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取材於中國古代牛郎織女的傳說。以豐富新穎的聯想和想象,描繪了天堂街道的美妙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枷鎖、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郭沫若早期的詩歌常常借用神話傳說,進行再創造,以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想。作品中大膽的想象和奇特的想法體現了詩人浪漫主義的創作特點。天空中的市場也具有上述特征,具體如下:
(壹)選擇神話傳說作為主題。
這首詩取材於中國古代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但在具體運用中,詩人根據自己的願望和理想進行了大膽的改造,揚棄了戀人被生命和生活分離,難以團聚的悲劇內容,代之以牛郎織女自由幸福地生活的新內容。在詩人的想象中,牛郎織女得到了解放,在淺淺的天河中自由馳騁。他們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我覺得他們此刻正在街上遊蕩。”/不信請看那顆流星。/他們提著燈籠走著。“在這裏,專制的王母娘娘不復存在,壹種自由的生活呈現在他們面前。壹對恩愛夫妻,農忙編織之後,手裏提著燈籠,悠閑地漫步在美麗的集市上。他們是多麽自由啊!多舒服啊!這種轉變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運用聯想和想象。
在詩的開頭,詩人看到了“遠處的路燈”,星星點點,像天上的星星壹樣出現又消失,於是他很自然地把“路燈”和“星星”聯系起來,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具體地表現了這種聯想,既描寫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對光明未來的追求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這種帶有強烈幻想色彩的“聯想”,將讀者的視線從世界吸引到天空,為下文詳細描述“天空中的市場”做了鋪墊。
在後三節中,作者運用想象力描述了天街的陳設、牛郎織女的生活以及他們目前的活動。詩人用想象構想的“仙境”和“天河”、“流星”的客觀存在是如此具體而真實:美麗的集市,集市上的奇貨可居,牛郎織女騎著牛,提著燈籠。在詩人的筆下,神話傳說與實際場景完美融合,似幻似真,激起讀者的無限遐想,跟隨作者的想象遨遊仙境,從而感受到詩人追求理想的美好情懷。
二、問題研究
(1)這首詩是如何逐漸展開想象力的?詩人想象的目的是什麽?
提示:壹步壹步發展想象力的過程是:
路燈
星星
}→空中市場→空中市場展示的物品
→牛郎織女的自由
(2)詩的後三段“丁”“丁”是什麽意思?
提示:“肯定”和“肯定”都表示決心的語氣。所描述的東西明顯出自想象,但作者卻以堅定的語氣予以肯定,說明作者堅信這樣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信心,讓我們讀完之後同樣受到啟發和感染。
(3)作者從地球上的街道、路燈想到了天空中的街道、星星等美好的事物。這個想象是不是太誇張了?詩人為什麽要這樣寫?
提示:詩人很自然地從地球上的街道和路燈想到了天空中的街道。清澈的夜空下,天河真的淺得像壹灣小溪,也不像能把牛郎織女兇猛地擋在兩邊。所以作者突發奇想——牛郎織女在街上遊蕩——是有道理的。應該說,詩人的壹系列聯想和想象都是基於真實的場景和真實的生活,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時刻的感受和想法。
另外需要註意的是,天上的星星對詩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地上的路燈對作者來說也是壹種憧憬。從視覺上看,路燈和星星沒有明顯的界限,這也是筆者聯想的基礎。
寧靜的夜晚
文本討論
第壹,整體把握
《平安夜》這首詩在寫法和風格上都很像《天上的市場》。所以,在學習了《天上的市場》這篇文章後,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這首詩。
詩的題目是《寂靜的夜》,大部分筆墨都用來描寫靜謐的夜景。詩的第1節描繪了壹幅很普通的畫面:月色幽幽,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中;雲和星星散落在天空,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看到。透過詩歌,讀者仿佛看到了詩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在屋外漫步,漫不經心地望著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朧的林影,仰望著從雲層中漏出的稀疏的星星。如果繼續用這種平淡的寫景思路去寫,充其量也只是壹首寫景的好詩,但第二節開頭,詩人問“天河在哪裏?”這個問題拓寬和提升了全詩的境界,把讀者的視野和胸懷帶到了浩瀚的宇宙。作者似乎想把讀者的思想引向“集中八極”“遊走萬仞”,似乎想讓讀者的眼睛透過無邊的黑暗看到星夜的無限深處,但下面壹句“遠處的海霧很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下的思緒拉了回來。模糊的海霧可以阻擋人們的視線,卻阻擋不了如脫韁野馬般的想象力。此時,飛翔的心停不下來,想了很久——“我怕岸上/月球上有鮫人?”這句話極好地證明了詩人的想象力確實穿過了茫茫海霧,想象著有壹個“鮫人”站在岸邊,默默地對著月亮流下壹串串珍珠般的眼淚...“鮫人”是喜極而泣還是悲從中來?還是無盡的向往?這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回味。這是詩,這是郭沫若的詩!這是想象,這是郭沫若的想象!沒有後壹段的想象,前壹段的風景是平淡無奇,毫無生氣的,有了後壹段的想象,共同的風景變得空靈美麗。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第壹、二節雖有寫實與想象的區別,但都寫了壹個“靜”字,全詩氛圍和諧統壹。
