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個石家莊人,我知道這個景點不是因為這個“元塔”,而是因為旁邊的壹個建築。這座建築是仿照西藏布達拉宮建造的,所以被石家莊人稱為鹿泉的“小布達拉宮”。
然而,這座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小布達拉宮卻被悄悄拆除了,與此同時,“元塔”和這個景區幾乎所有的建築都被拆除了。真是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帶著這個疑問,我再次來到小布達拉宮,想看看這裏到底是什麽樣子。
壹.路線
沿著鹿泉市龍泉東路壹路向西,到達白鷺噴泉支線,穿過這個牌樓到靈巖路。看到這個牌樓,就可以想象這個太行靈山景區的繁華了。
來到靈巖路,可以看到白色的海螺山像海螺壹樣盤旋,在山尖有壹個特別的海螺尾的形象。
二、景區的場景
到了景區,我傻眼了。這裏幾乎什麽都沒有,只有山腳下的靈巖寺還完好無損,但是靈巖寺後面的極樂寺不見了,根本看不到當年的影子。
我跟著幾個遊客上山。近距離看海螺山,沒有那麽強烈的立體感,而且因為這條路壹直修到山頂,和海螺山頂幾乎平齊,所以更加看不見,山的壹邊已經被削掉了。
回望山下,還能看到靈巖寺和壹座酒店式的建築。就是從這樣壹個不能稱之為路的地方,壹路跌跌撞撞的往上走。
南邊山上還有壹棟拆了壹半的樓。我不知道為什麽。壹條蜿蜒的小路通向山下。
山腳下有壹個池塘,已經結冰了,但是我感覺這個池塘沒有被廢棄,因為沒有被拆除的痕跡。
我們壹路走上去,在頂部發現了壹個大平臺。還有壹些建築沒有被拆除,但是門上有封條。
我不知道這個金邊的建築是什麽。看起來很“土豪”,但和我們在河北看到的常規寺廟真的不搭。山腳下的靈巖寺完全不是壹種風格,有點異國情調。
雖然整個景區光禿禿的,但我還是想上來,主要是想看看這個矗立在山頂的小亭子。我在山腳下看過,感覺它好可愛好可憐,有壹種婀娜多姿的美。但“上頭太冷”,恐怕總有壹天會沒了。
去亭子的路有壹段很難走,因為都是碎石路,所以特別滑,但是堅持走這壹段,就會有修好的臺階。
雖然臺階有點窄,但是因為沒人來,前面的遊客不知怎麽的也沒上來,直接繞過南邊的山,就剩我壹個人在這裏了,所以不擁擠。不壹會兒我就到了亭子。
小亭子也已經破了,上面的天花板已經破爛不堪,但是小亭子裏面還有壹些東西,有些是用布蓋著的。中央有壹個石頭做的大物件,前面有供品。我真的不知道這是什麽,但是感覺挺神秘的,不敢看。就在圍欄邊看看周圍的風景。如果山都是綠色的,這裏還是很漂亮的。有山有水,小路彎彎曲曲。
我覺得這裏的山都像大海螺,都是白色的巖石,然後繞壹圈,在山頂留下壹條小尾巴。太行山的這種山形特征與其形成有關,也被形象地稱為“多層餅”。
從亭子下來,我來到了南邊的這座山。這裏以前的建築都不見了,空無壹人,我只能看到到處是瓦礫和枯萎的雜草,壹片荒涼景象。
第三,觀光隨筆
遠遠望去,這兩座平行的山中間夾著壹條河,兩座山的盡頭是壹座細長的山峰,真的是相當的如畫。按說這個太行靈山景區應該很有開發價值,但是為什麽大張旗鼓的建,為什麽大張旗鼓的拆,拆了的地幾乎沒了?
如果真的像網友分析的那樣是因為“違建”,為什麽當初建的時候沒人制止?為什麽沒有人阻止「京畿燕趙民俗大廟會」?用了好幾年才發現是“違建”?顯然說不通。
如果是因為被評為中國十大最醜建築之壹,那就把“財富塔”拆了吧。為什麽都要拆?
我覺得這個景區的價值取向還是有問題的。它打著佛教的幌子宣揚拜金主義,以至於遭到了網友的嘲諷。佛教是壹個清凈神聖的地方,怎麽可以如此玷汙?所以只能拆了,讓它清了。
就是這麽大壹塊。拆了太可惜了。它浪費人和錢。為什麽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沒有本質嗎?如果以後不再建了,回歸青山綠水的自然風光也是可以的。關鍵是我們不敢拆了再建,再拆了再拆。恐怕這山不會再綠了,這水也不會再綠了。只能是傷痕累累,淚流滿面。
我對佛教不感興趣,因為我知道我在修行中根本無法理解佛教,我對寺廟更不感興趣,因為我害怕我在毛毛浮躁的個性擾亂了佛陀的純潔。但是,當我走下山的時候,我還是猶豫著要不要進入靈巖寺,因為我想讓這座寺廟裏的純凈冷卻我的心靈。
靈巖寺是壹座古老的寺廟,也是壹座真正的寺廟。始建於隋朝初年,興盛於唐代。幾經戰亂,寺廟幾乎被摧毀。後來,由於周圍俗家信徒的捐贈,這座千年古寺得以重建。
本來想去看看靈巖隱洞,也是鹿泉八景之首,但據說也被封了。雖然有些遺憾,但遺憾壹直都是無所謂的,就看妳保持什麽樣的心情了。有些事情我真的不明白。對我來說,感覺比壹本天書和高等數學都難,所以不想去想,不能白白浪費腦細胞。眼看天色已晚,我離開了這個僻靜的地方,向附近的土門關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