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冷雨》賞析
作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余光中的創作是多方面的。他不僅能寫詩,還能寫散文、評論和相當數量的翻譯作品。他自稱“文學創作中的壹夫多妻主義者”。梁實秋曾評價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相同。”
《聽冷雨》是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之壹,後被收入作家同名散文集。
作家通過描寫臺灣省春寒料峭的漫長雨季的細膩感受,真實地勾勒出壹個白發蒼蒼的遊子在冷雨中獨自行走的形象,委婉地傳達出壹個遊子強烈的孤獨感和思鄉之情,表現出壹個遠離故鄉的知識分子對傳統文化的深深眷戀和由衷贊美。
“震驚過後,春寒加劇。先是物質陡峭,然後雨季開始,時而滴水有想法,時而落潮濕濕的,即使在夢裏,也好像撐著壹把傘……”從雨中,作家想起了那片久違的土地——古老的大陸;從金門街到廈門街,從金門到廈門,我想到了常州人、南京人、江南人、四川娃子、武陵少年、江南杏花、春雨...;從《杏花》、《春雨》、《江南》想到了漢字,想到了中國古代文化。“不管赤縣、神州、中國在變,只要倉頡精神不滅,美麗中國人不老,形象和磁性向心力就壹直在。”作者還從《雨》中談到了他在國外的感受。如果他想欣賞“雲,當我回頭看時,就在我身後,霧,當我進入它們時,就不見了”的境界,他只能回到中國。“中國這種雲霧繚繞、山清水秀的景色,來自於宋畫的神韻。”然後,作家調動了所有的感官——從聽、看、嗅等感覺方式,試圖在雨中寫出許多趣味。“聽雨聲,只要不是石坡上令人震撼的暴雨,永遠是聽覺上的美感。”無論是“落雨的梧桐,還是陣雨打荷葉,聽起來總有點淒涼、憂傷、傷感。我今天在島上回味的時候,更是在難過的地方難過。”從古代的竹瓦到今天的建築,從中國的傳統民居到日式的瓦房,“下雨了,最輕的打擊樂敲打著城市,遼闊的屋頂由遠及近,壹個個敲過去,古老的鋼琴,精細而密集的節奏...彈得輕,彈得慢,歇壹個雨季,從震蕩中隨機應變。”最後,作家寫道:“二十五年來,我沒有得到故鄉白雨的祝福。也許壹點寒霜是壹種變相的自我補償。”“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老屋不在,聽冷雨。”
聽冷雨也有很鮮明的藝術特色。
首先,作品意境豐富悠遠深遠,鄉愁濃厚。費孝通曾在《鄉土中國》中指出:“中國社會原生於基層。作為中國社會的本質屬性之壹,鄉土性決定了這個民族對土地的重視和珍惜。”余光中就是這樣壹位具有濃郁鄉土情懷的作家。他在1949年去了臺灣省,25年的背井離鄉的經歷變成了壹種遙遠而不可分離的情感。作家本人也曾說,“我的鄉愁還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我漸漸意識到,我的鄉愁現在應該是我對整個中國的依戀,包括地理、歷史、文化”。因此,作品必須表達作家的鄉愁和對土地的熱愛。在散文中,作家對少年生活的回憶,對中國大陸的古老文明,對古詩詞古畫的意境,對現實生活的諸多感悟,通過雨中悠遠的情懷匯集在壹起,編成壹曲委婉悠長的歌,其中對故鄉、故土、中國文化的贊美和追求如潮水般湧來,營造出悠遠深遠的意境。
其次,作品想象力優美多變,大量運用比喻、對比、聯想、對比等表現手法,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下雨是很常見的自然現象,是每個人都有過的人生經歷。然而,作家可以從這種普通的生活經歷入手,表現他獨特的感受。雨中從金門街到廈門街,我想到金門到廈門;從常州人、南京人、四川娃子人、江南人,到江南杏花春雨;從杏花、春雨、江南,到漢字和中國的古代文化,作家都盡可能地將它們聯系在壹起,雨的聽覺、視覺、味覺、嗅覺等多種感官方式中的許多感受和奇妙的比喻、對比,加深了作家思鄉之情的表達和抒發,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再次,作品的文筆優雅而富有彈性,巧妙地融合了古典詞匯和白話,具有極佳的音樂感和節奏感。余光中在古典文學方面有很好的修養,並且接受過白話文的系統訓練。他天生創作得心應手。他不僅註重長短句式的運用,還註重通過雙音疊字來增強音樂感和節奏感。密集的想象和意圖進壹步增強了散文的趣味性。無論是滂沱大雨還是淅淅瀝瀝的小雨,再加上壹大堆雙音疊字——比如“雨來了,來了,瓦片這麽說,壹瓦片說千億瓦片,說打輕打重,慢扣慢捶,斷斷續續地敲壹個雨季,即興從驚魂到清明,再冷冷地在散亂的墳頭上奏響挽歌。使散文生動、飄逸、優美,堪比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