二、問題研究
(壹)詩歌的結構
《平安夜》這首詩的結構和《天上的市場》很像:都是在前面景物的基礎上轉入想象中的世界,結局出人意料,讓人回味無窮,向往不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發現兩首詩在這方面的異同。
(二)風景——想象力的基礎
讀完這兩首詩,妳會發現詩人的想象是建立在前面的風景之上的。可想而知,如果只寫風景而不寫想象,是不會有點睛之筆的;如果不寫場景直接想象,會顯得突兀不自然,好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相互融合,才能成為壹個藝術整體,給人以藝術美。而且,這也符合人的認知過程。只有接觸到自己的所見所聞,才能感受到壹些東西,進壹步產生廣泛而深入的聯想和想象。所以,在寫作中,他們總是要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來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從而寫出超凡脫俗的精彩文章。
(3)“怕有鮫人在岸上/飄在月亮上?”
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和筆記去理解。如果有必要,他們可以解釋壹下《博物學》中的記載:“南海有鮫人,永遠像魚壹樣活著,沒有浪費他們的成果,他們的眼睛可以流淚。”
實踐說明
朗讀並背誦這兩首詩。用自己的話描述兩首詩中想象的世界。
詩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有節奏,要背。“用自己的話描述這兩首詩中的想象世界”其實是壹種改寫和重述,旨在再現或再造詩中的情景和事物,加深感情,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應該允許學生進行合理的補充和發揮。
答案不統壹,敘述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個性特點。《平安夜》這首詩也讓學生對《鮫人》做出合理的推論。
仿照例子,發揮妳的想象力和聯想力,繼續寫下面的句子。(選擇兩個問題)
例:天上的星星出現,仿佛無數盞路燈被點亮。
1.牽牛花開了,…
2.籠子裏的鸚鵡,...
月亮照在地上,...
當我離開父母的時候,...
發揮聯想和想象繼續寫句子,目的是引導學生練習聯想和想象。在聯想訓練中,要註意相似性,把聯想到的東西想象成隱喻,所以要求學生不要聯想到相似的東西,聯想到的東西要美。
答案不是唯壹的,可以鼓勵學生圍繞單個關聯點進行許多相似的聯想。
觀察夜空中的牛郎織女,找出他們的天文知識,寫壹篇短文。
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積極尋找素材。寫完壹篇短文,就可以全班交流了。
教學建議
第壹,要介紹詩人和時代背景,但內容要準確,要有重點。主要介紹詩人在1921寫這兩首詩時的經歷和思想情感,順便介紹星空的整體特征,幫助學生理解這兩首詩的思想感情。還可以組織學生課後背誦詩集《星空》中的相關詩詞。
第二,引入兩個不同的概念:聯想和想象。所謂聯想,就是從壹件事想到另壹件事的心理過程。從當前的事情中回憶起另壹件事情,或者從回憶的事情中想到另壹件事情,這就是聯想。客觀事物總是相互聯系的,不同聯系的事物反映到頭腦中,形成不同的聯想:在空間或時間上接近的事物形成緊密的聯想;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形成相似的聯想;具有對立關系的事物之間形成對比聯想;有因果關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聯想,等等。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這些新的形象是積累的意識經過加工轉化形成的。雖然人們可以想象從未被感知或實際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的內容總是來自客觀現實。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應該給學生如此抽象的解釋,而應該結合詩歌中具體的意象,讓學生明白詩歌中的聯想和想象是什麽,以及它們應用的重要性。
第三,在熟讀、美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復述、拓展和改寫,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積累創造性思維經驗。
四、這兩首詩意境優美,節奏緩慢,有古典詩詞的韻味和意趣,適合大聲朗讀。要加強朗讀指導,區分節奏,正確讀重音,讀感受。放磁帶,做示範,反復讀,最好是課堂背誦。朗讀的總原則是把握這兩首詩優美、恬靜、舒適、清新、略帶憂郁的情感基調;朗讀時節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輕松、柔和、舒緩。這兩首詩的節奏和重音劃分如下,供朗讀時參考:
天空中的街道
遠方/路燈/晴朗,
喜歡/閃爍/數不清/星星。
在天空/星星/現在,
喜歡/燃燒/無數/路燈。
我認為/縹緲/空氣,
壹定有/美/市。
在市場上/展出中/壹些/東西上,
它壹定是/世界上/沒有/異國情調的。
妳看,/那淺淺的/天河,
它壹定/不是很/廣泛。
河對面的那個/牛郎/織女,
我肯定我能/騎牛/來來去去。
我認為/他們/目前,
我肯定/在/在街上/四處遊蕩。
不要相信,/看/那顆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走著。
寧靜的夜晚
月光/光,
籠罩在村子裏/村外/松林裏。
白雲/雲,
漏了/什麽時候/稀星星。
天河/哪裏?
