭遵去世多年後,漢光武帝劉秀仍然懷念他克己奉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