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先生指出,語言文字訓練最重要的是培養語感。換句話說,學習語言的方法離不開對語言感情的直接積累。朗讀是語言的直接感受。閱讀多了,文章的語言、節奏、句式、風格自然滲透到學生心裏,不知不覺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並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但是作為小學生,他們不能創造性的閱讀,但是他們的模仿性很強,大部分閱讀都是老師模仿的。因此,教師的範文閱讀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非常有效。讀模的時機也要合適。不壹定要在學生剛接觸課文的時候就進行範文閱讀,也可以在學生遇到困難解決不了的時候,再在學生提出要求的時候進行範文閱讀。教師的範文閱讀要語言準確,充滿激情,表情達意,真正為學生樹立榜樣。模讀的內容也要看具體情況。比如,學生可以通讀全文,以便進壹步理解文章內容,突出壹些關鍵句子,以便解決難點,或者閱讀那些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語言生動的段落。模讀可以由老師來做,也可以由理解速度快,閱讀能力強的學生來做。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和模仿的榜樣,為提高閱讀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努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聲朗讀也是如此。要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大膽自由地朗讀。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壹點點時間讓學生自由朗讀,或者兩人壹組朗讀,互相欣賞,互相指正。有的看著看著,會不自覺的搖頭。這時候老師及時鼓勵他們,告訴他們“讀”書真的是壹件美好的事情。這樣孩子的興趣也就濃厚了,閱讀時都想把故事讀得更生動。
教師還應把握教材的使用,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語言的音樂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初中語文教材中,詩歌、童話等體裁用詞準確,語句生動,押韻有節奏,是培養孩子語感的絕佳材料。教師不僅要註意發現音樂性,還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欣賞和認識語言的音樂美。
第三,采取多種閱讀形式,引導學生多讀多練
朗讀課文應該采取多種形式,學生不應該厭煩壹遍又壹遍地讀。壹般來說,可以交替使用以下八種閱讀形式。(1)集體閱讀。這是壹種全員參與的閱讀形式,但要防止部分學生“填空”,次數不宜過多,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2)分組閱讀。在小組所有成員的參與下,他們可以分組閱讀,也可以在小組中組織自己的閱讀。教師要做好“服務”的引導和調控。(3)閱讀。教師或學生可以帶領學生朗讀,也可以由小組長帶領學生朗讀,但這種朗讀方式不利於學生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自己的閱讀表達。(4)不同角色的閱讀。在孩子眼裏,壹切都是有生命的,他們特別願意進入文本中的童話世界。讓孩子扮演課文中的角色,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他們最喜歡的閱讀形式。(5)進行朗讀。也就是說,在不同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將課文“表演”成壹個小的課本劇,也可以邊讀邊表演。這種閱讀形式很受學生歡迎。經過幾次“表演”,學生幾乎可以背誦文章的壹些段落。(6)朗讀。采取打賞的形式,讓學生分組比賽,輪流上臺朗讀。閱讀前,小組長可以組織小組內所有學生進行指導,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7)伴著音樂大聲朗讀。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選擇合適的音樂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受到感染,大聲朗讀。(8)想象大聲朗讀。讓學生閉上眼睛,壹邊聽課文,壹邊想象自己已經讀過的文章內容,既能豐富想象力,又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第四,註重朗讀的過程性評價,讓每壹個學生都主動朗讀。
經過壹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閱讀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差異。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表現,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做出有針對性的過程性評價。幫助每個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不斷提高閱讀水平。在語境中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反饋,不僅不會挫傷學生的閱讀熱情,還會使學生明確閱讀的方向,升華閱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