遠處/有霧/朦朧。
害怕會有/鮫人/上岸,
月亮上/珠子上?
相關數據
壹、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她原名郭開珍,原名鮑文,名為吳尚。她的筆名是莫若、麥昂、郭、、高如虹和。四川樂山人。我小時候在家受教育,看了很多古典文學。中小學時讀《莊子》、《楚辭》、《史記》等書,讀梁啟超、章太炎的政論,嚴復譯《天演論》,林紓譯小說,受到民主思想的啟迪和影響。1914赴日本留學,先後接觸到泰戈爾、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亞、雪萊、惠特曼以及北歐、法國、俄羅斯進步作家的作品,在哲學上受到泛神論的影響。1919五四運動爆發後,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1919—1920之交,完成了第壹本詩集《女神》的創作,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1921年回國,與程、郁達夫等發起成立“創造社”,從事新文學活動。65438年至0924年,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主張“革命文學”。1926年初,南下廣州,出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北伐戰爭期間,先後任北伐革命軍政治部秘書長、副主任、代主任。1927年3月,為蔣介石寫下《今日看蔣介石》,揭露其反革命陰謀。同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加入中國生產者黨。受國民黨反動派迫害,於65438年至0928年流亡中國,致力於中國古代歷史和古文字學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兩周甲骨文研究》、《殷周金文研究》、《青銅器考證》等。,成為中國運用唯物史觀研究歷史的先驅之壹。抗日戰爭爆發後,獨自回國,從事抗日救亡運動,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皖南事變前後,他寫了《唐棣花》、《屈原》等6部歷史劇,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作用。1944年3月,為紀念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三百周年,寫了長文《沈嘉三百年祭》,總結了歷史經驗教訓,受到毛澤東同誌的贊揚。解放戰爭時期,他勇敢地站在民主鬥爭的最前線,領導了文化界與國民黨統治者的鬥爭。1949後,歷任國務院副總理兼文教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他壹生的主要文學作品有:《詩之女神》、《星空》、《寶瓶》、《千貓》、《復辟》、《弦集》、《戰集》等。散文《我的童年》《反正前後》《十年創作》《北伐之路》《沸湯集》等。如《三個叛逆的女人》、《屈原》、《虎象》、《唐棣之花》、《高建禮》、《蔡文姬》、《武則天》等。還有《莫若詩選》和歌德《浮士德》的翻譯。《郭沫若全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選自中國大百科文藝,團結出版社,1995版)
二、關於詩集《女神》與《星空》的比較(孫黨波)
1.總之,雖然對《星空》中黑暗的現實有所怨恨,但對未來拓荒者現代勞動的期待,依然閃爍著反抗與創造的火花;但就大多數詩歌而言,失望和悲傷的情緒占主導地位。向往祖國新生活的理想,變成了憂國憂民的哀嘆;對自由和光明的激情,變成了對空靈星空的探索;反抗現實的精神變成了對現實的逃避,變成了獨立的舞蹈;消極的否定代替了積極的破壞和創造;悲觀的色彩勝過樂觀的色彩,李的詩已成舊詩。在《女神》中,詩人贊揚了“所有的革命匪徒”,但現在他贊揚了隱居的博伊·舒淇。這壹切都是五四後的低潮在詩人身上的投射,從中可以窺見詩人的心路歷程。《星空》中表現出來的失望、猶豫、沮喪,也是當時普遍的情緒。
2.從藝術形式上看,《星空》的詩大多結構比較完整,押韻和諧,意象鮮明,充滿感情和情景。就像詩人說的,技巧確實比《女神》裏的壹些詩“好”。
