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東溪發源於永春縣金鬥鄉鎮慶村附近的雪山南麓(海拔1386 m),流經永春縣金鬥、程響、澎湖、大浦、石鼓、五裏界、桃城、東平鄉。永春叫桃溪,到了東平鄉東關橋胡娜洋溪才叫東溪。出東關進入南安縣後,經山美水庫、碼頭、梅山、洪瀨、康美、美林、豐州等鎮,在豐州雙溪口匯入西溪,流入晉江幹流,全長120km,流域面積1917km2,占晉江流域總面積的34.1%。東溪河年均徑流量654.38+0.40億立方米,有五條支流,流域面積超過654.38+000平方公裏,超過兩條。下面介紹幾個部分。
晉江東峽河流域面積100多平方公裏,支流有桃溪、湖洋溪、西施、桃溪、洛溪。
桃溪:發源於永春縣金鬥鄉鎮慶村附近的雪山南麓,流經永春縣金鬥、程響、澎湖、大浦、石鼓、五裏街、桃城、東平八個鎮,從東關進入山美水庫為晉江東溪,全長61.75km。主流為鎮青村口拱橋至東關48公裏,排水面積476平方米。桃溪河平均比降6.2‰(至水文站),河床最寬處100多米。歷史上坐船可以到達石鼓灘,1958仍然可以到達儒林中的義烈寺。後來由於水土流失嚴重,河床淤積,船已經失去了效益。桃溪較大的支流有湖東溪、延慶、大理、高龍溪。湖東溪發源於永春縣蘇坑鄉馬鞍與德化縣潯中鎮交界處,流經西麗、東興、西苑、杜葵、唐城、湖中。在雙溪口與桃溪匯合,全長13.75公裏,流經蘇坑、澎湖鎮。延慶溪發源於永春縣澎湖鎮聯興村,流經西苑、前鋒、蓬萊、建國,在大埔鄉新瓊村匯入桃溪,全長8公裏。大理溪發源於永春縣大浦鄉大山,流經大中、金星,在橋頭宮匯入桃溪,全長8公裏。高龍溪有兩個源頭:東源在五峰鄉武定,流經梅林、後龍、浦頭、佘山、xi庵,在五裏界鎮Xi庵橋下流入桃溪,全長11.5km;發源於桃城鎮龜甲山以西,流經江西、武大、武東,在五裏界鎮與高龍溪交匯,全長4.5公裏。
湖洋溪:發源於仙遊縣西苑鄉西部,流經德化縣畢夏鄉,從雙坑進入永春縣。在湖陽鎮,來自雙崗坑、玉竹溪、桃梅坑、金溪、介福溪和武陵坑的水進入東平鎮,向東南轉向納比那上阪溪,然後轉向西南,在外比那外山溪和東關橋下與桃溪匯合。湖洋溪有三條主要支流:金溪、界福溪和外山西。金溪發源於德化縣畢夏鄉西南的冷水坑,進入永春境內,經湖陽鎮阪頭,在無垠橋上匯入湖陽溪,全長9.5公裏。符節溪發源於永春縣符節鄉金龍村,流經羊尾、林東、西溪,在龍山匯入湖陽溪,全長16.5公裏。外山西,又名孟茜,發源於白山、石厝,流經外山、東平鄉,與那甫溪、曹楊坑等支流,在東平鄉外碧村與胡楊溪匯合。
西施:發源於永春縣秀山鎮白雲巖,自西北向東南流入南安縣獅山鎮。封玉鵬村發源於鵬華鄉將軍山另壹支流,經馬頭鎮流入晉江東峽河,全長44公裏,流域面積260平方公裏,河流平均比降6.1‰,河床寬30-80米。西施因流經獅山而得名。詩溪,又名碼頭溪,流經碼頭鎮,是壹條古老的內河航道。碼頭街是當時南安北部的物資集散地。
桃溪:發源於南安縣獅山鎮山門和金濤鎮與梅山鄉交界處的朝天山,自西向東流經金濤鎮和梅山鎮,在梅山村匯入東峽河,全長22公裏,流域面積119平方公裏,河流比降8.7‰。桃溪因溪中沙灘含黃鐵礦和雲母片而得名,古人誤以為是沙子,故在溪中淘金而得名。桃溪河兩岸到處都是草。
洛溪:發源於鯉城區洛溪鄉普頂山(海拔753.5m),自東向西流入南安縣洛東鎮,至土寨村納飛雲竹澗水,向西南流經洛東鎮、梅山鎮,於梅山元尾村匯入晉江東峽河,全長41km,流域面積249 km2,河流比降7.8‰,下遊河床寬30。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