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是元代黃於公元1350年創作的水墨畫。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壹。黃是他弟弟畫的,幾經轉手。因為“焚書坑儒”,所以有他的前兩段。富春山居圖位於浙江富春江畔。畫面用墨淡雅,山水布局恰當,墨色幹濕混合,富於變化。
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蘭亭”,是國寶級文物。原來是畫在六張紙上,六張紙裱起來形成壹個700厘米左右的長卷。
富春山居圖的總體風格
《富春山居圖》山石勾扭,用筆隨意,自然。長而幹,功力十足,灑脫,頗有靈氣。全圖筆墨淡雅,山石上只蓋了壹層近乎透明的墨汁,遠山、江邊的沙漬、波影都染上了壹點深色的墨汁,青苔、樹葉點綴著濃濃的墨汁,醒目而自然。
整個畫面充滿了美麗的森林和茂密的植被,充滿了隱士流浪的仙女和冷漠的詩歌,散發著濃郁的江南文人氣息。完成了元畫的靜散特色和中國山水畫的又壹次變革,元畫的抒情性也在該卷中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