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北京大學藏漢簡概述

北京大學藏漢簡概述

北京大學藏西漢簡牘(以下簡稱北大漢簡),簡牘墨跡,隸書。

北京大學現存漢簡3346枚,包括簡牘全本和簡牘殘本。超過65,438+0,600張完整的簡牘(如果進壹步修補和修復,完整的簡牘應該超過2,300張)。可考的是西漢時期的大量典籍。竹書內容豐富,基本涵蓋了《漢書·藝文誌》所劃分的六大類。其中有小學作品《倉頡篇》和古代史書《趙正書》,屬於“六藝”範疇;還有老子、周迅和古代小說《史記》,屬於“諸子百家”。屬於“詩賦”範疇的是“靈魂賦”;有少量“兵陰陽”文獻屬於“兵書”;日本圖書文獻和數學文獻選錄有三種:堪輿、雨書、柳波、精絕和解解。“季芳”壹類中記載的古代醫書有180多部。《老子》是北京大學漢簡中的第壹部著作。這是繼馬王堆帛書本、郭店楚簡本之後出土的第三部《老子》古籍本,也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漢代古籍本。與北大簡本相比,郭店本和馬王堆本更早,但郭店本的內容只有傳世本的五分之二。馬王堆雖然是完整版,但是很破。在A和B可以互補的情況下,仍然有很多不完整的句子。北大簡本《老子》經過拼湊,有265,438+08個完整的簡牘,保存了近5,300個字(包括重篇),對理解書意有影響的缺項只占全書篇幅的1%。其中,《老子尚敬》和《老夏紫經》的書名也被保留了下來。“尚敬”相當於德經的傳世版本,“夏靜”相當於陶靜的傳世版本。其流派更類似於西漢初年黃老學說的選擇,可以為西漢初年黃老學說的整合演變乃至地位的變化提供佐證。戰國至漢初,黃老學說傳播的主要渠道是私塾。《史記·樂毅列傳》中記載,樂毅有兩個後人“精於修黃帝和老子之言”。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國時,他們在齊國高密避難,當地的黃老研究蓬勃發展。西漢開國功臣曹參在齊國時,接受了焦西大儒黃老和大儒“蓋公”的建議,認為“政高清廉,由民作主”。公元前193年(漢惠帝二年),曹拜見丞相,以“無為而治”之術統治天下。北京大學負責《老子》解讀和閱讀的韓偉說:“道家的無為主義主張道家和道德是和諧的,後者延伸到義、禮、法、儒、法等。,著眼於社會政治的意識形態和倫理道德,最終成為西漢初期政治指導思想的主流。”此外,北大簡本《老子》每壹章都標有章節劃分符號,其章節劃分與傳世本不同,為討論古本《老子》的章節劃分提供了最完整的資料。與傳世本、郭店本、馬王堆本相比,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因此,北大簡本在《老子》的文獻整理和校勘中具有重要價值。這將在戰國中期郭店楚簡、秦代至西漢初年馬王堆帛書和歷代流傳的各種版本的《老子》之間架起壹座橋梁,有助於進壹步了解《老子》的形成、發展和定型。

其次,有壹本名為《周迅(訓)》的古代佚書,有200多枚竹簡和近4800個字。周迅的發現將“恢復先秦道家的本來面目”

該書以“周趙文公”訓示“太子(公)”的形式,用歷史典故記錄了從古堯舜到戰國中期的壹些重大歷史事件,並論述了治國是為君之道,其成書時間可能在戰國晚期。此文獻為韓誌道家所錄《周迅》十四篇,早已失傳。

第三卷載有《周迅》,該卷載於韓曙《文藝誌》,但早已遺失。《周訓》(北京大學簡本)共分十四章,在改旦日(正月初壹)和歲末賀喜日,用《周趙文公》訓誡“高”。該書的重新出版,使西漢館藏中的壹部重要古籍得以復原,使人們對漢人眼中的道教有了更真實、更豐富的認識,也將引發學界對早期道家面貌的新壹輪討論,推動戰國秦漢思想史學術史研究。《周迅》中講述的壹些歷史事件,如何璐吳王墓被越人盜走,以及秦獻公生前廢除私生子葬制度等,在傳世文獻中沒有記載,為研究先秦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新資料。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總編輯趙長平對《漢書·藝文誌·齋藤優子略》中記載的周迅最感興趣,但以前從未見過。學術界壹直存疑,因為《周迅》的內容與今天人們對道教的印象相去甚遠。趙長平認為,仔細研究《漢書·藝文誌》記載中對“道士”的描述就會發現,很多變種並不是後人印象中的道士。例如,《管子》、後世的文學作品和經典著作大多被列入法家著作,而《漢書·藝文誌》則被列入道家著作。這些事實表明,後世對百家爭鳴的理解與最初的形態相去甚遠。“《周迅》的發掘正好印證了《漢書·藝文誌》所說的關於道教的內容,而道教是出於史學家的。在後人眼中,純粹而空洞的道教,實際上是先秦時期道教的末流。因此,《周迅》的發現有助於還原先秦時期道教的本來面貌。”