(摘自《郭沫若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版)
三、清麗的夜歌——讀《天空中的市場》(琳琳)
在女神時代爆發出壹陣強烈而激動的情緒後,郭沫若進入了壹種更為開明的人生沈思。此時的他,在曾經熱情洋溢地歌唱的夜晚,投下了更加美妙的藝術誘惑。
在當時的中國,郭沫若是宇宙意識最強的作家。不同於當時壹些青年作家對生命奧秘的不解,他們常常陷入自創的厭倦、焦慮和悲傷之中。郭沫若在生命沈思中調動了豐富的審美想象力,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對應物——夜空。
在郭沫若看來,無限的宇宙體現在有限的個體生命中:“我覺得詩人的心境就像壹片清澈的大海。沒有風的時候,它還是像壹面鏡子,宇宙萬物的印象都映在裏面;有風的時候海浪就會洶湧,宇宙的印象就是在裏面運動。”(三葉集)當有限的個體生命與無限的宇宙生命建立了不可分割的精神聯系時,郭沫若以壹種新的靈感方式改變了他視知覺中的宇宙秩序。他已經大大偏離了古代作家的視覺常規。他不僅用眼睛看著夜空,也用自己的心靈感受著夜空。夜空誘惑著他的遐想,讓他以壹種審美的姿態更直接地與無限的宇宙交流。在郭沫若的人生節奏中,既有“鼓勵的調子”,也有“寧靜的調子”(論節奏)。他的詩《星空》是“鼓舞人心的調子”的夜空之旅。在他的作品裏,夜空是那麽的神奇和震撼,那麽的震撼。他唱道,“漂亮!漂亮!/永恒的天球/變化真大!/漂亮!漂亮!/喝醉後覺得自己黑,/但貓總是在轉!”《天上的市場》這首詩,是壹首清麗的夜曲,有著“恬靜的調子”。就在寫作《天上的市場》的半個月前,郭沫若在給郁達夫的壹封信中表達了他渴望壹個“寧靜而幹凈”的詩意世界,《天上的市場》所呈現的是壹幅想象世界的“寧靜而幹凈”的圖景。
地上有星星壹樣的光,天上有星星壹樣的光。詩人通過交換本體和喻體這兩個隱喻來連接天地。“路燈”和“星星”的特點是“無數”和明亮,無數明亮的燈光和星星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征。
這首詩的第二至第四段描述了詩人想象的“天空中的街道”的奇觀。在這十二行中,詩人用了四個“肯定”和壹個“肯定”字,其積極的語氣會讓讀者順著詩人的想象,模糊現實世界和幻想世界的界限。既然“天上的市場”展示的是“世間所沒有的稀有之物”,那它壹定是壹個比現實世界好得多的地方。不是嗎?詩人仿佛看到了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在那裏享受著自由幸福的生活。
原來傳說故事中的牛郎織女到了天上就不開心了。他們被堵在天河兩岸,壹年才見壹次面。但在《天上的市場》這首詩裏,天河變得“淺”了,不太寬廣了,也不再妨礙情侶們自由往來。所以牛郎和織女都可以在天街遊蕩,詩人甚至看到了他們手中的燈籠。這種虛幻的場景在作者的筆下表現出生動的現實主義,作者所描繪的美麗而幸福的街道給讀者提供了人性的趣味。
“天上的市場”是詩人用靈性的眼睛仰望夜空時看到的景象。在郭沫若的精神視野中,天上的世界對應著地上的世界。當地的世界留給他的印象是“眼裏含著淚”“心裏惡心”:“屍橫遍野,/肆意的肉”,“遍地骷髏,/滿大街的棺材”(上海女神印象)。他用“天空中的市場”來表達他對光明的渴望。
(摘自《郭沫若詩詞鑒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四、開啟黑夜的理想之光(楊宗國)
20世紀20年代初,五四運動的浪潮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還沒有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仍然被帝國主義列強及其各種軍閥所窒息。詩人痛苦地猶豫著。他對現實不滿,熱切期盼美好的未來;受燦爛星空的啟發,我寫下了這首浪漫的《天空中的市場》。
天空是令人欽佩的。詩人用“美麗的市場”和“世間罕見”來暗示那裏的美麗和富饒。淡淡的壹抹染料,讓詩人不公平的世界黯然失色。讀者熟悉的人情市場,處處烙著統治者的醜陋印記。壹方面是放蕩,壹方面是窮極了;有寄生的傲慢的有錢人和風騷的女人,趾高氣揚的外國警察,流浪的乞丐和拉客的妓女...人市場是剝削階級罪惡的溫床,是下流行為的窗口。詩人天上的理想市場,像壹束耀眼的光,打開了現實的氤氳之夜。
