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詞緊扣“回家,沒有風雨,沒有陽光”的主題。
1,寫壹個場景,場景中包含感情。全詩所描寫的壹切事物和感情,都被詩人巧妙地放入“風雨”的環境中。風是什麽樣的風?“寒冷的春風”和“微冷”的春風。這是什麽雨?春風是溫和的,略帶涼意的沙沙雨是“煙雨”。也正是這種微風細雨,決定了雖然沒有雨具,但也不會覺得尷尬。其實從生活實用的角度來說,應該說早春的風雨還是很冷的,不適合在早春的風雨中不穿雨具行走。詩人在這裏想表達的只是壹種經歷,壹種感受。這裏有壹個對比。詩人在序中說:“同輩皆亂,我不感孤獨。”為什麽“我不覺得孤獨”?東坡是在感受風雨,用風雨沖刷心中的塊塊。這裏好像是在說,政治風暴都挺過來了,這點自然界的小風雨都不算什麽,更何況前面還有個“斜山觀”。應該說東坡此時的心態與剛被貶謫時大不相同,少了壹些迷茫和哀嘆,多了壹些放松和寧靜。
2,東西,東西是送的。在風雨和斜照營造的環境下,“竹簽芒果鞋”和“壹場煙雨”這兩個詞頗有深意。竹簽、草鞋(草鞋)本來是農村農民用的,現在都出現在詩人身上,客觀上說明詩人早已混跡於平民之中,穿著行為與百姓無異;主觀上也給我們傳遞了這樣壹個信息——我願意做壹個老百姓,我更愛這雙竹簽鞋。它們比肥皂靴的寶馬更輕更好。只有壹個“輕”字描繪了東坡的全身,滿滿的輕松。關於《壹場煙雨》,壹直有很多理解。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看,似乎應該算是壹部寫意之作,把文字變成現實,既能讓讀者感到飄渺縹緲,又能讓讀者體驗到漁橋之上的悠然自在。這個理解可能更準確。
3、抒情,沖淡平和。所有的風景詞都是情話。所寫的風景和描述的事物服務於所表達的感情。同時,詩人通過虛詞和動詞的巧妙運用來完成這壹任務。“不聽”二字從壹開始,那些風風雨雨都放在壹邊。“為什麽不”和“徐行”這兩個字看似在勸別人,其實是在勸自己:這麽小的風雨算什麽?不值得逃避,卻能讓人好好享受。多麽不壹樣的心態和感覺啊!如果不是經歷大風大雨,怎麽會這樣?“誰怕了?”帶著反問,幹脆利落,落地。吃過什麽苦,怕什麽?“微寒”二字準確地傳達了詩人此時的心情——這些風暴是輕微的,不僅不可怕,反而可以欣賞。最後,全篇的情感歸結為壹句話“回家吧,沒有陰晴圓缺”。這句話是眾所周知的。詩人巧妙地運用雙關語,將“愛”與“清”諧音,將自然景物與心中的感受巧妙結合,不留痕跡。“無”字在壹句中的反復使用,不僅聲韻鏗鏘,而且充分表現了詩人無憂無慮、無欲無求、沖淡平和的情懷。虛詞和動詞的巧妙結合,有效傳達了詩人內心的平和與沖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