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歌》說:春雨震春清谷,夏滿暑連;秋露,秋寒霜,冬雪小,冬寒。
第壹章:春天
壹、立春
它像壹把鑰匙,打開了季節的大門,壹個大寫的春天站了起來,跨過冬天的門檻,輕快地走在大地上。
在這個季節裏,冬天還沒有完全退去,我們還在向死亡掙紮,但春天的腳步已經悄然而至。
東風吹響了向殘冬發起最後總攻的號角。
冬天終於沒能凍結生機,生命已經萌芽,季節開始了新的循環。
立春前後是春節,俗稱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壹進臘月,市場上鞭炮齊鳴,伴隨著火藥味,年味飄散。喝了“臘八”粥,這年味就像發酵壹樣壹天比壹天濃烈,抵擋不住風雪嚴寒,在城鄉村落裏蔓延。“賜竈”的鞭炮聲響起後,隨著春節壹步步臨近,人們開始“忙年”,家家戶戶忙著掃房、蒸餅、蒸年糕、殺豬殺雞,年味濃得讓人無法轉開。2008年“大年三十”,貼上大紅春聯,掛上大紅燈籠,裝飾花燈,鞭炮炸成壹鍋粥,普天同慶,萬家團圓,辭舊迎新,收福那翔。今年達到了高潮。然後第壹天拜年,第二天拜年,第三天拜年,第十五天過“元宵節”,直到二月初二龍擡頭,壹年終於過完了。新的壹年又開始了。
第二,雨
水來自天堂。立春後,東風解凍,冰雪融化,變成了雨。
經過漫長的冬天的禁錮,大地幹渴冒煙,田地龜裂,植物枯萎。我多麽期待壹場陣雨啊!
這時候空氣開始潮濕,天上飄著朵朵白雲。雨,只是躲在那些溫柔的雲朵裏,壹不小心,壹陣微風,壹聲鳥鳴,就會把她拋入大地的懷抱,滋潤壹切眾生。
這是上帝的恩典!小草迫不及待地從泥土下探出頭來歡呼;迎春開心地笑了;柳條上的蓓蕾鼓著嘴,吹著綠色的口哨。
第三,驚嚇
春雷爆了!喚醒了冬眠的動物。在夢中醒來的生物們,吸壹口新鮮空氣,揉揉惺忪的眼睛,伸伸懶腰,打打呵欠,舒展筋骨,積蓄足夠的能量,準備上演壹場驚天動地的人生大戲。
驚嚇過後,龍擡起頭來。蟄伏了壹個冬天的黑龍,帶著雷電和狂風躍上天空,開始播撒雲雨,統治世界。蛇爬出洞來曬太陽,僵硬的身體變得柔軟敏捷,很快就像風壹樣走了起來。螞蟻成群結隊,忙著搬家。田鼠把頭伸進地裏,尋找秋天剩下的莊稼。昆蟲完成蛻變,破繭而出,進入全新的季節,尋找全新的生活。
驚呆了,是二十四節氣名著中最驚心動魄,最振奮人心的篇章!從此,天地打破了冬天的死寂,宣布閃電、電閃、風暴和壹切的高潮即將到來。
第四,春分
好壹個“分”字!像壹把剪刀,把時間壹分為二,壹半是白天,壹半是黑夜,宇宙晝夜平等,陰陽平衡。
從天文學上來說,北半球真正的春天已經開始了!
此時,大地生機勃勃。柳樹換上了綠色的春裝,麥苗的夢也變綠了,陶蕾羞澀地抿著嘴,想唱壹首春天的小曲。
農民犁出激情的土地,播下希望的種子,播種新的夢想。
春天在長大!
