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鴿合集失傳,好學好玩,日夜勤學。每次妳得到壹個卷,遇到壹幅畫,妳總是可以修復它,每天玩它,這將導致人們購買我們的衣服和減少食物。妻子和仆人急於冷笑,或者說,整天做事情是沒有用的,所以我能為它做什麽?然後他嘆了口氣:如果妳不做壹些無用的事情,那麽妳就可以享受有限度的生活。”
看看這個張兄弟。為了收藏名畫,他經常節衣縮食。他的家人嘲笑他“整天做這種無用的事情,有什麽意義!”但他嘆了口氣——“如果我們不做壹些無用的事情,我們如何度過這漫長的壹生?”
700年後,董其昌(1555-1636)也發出了同樣的感嘆:
“余念春石,薄於官情,君得畫道之助。陶深居簡出:“不做無用功,怎能享受有限的人生!”悲憫古往今來,只為獨自相信,不為與俗人告別。"
對於這種“寄托”,明代才子張岱說得更為嚴厲:
“人沒有癮,所以沒有情。人與人之間不能沒有缺點地交流,所以他們沒有真氣。”
如果妳沒有壹些真正的愛好,老張永遠不會看妳的眼睛。
清代花卉探險家王文誌(1730-1802)有壹副對聯:
如果東西能傳播,人就不可能窮,除非人有素質。
如果壹個人的才華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並流傳到下壹代,那壹定是因為他沈迷於成功。比如王羲之的書法,蘇東坡的詩詞,或者袁枚的園林美食,瓦特的萬能蒸汽機。
如果妳想上癮,妳將不可避免地投身其中。王羲之和董其昌成功的關鍵在於他們致力於藝術創作。如果只是附庸風雅,裝點門面,那最多只能做壹些姿態來哄外行人。下面的壹對何(1799-1873)準確地表達了這壹含義:
自給自足是真實的唯壹途徑。
愛好可以帶來別人無法理解的快樂。清代胡恕先生(1825-1872)說得好:
永遠熱愛這壹點,這比在哪裏學會忘記機器更重要。
沈浸其中,其樂無窮,躲在小樓裏成壹統,不分冬夏和春秋,人世間的明爭暗鬥、功名利祿早已拋到九霄雲外。
當然,有些人要麽對什麽都不感興趣,要麽什麽都得不到,百無聊賴,留下的只有抱怨。老王子溥儒(1896-1963)的對聯就是這個意思。
世界上有幾個人會說話,世界上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蔡元培先生曾主張“以美育代宗教”。它所謂的“美育”也是“文藝”文藝可以使人沈浸其中,這與精神鴉片非常相似;但文藝可以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改變氣質,陶冶精神,滋養善根,培育愛情,這遠遠超出了精神鴉片。看看易炳壽先生廣為流傳的這雙(1754-1815):
改變氣質,培養精神。
大多數中國文人都有強烈的“文藝”情節。金農先生(1687-1763),這壹對,既文藝:
沈迷文藝如情欲,以古人為友。
杜甫曾說:“對於人性來說,有許多美麗的文字,而文字是不可思議和無窮無盡的。”。刻壹兩首好詩,流傳千古,是無數文人的畢生夢想。讓我們看看張伯英先生(1871-1949):
如果妳想雕刻壹個好句子並乞求新酒,妳必須把詩人的飯和英語混在壹起。
盡情享受,喝壹點酒——這可能像上帝的幫助,好句子是自然的;也有可能整天擰著胡子不說壹句話。與外人交談很難,但與知道的人交談很難。
冠軍陸潤庠(1841-1915):
我以千言萬語為榮,我期待五色筆。
這是汪洋的傲慢,噴薄而出。
蘇東坡(1037-11)有壹篇散文《文說》,道出了自己大驚小怪的感受:
我的寫作就像壹個噴泉,不分青紅皂白地噴出來,在平坦的地面上汩汩流淌,雖然壹日千裏很難。它與巖石的曲折和與事物的形狀都是未知的。可知者總是做他應該做的事,而止於他不能做的事。僅此而已。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看完東坡先生的感受,我們普通人能說些什麽呢?——人是天上的文星!
林則徐(1785-1850),民族英雄,也是秀才、舉人、學者、院士。他的文章書法都很好:
我壹生都喜歡寫作,它就像風和雨壹樣。
有才華,受過教育,寫作真的可以有所作為。
對於大師來說,笑著詛咒著,在街上說三道四可以在構圖上得心應手,化瓦礫為黃金,化腐朽為神奇。這正是清代著名文士楊憲(1819-1896)的意思:
酒和歌很美味,街談巷議總是在詩裏。
?可惜沒人會偶爾欣賞那句驚艷的句子!譚對的這句對聯,可以幫妳開拓思路:
暫時寫本書,邀野鶴聽佳句。
不要說鳥沒有道理。這只鳥不是普通的鳥。大家都知道妳寫的好不好。
註: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