更令人神往的是牛郎織女在太空中的幸福生活。3,4節,帶領讀者想象兩幅引人入勝的畫面。壹幅是壹個牛郎和壹個織女騎著牛跨過淺淺的天河的畫面。壹張是他們在天街提燈籠的照片。前面的畫面可能有明顯的天河濺起的水花,但整體氛圍安靜祥和;後面的畫面有些熙熙攘攘。兩幅畫都是自由的,無憂無慮的,流露出詩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這裏有兩點值得註意。首先是神話人物的選擇。牛郎是神話傳說中唯壹由勞動人民改造的神,詩人把他放在理想生活的中心,體現了關心勞動人民命運的進步思想。二是神話的轉化。傳說天上牛郎織女的生活並不精彩。天帝王太後用主持人畫的銀河把他們隔開,每年只在七夕的鵲橋上見壹次面。詩人按照理想的邏輯,把難以逾越的天河變成了“淺”和“不甚寬廣”,把造成不幸的障礙變成了對美好生活的陪襯,給古老的神話賦予了新意,給詩中的幻境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
“詩人翻著白眼,眼神中帶著微妙的瘋狂,從天上看到了地下,又從天上看到了地下。他的想象力形成了無人知曉的事物的形式,他在他的筆下描述了它們的樣子,這就給了模糊的事物壹個確切的地點和名稱。”(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第五幕第壹場)在中國傳統詩歌中,想象豐富、追求集中、流浪萬仞的作品並不少見;借幻想之光痛斥現實的黑暗,已經成為所有積極浪漫主義詩人的共同筆法。但是,那些作品和這首詩有質的區別。屈原的《離騷》融合了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和各種自然現象。境界縹緲迷離,場面恢弘,達到想象的極致,有力地表現了詩人堅持理想、不懈奮鬥的清醒人格。然而,詩人對他的賦格感到失望。當他在文末看到自己的家鄉,回到現實的時候,他甚至表達了令他哽咽的悲憤:“我不滿意美國的政治,我就住在彭賢的地方!”李白夢遊天目山,登上神仙遊的頂峰,投身於絢麗瑰麗的詩境。但瞬間就被無情的現實壹掃而空:“我的枕頭,我的席子,都是我曾置身其中的失落的雲朵!”無奈的嘆了口氣。蘇軾迷上了《天上宮闕》、《瓊樓玉府》,“想乘風回家”,又擔心“高處不勝寒”,只好在地上跳舞,找出影子,以便自慰。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啟發或陶冶著人們,但都受到時代的限制,看不到實現各自理想的可能性,從而給自己的想象蒙上了陰影。五四運動中崛起的偉大詩人郭沫若,看到了十月革命放射出的人類希望之光,深信:“最後勝利永遠在我曹!最高理想只在農業和勞動!”(郭沫若《巨炮的教訓》)他作品中的幻象明顯帶有革命浪漫主義的嶄新色彩。真實、新穎、美好,沒有陰影,更能有效鞭撻現實,吸引人。正如聞壹多在評論《女神》時所說:“若論新詩,郭沫若的詩是值得新的。他的作品不僅在藝術上離舊詩最遠,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時代的精神——二十世紀的精神。”(聞壹多《女神的精神》)
這首詩的巨大藝術魅力,除了上述的創新和革新之外,還在於它的結構精巧,獨具匠心。路燈和星星在夜色中遙遙相對,視覺體驗非常相似。因此,詩人很自然地落筆,將地面和天空融為壹體,然後在星空中放縱自己的想象。第二段用淡淡的筆觸略染,想象天堂裏世界的奇妙朦朧背景;第3節介紹人物,想象更加具體真實;第四節寫的是流星,流星是天空中飛舞的亮點,讓整個詩意的境界頓時活躍起來。詩人似乎采用了中國畫中層層疊疊的傳統手法,使畫面更加清晰,幻覺越來越動人。結尾的壹句“他們提著燈籠走”給讀者生動地描繪了牛郎織女的形象。詩收了,但星際人物穿梭的場景還在繼續,似乎有壹種悠閑的回味。
語言簡單友好。“好像”、“我覺得”和“看”......就像與我最親密的朋友交談壹樣,它不知不覺地影響著讀者的視線和思想,使他們仰望星空,觀看奇觀,並與詩人壹起馳騁想象。
至於那精巧的構圖,那詩的對稱,那和諧的旋律,就不難欣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