動詞 (verb的縮寫)清明
清明,多麽詩意的名字!"滿步柳綠絲煙,畫壹個清明二月天."“節明桃李笑,原草樹柔於多雨郊。”可以說,清明是整個春天最美最明媚的時候。
這是壹個浪漫而多愁善感的季節。妳看:燕子趕著東風,載著春天的消息,從南到北挨家挨戶,傳遞著春天的消息。桃花杏花笑,盛裝,為春喝彩。小麥開始拔節,油菜笑黃,小草寫綠詩。河流唱出春天的聲音。在這個浪漫的季節,鳥兒們忙著築愛巢,表演浪漫。
最重要的是,男孩和女孩們,在明媚的春天,壹起去郊遊,蕩秋千,放風箏,在花叢中的草地上追逐嬉戲,回到蜜蜂和蝴蝶身邊,只為用鮮花染他們的春衫...
清明節又是壹個悲傷的節日。杜牧《清明》詩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杏花村。”清明節據說起源於寒食節。春秋時期,為了紀念功成身退的英雄介之推,晉文公在山西介休綿山被燒死。他下令全國禁火三天,吃寒食,故名“寒食”。後來因為寒食節接近清明節時間,兩個節日就融合在壹起了。隨著歷史的變遷,清明節禁火、吃寒食的習俗已經消失,但掃墓、登高、插柳的習俗壹直延續至今。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壹起,被國家定為法定假日,讓人們去掃墓,享受春天。所以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唯壹壹個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特殊節日。
第六,谷雨
谷雨是春天的最後壹個節氣。
在這個節日裏,到了春末,江南已經是“小花哭了”“櫻桃紅了,香蕉綠了”;北方也已繁花似錦,春意漸淡。
雨水孕育了上百個山谷。壹句農業諺語說:“谷雨前後,我們種瓜種豆。”。杜鵑催耕,正是播種的好時候。農民戴笠在淅淅瀝瀝的細雨中插秧,種下百粒,播下好年景的種子,期待豐收。
“春雨貴如油”。谷雨過後,上帝不再吝嗇,雨越下越大。綿綿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滋潤了莊稼和植物茁壯成長,大地壹片蔥郁。
春天就像壹出獨幕劇。帷幕壹拉開,就戛然而止,讓人戀戀不舍。只有美好而短暫的,才是珍貴的。
季節向夏天發出了綠色的邀請。
第二章:夏天
壹.漫長的夏天
春天來得晚,還沒來得及和夏天交接,又匆匆回來,夏天如期而至。
北方的四季就像川劇變臉,四季界限不清,仿佛壹夜之間壹個季節進入了另壹個季節。
這是壹個“綠肥紅瘦”的季節。落英繽紛,殘紅惜春。而綠色成為了這壹季的主色調,原野的山川與綠波滾滾,盡顯夏日無拘無束的激情。
第二,小曼
這個節氣,小麥作物開始灌漿,種子逐漸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
歐陽修《南風吹百草,草木深小茅屋》。麥穗初,子嬌,桑葉肥。老人喜歡老熟,老婆知道季節好。野李唐是夜鶯,海石榴是紅山鳥,範成大的“青山滿白山水,雨如煙於秭歸聲。四月的鄉村,很少有閑人,兩句田園詩“蠶又種在田裏”是這個季節風景和農事的生動寫照。
這時,小麥已經長了很長壹段路,驕傲地把麥穗高高地露出來,像壹支利箭射向天空。那尖尖的刺就像壹根銀針,保護著麥粒不受侵犯,刺著貪婪的姑娘婆姨的手,吹著冷氣。
哦!植物還有壹個保護自己的法寶。似乎所有的生命都有平等生存的權利!
第三,芒種
忙著播種,忙著夏天收獲夏天播種。
此時,江南已進入黃梅季節,陰雨連綿,霧蒙蒙。
在北方,盛夏炎熱的南風吹起了小麥成熟的夢,金色的波浪在原野上湧動。農民用陽光擦亮鐮刀,忙著收獲成熟的希望,同時播種金色的夢想。
在端午節,人們賽龍舟,包粽子,掛菖蒲和插艾葉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劉樺像火,點燃無盡的情懷;艾葉比比,我只想驅邪和祈禱!