北大竹書《周迅》與《韓曙文藝誌》所載《周迅》為同壹類書,但早已失傳。《周迅》現存近5000字竹簡211篇,約40篇千余字竹簡失傳。該書正文共分十四章,以每月初壹日和歲末賀歲日,由公勸諫“太(* * *)太子”的形式,講述古代先賢故事,闡述君主治國之道。戰國中期從堯舜到秦獻公所引用的歷史故事,有些在傳世文獻中各不相同,而更多的故事則是前所未有的。從《周迅》中記載的歷史事件和文字、詞語、語法的特點來看,應該是成書於戰國晚期。

據《西漢全國圖書目錄》記載,道教範疇內有《周迅》十四篇,篇目和章數與竹書《周迅》相同。《漢書·易·文誌》稱贊這家人是壹位歷史學家,並“記錄了古今歷法、運程和幸福的成敗”。竹書《周迅》的內容也符合這壹描述,可以認定它與《周迅》是同壹本書,在漢代屬於道教。該書的體例和內容與以往學術界所認定的道教文獻大相徑庭,但其中的壹些詞語可以在《太公》、《文子》等道教文獻中找到。道教中的“黃老”壹派,主張以兵治國,以兵制南,具有“道法結合,兼收百家”的特點。竹書《周迅》的形式和思想主題也與之壹致。該書的重新出版使西漢館藏中的壹部重要古籍得以復原,使我們對漢人眼中的道教有了更真實、更豐富的了解,也將引發新壹輪關於早期道教學派面貌的學術討論,推動戰國秦漢思想史和學術史的研究。《周迅》中講述的壹些歷史事件,如何璐吳王墓被越人盜走,以及秦獻公生前廢除私生子葬制度等,在傳世文獻中沒有記載,這也為研究先秦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新資料。

第三件是壹本名為《假錄》的古佚書,有110多枚竹簡,近3000字,記錄了壹個書生家庭因妻妾矛盾引發的故事。情節曲折,語言生動。它應該是已知最早、最長的古代小說,屬於韓誌的“十子”。過去,在天水放馬灘秦簡中只發現了壹篇短篇《聊齋誌異》。北京大學漢簡中的“假記”壹章,讓人看到了西漢時期篇幅較長、文學性強、有故事的世俗小說。此外,還有數十枚簡牘,從內容和體裁上看,屬於各類古籍。這些內容有的見於《漢詩傳》、《晏子春秋》、《說苑》等文獻,但並不完全壹致,有的內容不詳。然而,這些竹簡大多不完整,無法還原壹個完整的章節。北京大學漢簡中有壹篇文學作品,簡牘50余篇,約1200字。全篇采取“魂”與“魂”對話的形式,構思獨特,氣勢恢宏,修辭豐富,編排豐富。風格應屬漢賦,暫名“魂賦”。通過比較發現,其體裁和部分句子與梅城的代表作《七發》相似,但又有許多不同之處,可能是同時代人的作品,也可能是後人的模仿。在戰國秦漢時期出土的簡帛中,只有《唐勒》、《神武賦》、《風雨詩》等少數詩文作品被發現。

《唐勒》屬於賦體,被認為是戰國晚期宋玉的作品,但由於殘缺不全,難以復原全貌。北大竹簡《魂賦》是已知出土簡帛文獻中年代最早、篇幅最長、保存最完整、級別最高的漢賦,對研究漢賦的形成和發展歷史具有研究價值。簡牘於2009年6月5438+10月165438+10月進入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北京大學歷史系的朱主持了簡牘的整理工作。考古文博學院文物保護系副主任胡東波負責簡牘文物保護工作。後來,歷史部門邀請專家對簡牘進行了全面清點,並針對簡牘的保存狀況指定了保護方案。同時,還拍攝了竹簡入藏時的狀態,保存第壹手資料。

簡牘保護和整理小組決定於2009年3月中旬開始清理簡牘並拍攝照片。

從2009年3月6日至3月30日,對竹簡進行了清理和拍照。胡東波負責對竹簡進行科學保護和取樣。和陳負責組織、協調和後勤保障。考古文博學院和歷史系的部分研究生承擔了簡牘的輔助工作和資料登記任務。

