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
唐朝:韓愈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過去,它們想留住春天的腳步,多多關註。(草樹作品:植被)
即使是那沒有美麗色彩的薄情榆樹,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舞的雪花。
1,翻譯和註釋
(1)翻譯:
花草樹木都知道春天回來了,都想保持春天的步伐,互相競爭。連美麗的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飛雪。
(2)註意:
快回來:壹切都會過去的。
華陽:指柳絮。
榆樹莢:又名榆樹錢。在榆樹離開之前,它首先在樹枝間長出豆莢。豆莢很小,形狀像錢。豆莢是白色的,隨風飄落。
天賦:天賦和能力。
傑:我知道。
2.贊賞:
這是壹首描寫晚春景色的詩。詩雖只是百花齊放爭艷的常見場景,卻別出心裁,別具壹格。詩人寫的不是暮春的落花雕零,而是寫的是草木留春,呈現五彩繽紛的動人景象。詩中細致入微,揭示了前人未曾得到的秘密,反對壹般詩人晚春遲暮的感覺,模仿花草的燦爛局面,展現了晚春的風采。寥寥幾筆,便是滿眼風景,令人耳目壹新。
春天要回來了,似乎所有的草本木本植物(“草樹”)都得到了消息,都想留住她,都使出渾身解數,爭芳鬥艷。可笑的是,原本色香味俱全的柳絮和榆莢都不甘寂寞。他們來湊熱鬧,隨風起舞,變成了雪蠅(“華陽”這個詞是對“華陽”的偏愛)。僅僅幾筆就給讀者壹種滿眼風景的印象。
進壹步,不難發現這首詩的生動效果與擬人手法密切相關。“草樹”是個沒心沒肺的東西,卻能“知”“懂”“鬥”。特別是有“才思”之分,這在之前的詩中是不多見的。最奇怪的是“沒天賦”兩個字導致最後兩句被咀嚼。如果能解決,就會引起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是勸人珍惜時間,好好學習,才不會像“華陽漁莢”壹樣壹事無成;有的在其中看到幽默,認為這是對沒有紅紫色美麗花朵的“華陽玉莢”的刻意嘲諷,就像人沒有才華,寫不出文學篇章壹樣;還有人幹脆懷疑:“詩人三四句話似乎在諷刺,但我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劉永濟《唐代詩歌精粹》)無論每壹種說法多麽富有詩意,光是解釋其中的差異,就能看出這首詩真的是奇奇怪怪。
這首詩是風景與理性的融合,在對風景的描寫中蘊含著人生的哲理:詩人通過“草木”對“知”的景物的描寫,體現了自己對春日美景的珍惜。面對晚春的景象,詩人把常見的惜春之情變為主觀參與,心境樂觀向上,很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