第四,夏季至日
俗話說,“冬天的至日壹樣短,夏天的至日壹樣長。”這是壹年中最長的壹天。
溫度越來越高,顯示出夏天的火熱個性。希望的田野充滿了碧波和綠波。荷塘風荷花,滿溢香美,霞韻詩彩。
蟬鳴蛙鼓,此起彼伏,激蕩昂揚,為炎夏喝彩。
動詞 (verb的縮寫)微暑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季節進入了“三伏天”,生活也進入了壹個轟轟烈烈的時期。原野的山川,處處都在展現著生命的蓬勃張力!
“六月天,娃娃臉,說變就變。”上帝的脾氣越來越暴躁,總是大發雷霆,電閃雷鳴,大雨傾盆。風雨過後再微笑,在天空架起壹道絢爛的彩虹;還是“日出東方,日落西方,路上風和日麗卻陽光明媚”,很有意思。
第六,夏季高溫
這是壹年中最熱的時期。夏日熱氣蒸騰,熱浪襲人,展現了夏天的火熱激情。
此時雨水豐沛,氣溫灼熱,莊稼瘋長。站在田裏,能聽到莊稼“啪嗒”的聲音。這是農民最喜歡的音樂,農民們欣喜若狂。
蟬似乎熱得受不了,不停地叫個不停。
飯後,人們去空地乘涼,搖著蒲扇,扳著手指,但談論的最有趣的話題總是今年的年景如何。
炎炎夏日,我在這激動人心的高潮中走完了人生旅程,甚至來不及向秋天發出邀請。
第三章:秋天
壹、立秋
壹場西風,壹場細雨,炎炎夏日的壹陣涼意。
太陽似乎比以前更惡毒了,動搖了“秋老虎”的威信。但是在早上和晚上,天氣壹天比壹天涼爽。
蟬鳴淒厲,唱著夏天最後的挽歌。小蟲嘰嘰喳喳地唱著秋天的歌。
西風穿過森林,壹片黃葉像蝴蝶壹樣飄落下來。妳可以通過壹片樹葉來辨別秋天。哦,秋天到了!
春天在夏天生長,秋天在冬天收獲。秋天,萬物告壹段落,生命進入了成熟階段。
在這個初秋,有壹個浪漫而富有詩意的節日“七夕”,演繹了天河牛郎織女相會的悲情愛情故事,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美好婚姻的共同願景。是中國情人節的感人版本,比西方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早了1000多年。早在《詩經》?牽牛花和織女星出現在大東,戰國時就有“楚懷王最早設立七夕節”的記載。東漢詩《遙遠的牛郎星》中寫的是壹個更具體的形象:“遙遠的牛郎星,嬌嬌河漢女。巧手,做壹臺織布機。終日無章,淚如雨下。河水清與淺,有多大區別?英英易水,脈無言。”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夜》,“秋光以銀燭畫寒屏,以小扇投螢。天街的夜涼如水,躺著看牽牛花和織女星生動地描繪了當時七夕節的景象。足見我們的祖先想象力非常豐富,絕對浪漫。
第二,夏季高溫
夏天瀆司會退潛,暑氣到此為止。
此時三伏之熱逐漸消退。雨變得慢了,稀了,細了,略帶傷感的味道。但天氣漸冷,氣溫宜人,正是“秋涼好睡”的宜人季節。宋代詩人楊萬裏在《走晚秋》中寫得好:“秋非必然悲,寒乃悅。綠池都紅了,荷葉還是最小的錢。”熬過了酷熱,人們終於可以享受“可愛”的秋涼了。
第三,千禧年
天氣越來越冷,露水越來越白,秋意越來越濃。
酷暑終於退去了。秋風送爽,草木凝煙。
田野裏,莊稼泛出誘人的金黃色。農民們忙著收拾農具和院子,準備收割即將成熟的夢想。
現在是中秋節。3月5日夜,天高雲淡,桂花飄香。仰望明月,卻見山高水遠,風清浪白,月色如水,不禁讓人想家。“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這是對中秋節最準確的總結,也是對天下有情人最完美的祝福!
第四,秋分
中秋,陰陽各半,晝夜寒熱。北半球真正的秋天已經開始了。
天空越來越高,越來越藍。白雲形態各異,爭奇鬥艷,或躍如猛虎,或馳如雄獅,或雪山,或羽毛飄飄,或羊徜徉草原,或浪濤翻滾海面...