簡牘入藏後,其原有狀態被破壞,簡牘原有的排列順序被完全打亂。幸運的是,這些竹簡保存質量良好,清潔工作沒有遇到太大困難,可以直接拍照而無需脫色。拍照後的竹簡用玻璃片捆綁加固,按拍照順序編號,並附加編號。所有帶字和不帶字的字(包括不帶字的斷字)都進行了編號,* * *編號為3346。長沙簡牘博物館研究員宋和長沙簡牘博物館的三位專家王、金平和負責清理簡牘。在清理竹簡的同時,對殘留的泥土、編織繩、絲織品和漆器殘片進行了科學收集和保存,以供取樣檢測。

拍攝簡牘照片的工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委托上海龍影彩色制版有限公司完成,采用超高像素數碼攝影,獲得高清數碼照片。打印的照片樣本圖像清晰,色彩鮮艷,為整理、出版和研究提供了條件。竹簡拍照、裝訂、加固後,壹些研究生測量並登記其長度、寬度、刻痕和編繩位置等數據,並記錄簡單的說明以供檢查。然後分別放入容器中,用純凈水浸泡保存。

在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有新發現,並逐漸確定這些竹簡的內容是各種古籍,而不是通常的法律、文件和檔案,可以稱之為“西漢竹簡”。

2009年4月中旬至5月底,由朱主持,、陳參加的簡牘初步分類和劃分工作完成。分類工作首先根據簡牘的長度、形狀和書寫風格進行,然後參考書寫內容等因素;與此同時,壹些殘破的竹簡被拼接和編織。這壹階段的工作完成後,學者們對這些簡牘的性質和內涵有了初步的整體把握,並確定這些簡牘包含六大類近20種古籍,為進壹步解讀和整理奠定了基礎。

自6月以來,漢簡的分類解釋工作已經開始。首先,第壹階段選取了這批漢簡中的重要文獻《老子》和《倉頡篇》作為研究重點。朱主管,趙化成主管《趙正書》,主管《周迅》,主管《老子》,李陵主管日文書籍和其他數學文獻(由陳協助)。到10年初,老子、倉頡、周迅和趙正書的初步解釋已經完成,日本書籍和其他數學文獻的整理也取得了進展。這些漢簡入藏後,根據以前出土的飽水簡牘的保護經驗,采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1。入藏時的基本情況:漢代簡牘入藏時處於水飽和狀態,初步清理後大部分土壤已被沖走,並已打開混合在9個塑料容器中,有極少量的編織繩殘余。原主人將其浸泡在乙二醛溶液中防腐。漢簡中竹子的表面顏色變淺,接近竹子的本色。以單個個體計算,保存狀況可分為三個等級:簡竹約占簡牘總數的50%,簡竹柔軟,棱角鋒利,無明顯爛角、劈裂現象;20%以下的損傷約占總數的20%,部分有爛角,少部分壹端有劈裂;較嚴重的損傷(長度小於80%)約占30%,並有許多爛角和劈裂現象,其中許多長度小於4-5厘米。漢簡字跡基本完好,極少數文字因簡化變質而有殘缺。有些紅色顏料是漂浮的,這可能與顏料層厚和顏料水泥的損失有關。2.清洗固定:為了便於日後整理和進壹步保護,請簡牘博物館的專家用純凈水清洗簡牘。拍照後,根據簡牘的保存情況,在兩面或壹面用玻璃片裝訂固定,並編號簽名。3.浸水保存:根據以往出土飽水簡牘保護的經驗,特別是長沙走馬樓簡牘保護的經驗,脫水保護前仍采用浸水保存。同時,在純水中浸泡可以幫助去除原夾持器使用的乙二醛,為下壹步脫水保護提供了方便。竹簡避光存放,器具消毒滅菌,然後將竹簡浸泡在純水中,配合使用低濃度季銨鹽防腐劑。工作人員定期檢查和更換保存液。將竹簡浸入水中的倉庫環境保持在20℃,並用窗簾遮擋。4.安全管理:竹簡存放在有24小時監控視頻的倉庫中,所有進出倉庫的工人和研究人員都進行了實名登記,並記錄了進出時間。為了防止竹簡的儲存溶液受到汙染,所有進入竹簡的人在查看竹簡時都戴著口罩。5.下壹步保護措施——脫水保護:漢簡解讀編輯後,制定保護脫水方案,進行脫水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