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燥的空氣,幹燥的土地,汽車在塵土中穿行。無限美好的春光,只享受非常有限的壹部分。北方的春天太幹燥了。
季翔·坦普爾想了很多次,但今天他決定跟車去車站。
不遠。從瞿偉出發,乘坐320路公交車,壹元票很快就到了季翔寺村。下車往前走不到300米,拐到壹條西大街。遠遠的,我看到了旅遊景觀的棕色路牌。
不知香積寺路,迷山雲裏。"。古木參天,卻無行人小徑,寺內山中鐘。山裏的泉水打在危巖上,松林裏的太陽也冷。黃昏譚曲,以為可以征服情欲——龍。”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壹首五言詩《過季翔寺》。在詩中,作者描繪了季翔寺這個多香之國的深邃、靜謐、閑適。
季翔寺作為凈土宗的祖庭,與陜西石壁山的玄中寺齊名。東晉時期,凈土宗從天竺傳入中國,其始祖在廬山慧遠。相傳著名高僧慧遠與十八聖賢* * *結成蓮社或白蓮社,是凈土的同修,所以凈土宗也被稱為“蓮教”或“白蓮教”。繼其在北魏興盛之後,從唐代五臺縣欒大師、並州道綽大師到長安光明大師、善導,都認為凈土宗的實際創始人是善導,尊其為二祖。凈土宗崇尚阿彌陀佛之名,從而走向“西方凈土”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梵文,意為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慧、德、智。唐代凈土宗發展突飛猛進,中唐以後,廣泛流行於社會各階層。
關於寺廟名稱的由來,有兩個版本。壹說唐代寺廟旁有香堰流入長安城,壹說出自佛經“天竺為多香之國,佛名香。”唐朝(公元613 ~ 681)有壹個很有名的和尚,是山東臨淄人。他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前世論》等佛教經典為依據,認為世界是多雲的,主張“乘佛原力”,只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來招募信徒。之後,他在鐘南山修行,著有《觀世音無量壽經》和《像船》。唐高宗荔枝曾贈寺有1000多粒文物和100多件花卉珍品。名為季翔寺,意思是把壹個好向導比作壹個香佛。
寺內現存唐代修建的善導塔,是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凈土宗二祖弟子黃槐為祭祀善導而修建的。寺西側有壹座建於唐代的善導佛塔,為方磚塔,檐密,仿木結構。現有標高11,高度33米。季翔寺被認為是凈土宗的發源地。塔身青磚砌成,壁厚2米,平面呈方形,為仿木結構。塔頂多年破損,現在有十壹級,最高壹級33米(有報道說原來是十三級)。塔周圍保存著12尊鞍形半裸古佛,雕刻精美,實為珍品。塔底四面有門,南楣額部嵌磚刻“涅槃大事(時)”條幅,公元1768年修繕時所作。
公元9世紀,日本天臺宗高僧任遠(公元794-864年)來唐朝學習時,把他的善導著作帶回日本傳播。宋代,日本僧人法朗(公元1133-1212)親耳聆聽凈土宗教義,創立了日本凈土宗,信徒500人。法朗在著作中公開宣稱:“我是壹個好老師,開壹個凈土宗。”如今,季翔寺已成為中日宗教文化交流的見證。
可惜今天寺外西邊的橘子河流黃,水量有限。眼前塵土飛揚,但寺裏誦經的聲音仍留在耳邊,碑上的文字仍留在腦海。
4月16日旅遊後記,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