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也叫創造。創造是個體根據壹定的目的和任務,利用壹切已知的條件,生產出新穎的、有價值的成果(精神的、社會的、物質的)的認知和行為活動。
根據熊彼特的理論,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包括五個方面:(1)推出壹種新產品,(2)采用新的生產方式,(3)開拓新的市場,(4)開辟和利用新的原料,(5)采用新的組織形式。
其實也應該包括觀念和思維的創新。這才是最重要的。中央黨校壹位教授總結說,深圳特區今天的成功,首先歸功於制度的創新。沒有特區先行者的觀念創新,就沒有制度創新,更沒有深圳的驚人成就。
創新的特征
創新的主要特征是新穎性和價值性。
1,新奇。新穎性包括三個層次:(1)世界新穎性或絕對新穎性(2)局部新穎性(3)主觀新穎性,即只對創造者而言是前所未有的。
2.它是有價值的。這壹特征與新穎性密切相關,世界範圍內的價值水平最高,其次是本土新穎性和主觀新穎性。
大衛·史密斯發明了梅利莎病毒,壹種“包裹炸彈”。到案發時,已有1萬臺電腦癱瘓,造成80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這不是創造價值,而是破壞價值。
創新的分類
說到創新,人們往往會把它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聯系在壹起。其實創新的種類遠不止這些。創新有七種:(1)思維創新,(2)產品(服務)創新,(3)技術創新,(4)組織與制度創新,(5)管理創新,(6)營銷創新,(7)文化創新。下面逐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