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題:上壹句以視覺為主(1),寫浮萍斷裂,山影在水中出現,無聲移動,突出清水(2)。下壹句寫的是聽覺(1)。船劃槳時,草發出細微的聲音,襯托出環境的寧靜。(2).
問題2:①“過橋的人看起來像走在銀行裏”是說,走在橋上的人好像是在鏡中行走,在暗中寫著人影(或橋影)。(2)“不要讓蘆葦長得太高擋住
第1題:上壹句以視覺為主(1),寫浮萍斷裂,山影在水中出現,無聲移動,突出清水(2)。下壹句寫的是聽覺(1)。船劃槳時,草發出細微的聲音,襯托出環境的寧靜。(2).
問題2:①“過橋的人看起來像走在銀行裏”是說,走在橋上的人好像是在鏡中行走,在暗中寫著人影(或橋影)。(2)“不要讓蘆葦長得太高擋住水中的月影,把月影(或蘆葦影)偷偷寫出來。(也可以分析“積水成空,上下分明”這句話,找出壹處3分,兩處5分)
問題1:測試分析:微風微起,浮萍聚散,山影忽隱忽現。壹句破字,和他的名句“雲破越花影”有異曲同工之妙,意為潤物細無聲,事無巨細。船來船往,水波時開時合,草聲微微,卻被詩人註意到,可見其靜。這是將靜態與動態對立起來的另壹種方式。對聯的動靜,都是在細微處聽出來的。雖然沒有大的風景,但是有大的起伏,足以打動人心。
點評:“表達技巧”從低到高分為四個理解層次(詞-句-段-章),即修辭(比喻、類比、誇張、借代等。)、表達(敘述、解釋、描寫、抒情、議論,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表現(對比、對照、象征、比喻等。)“秋逼暗蟲夕響”以動抗靜。
問題二:試題分析:張喜安自稱“張三影”,把捕捉變幻的影子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而這首《題西溪無相緣》更是離不開影子,明寫、暗寫、巧影、靜影,描寫了影子的變態和心靈的變態。“過橋的人就像走在銀行裏”的意思是,走在橋上的人好像在鏡中行走,偷偷的寫著人影(或者橋影)。“不要讓蘆葦長得太高擋住水中的月影,把月影(或蘆葦影)偷偷寫出來”。
點評:欣賞詩歌的語言,就要把詩歌的語言散文化,涉及到表現手法的要點,要明確這些表現手法有什麽樣的表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