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書房的轉椅上,翻看周作人的《澤瀉》,發現他是壹個對生活很有興趣的人。在《下雨天》壹書的序言中,他寫道,在冬天的下雨天,他喜歡“在江村小屋,靠著玻璃窗,烤著白炭,喝著綠茶,和朋友聊天,挺愜意的。”
我也看過他的《北京的茶》,裏面也有這樣壹段文字:“我們除了日常必需的東西,還要有壹些無用的遊戲和享樂,這樣生活才會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看雨,看香,看不解渴的酒,看不滿足需求的零食……”
連續看完這樣的文字,腦海裏跳出壹個想法:我有多久沒去朋友家做客了?我必須找些時間和我的朋友們壹起玩。
如今,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人們交流的手段越來越多。壹個電話可以打給千裏之外的朋友。視頻讓空間距離仿佛消失,地球仿佛變成了壹個村莊。但同樣是電腦和手機,雖然近在咫尺,卻讓人感覺很遙遠。我不禁懷念以前在鄉鎮工作的日子。
我記得我剛參加工作,因為離家遠,很少回家。或者周日假期,壹般是三五好友聚會。妳生火,我去釀酒,他去買菜割肉,忙得不亦樂乎。那時候條件還很簡陋。自己買了個小煤爐,看著木頭燃燒,看著炊煙裊裊,看著蜂窩煤被點燃,火漸漸升起來,旺起來。就這樣,鍋燒肉,碗喝酒。酒興正盛,或吹牛戲謔,或聲嘶力竭。記得有壹次中秋節,和朋友在月下騎自行車,在操場上打賭,互相追逐。酒桌上我都有過,誰也不服誰。結果六個人七瓶酒,喝了壹地。唉,青春就是這麽輕浮任性!
因為學校門口就是集鎮,每到集市,人潮湧動,各種叫賣充斥整條街。賣的東西五花八門,有衣服,有水果,有五谷雜糧,甚至還有家裏養的兔子鴿子。聲音最大最健談的總是賣老鼠藥的,好不熱鬧。我們也是三五成群,混在人群裏,東張西望。或者坐在小吃店裏點些零食充饑。或者呆在賣書和磁帶的地方,選自己喜歡的,和老板爭執。每次去市場都不用買什麽東西,和大家玩的開心就好,不然每次都玩的不盡興。
雖然鄉鎮的生活沒有城市的精彩,但也不乏樂趣。有時候我們壹起去校外的燒劍島郊遊,有時候壹起去尊師橋釣魚。有壹次,壹個朋友喝醉了,把人推進了河裏,大家壹直很惱火。朋友聚會,或者抓雞殺鵝。菜肴雖不精致,卻有著濃濃的人情味,真誠的笑容無處不在。這種狂熱的興趣和熱情在這個城市裏是找不到的。
進城後,繁忙的工作和繁雜的家庭事務讓我和朋友們漸漸疏遠。雖然城市繁華明亮,但冰冷的空氣和嚴謹的氛圍,再加上他們在空間裏聚會的照片,讓我懷念和他們在壹起玩樂的時光。
壹定要找點時間,帶上老酒,和他們喝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