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求《文學概論》中韻、序、象之外含義的概念解釋?請專業人士解答。謝謝妳

求《文學概論》中韻、序、象之外含義的概念解釋?請專業人士解答。謝謝妳

無韻之意。(是形象之外的意思,還是音韻之外的意思?)

司空圖的《詩品》強調詩歌要表達的不是從語言意義層面可以理解的情感或意象,而是語言意義層面之外的壹種可感不可疑的韻味。這不同於壹般的隱晦論,它與中晚唐盛行的禪宗思想有很深的關系,帶有壹定的神秘性。從重視詩歌語言的特殊性,到強調詩歌的作用在於喚起聯想而不是描寫和解釋,司空圖的詩歌理論對後世有著重要的啟示。南宋嚴羽的《蒼施瑯話》和清代王士禎的神韻說都受到他的影響。

言語形象是新批評中的壹個特殊術語。言語形象是語言層面的形象,直譯為“由文字的物質材料構成的形象”。與離開語言後殘留在意識和想象中的意象不同,它指的是不離開詞或詞組的詞性意象。如:山、水、人、春山、秋水、美女、玉臂、金發等等。

順序拉動?妳是說序言和後記?

序跋作為壹種文體,都是描述壹本書意圖的文字(包括目的、宗旨或寫作動機等。).就現代人而言,壹本書前面的序言或敘述有時被稱為序言、題詞、備註、序言等。置於書末的稱謂和後記,有時稱為“序”、“後記”、“題跋”等,如李清照《進士錄序》、《文天祥《指南錄序》等。

前言有兩種:作者自己的前言和別人的前言,後記也壹樣。其他人的訂單壹般來自於老師朋友或者知名藝人。這種序文通常以序文的姓氏開頭,如“趙旭”、“許倩”,序文署名在文章末尾。古籍的序言不是在書的前面,而是在後面。比如《史記》壹百三十卷,最後壹卷是《太史公序》;再比如100卷的《漢書》,它最後的傳記是作者班固的序。

前言壹般是對書的概括性描述,後記壹般只是壹種感受。後記的內容也很靈活,或抒情,或考證,或議論,不分長短。後記的作用類似於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