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種力量讓我淚流滿面。
有壹種力量讓我淚流滿面。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並堅信男人有淚不輕彈。所以,雖然我的記憶裏有傷痕,但我從來沒有因為痛苦流過壹滴眼淚。在那個懵懂的年代,似乎身體受傷是流淚的唯壹理由。略知壹二,迷上古龍的武俠小說。那種嬉笑怒罵,四字壹句,古風讓我壹時語塞。文章中常有這樣壹句話:“浪子三嘆,只唱英雄;浪子無根,英雄不流淚。”我依稀記得當時看過這句話:對,我要當英雄。我的字典裏沒有眼淚這壹項!但是過了幾年,不知道為什麽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幹涸多年的淚腺依然泛濫。高爾基說,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唯壹能與莎士比亞在描寫上相提並論的作家。這只是就文學而言。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總是折磨他小說中的主人公,直到把他靈魂深處的黑暗折磨得死去活來。不止如此,他還會繼續折磨,直到折磨出黑暗中包裹的人性真正的潔白。而這種人性的潔白,就是讓我淚流滿面的力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中不乏肉體上的痛苦。他患有癲癇病,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做了八年苦力。身體上的疼痛算不了什麽。書中也有英雄,比如《罪與罰》中的拉斯柯爾尼科夫。在司湯達的作品中,他對拿破侖的崇拜不亞於對朱利安的崇拜,但他做得比朱利安更徹底。他殺了壹個放高利貸的老女人,卻從來不認為自己有罪。直到他跪在索菲亞的腳邊放聲大哭,才意識到為了自己的英雄理論而殺人是多麽可笑。我的眼睛也有點濕。是的,主人公擁有壹切,卻放棄人性,追求神性。在壹個由人組成的世界裏,英雄越少越好。我看《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時候,剛看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庫切的《邪惡時代》,發現這個壹向對世界嗤之以鼻的非洲老人會因為《卡拉馬佐夫兄弟》而落淚,於是我做好了準備。當我讀到“反叛”這壹章,伊凡把《和諧世界》的門票還給阿廖沙時,壹種毀滅性的力量席卷了我,讓我淚流滿面。英雄和偉人也許總會向世界許諾壹個美好和諧真實的世界,但如果這個世界是建立在無數人甚至孩子的鮮血之上,我們還應該接受嗎?伊凡拒絕了,盡管他自己也想成為偉人。因為他認為“世界上所有的道理加起來也抵不過那個半夜求爺爺的小女孩的半滴眼淚”,這是多麽偉大的人性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每壹部作品,我現在都讀了好幾遍。但即使是再壹次,我想我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因為有壹種力量,總是讓我淚流滿面。它的名字叫人性。有壹種力量,讓我淚流滿面地用手摸著地圖。壹張斑駁的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洪流,積澱著怎樣的鐵血豪情?看著像巨人壹樣屹立的中國,我不禁感嘆,那是壹種怎樣的力量,足以支撐起壹個國家的脊梁!妳可曾記得,那個孤獨單薄的身影,獨自佇立在茫茫宇宙中?揮舞著羊鞭,沒有人聽他的歌謠,但他堅信,那壹定是隨風飄進長安,撫過岸邊的楊柳。摸著駝鈴,臉色漸漸變淡,卻堅信武帝沒有忘記自己的拳拳之心;舉辦連續的節日,他的身材越來越彎,但他堅信,對於大人物,他的脊梁骨依然筆直,從不彎曲。面對金銀的誘惑,他嗤之以鼻,面對死亡的威脅,他趾高氣揚。即使老了,也不會改變童心。時間使他的兩鬢發白。面對長安,泥濘的老淚流過臉上的深溝。是什麽樣的柔情融化了這個鐵人?淚水也溢出了我的臉龐,只為這永不消逝的信念。再回頭,看看那面在風中飄揚了30年的旗幟第壹次緩緩落下,傳遞了怎樣的懷念和哀愁。因周總理突然逝世,聯合國總部降半旗致哀。“壹個大國的總理,沒有積蓄,沒有子女。沒有壹個國家的總統能做到這壹點,聯合國的旗幟為他倒下了。”秘書長是這樣說的。看,十裏長街,新中國的天第壹次這麽陰沈,有挽留聲和哭聲,行人的腳步慢下來再慢下來...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仿佛也加入了人群,喉嚨沙啞,淚水四溢。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溫暖而熟悉的笑容,那個代表新中國挺立的身影,他為國家奉獻了壹生。目前,中國商船在索馬裏沿海由海軍護航。海上生活很單調,有時候壹只海鳥就能讓海軍大吃壹驚。除夕夜,家人團聚,而海軍仍在索馬裏巡邏。他們站在狂風中,讓回報的味道撲面而來。他們心裏有說不完的想法,但表情卻異常堅決。“我們除夕也有節目,不比春晚差。”海軍憨厚地笑了笑。“妳想家嗎?”士兵嘴角抽動,鼻子變紅,沈思,然後露出單純的笑容。這時,我淚流滿面。那些鐵血男人似乎只想向世界展示他們的錚錚鐵骨。然而,他們的內心也有極其柔軟的角落。但是,有壹種力量,把他們的數字拉長再拉長,為國人撐起壹片天空。我多麽想擦幹眼淚,為他們唱壹首歌:我來想到報效國家,不愛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