高粱紅了,小米黃了,蔬果香了,滿世界都是濃郁的豐收氣息。
這是壹個收獲的季節。春播長夏,萬物成熟,壹份沈甸甸的收獲等待著人們去收獲和珍惜。
這是另壹個播種季節。秋收之後,田野空空蕩蕩,期待人們播種新的希望。
五、寒露
露珠冷時已是深秋。西風蕭蕭,天氣微涼。
壹場秋雨壹場感冒。細雨讓秋涼如水。雨水打在梧桐樹上的聲音,壹點壹點,透露著沁人心脾的寒意。蟋蟀悲傷而冷漠地歌唱。
哦,多涼爽的秋天啊!
又是重陽節,又是菊花蟹肥的時候。自古美人傷春,文士悲秋。然而,我認為,當我在清秋仰望天空,享受美酒、菊花和螃蟹時,我已經忘記了風景如畫的秋光的生活幾何,這是多麽悲哀。劉禹錫的《秋詞》寫得好:“自古秋悲寂寥,吾言秋勝春。晴空鶴行雲上,為碧霄仙子帶來詩意。”更何況秋天還有很深的含義。生命在成熟和終結的同時,又孕育了新的活力。不信妳看,地裏剛剛長出的麥苗正在寫綠色的詩。
第六,初霜
氣寒白露霜,秋老。
然而此時天高雲淡,風清氣爽,秋色如畫。是“不似春,勝於春,萬裏霜在遼闊江天”!
馮丹勝火,黃葉勝金,層林盡染,山色流光溢彩。霜越厚。什麽“風霜葉壹夜更紅”“霜葉比二月花更紅”!
風在沙沙作響,木頭在沙沙作響。經過了最後的風霜,樹葉落了根,小草枯萎了,蘆葦飛舞了,嚴陣冷了,遊子想家了。
秋韻就像陳年老酒,口感醇厚、濃烈、綿長,耐人回味,需要慢慢品才能有好的口感。
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把春天比作壹個女孩,那就是純潔、明媚、婀娜;把夏天比作壹個年輕的小夥子,熱情奔放;把冬天比作老人,它又遠又廣,寧靜而從容;然後,秋是中年壯漢,深沈冰冷,從容淡定。是啊,人到中年,從“不迷茫”中認識了“命運”,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浮華褪去,性格豐滿,老而彌堅!
第四章:冬天
壹、立冬
凜冽的北風翻開了這個季節新的壹頁,在這壹頁上用冰雪刻下了壹個白色的字“冬”。季節突然轉變,從秋天變成了冬天。
初冬,天氣多變,由陰轉晴,由冷轉暖,天氣多變。至此,“荷花無遮雨,菊花仍有傲霜枝”。霜寒林稀,山川寂寥,原野無聲。但黃昏下雨,雲飛雲中,大雁飛衡陽,聲震蒼穹,大自然呈現出壹種蒼涼之美,別有壹番韻味。
第二,小雪
北風勁吹,山冷水薄,雲霧密布。水寒結冰了,空氣變冷了,雪融化了,細小的雪花飄在空中。晶瑩的雪花在落地前悄悄融化在空氣中,變成星星點點的細雨,潤物細無聲。
這是冬天的第壹場雪。期待的初雪神秘而聖潔!
這場小雪開啟了冰雪之冬。雪花飄飄,積蓄力量,呼喚著冰雪寒冬的到來。
第三,大雪
“就像春天的大風,在夜裏吹來,吹開了萬株梨樹的花瓣”。漫天飛雪,如風吹玉屑,花散。原野的山川銀裝素裹,冰雕玉琢,宛如壹個童話世界。
在這個冰天雪地的世界裏,兔子住在冰窟裏,鳥兒投寒林,天地無垠。只有壹樹紅梅,傲雪怒放,猶如火焰在冰雪中燃燒,融化著刺骨的寒意。
馮是壹位才華橫溢的雕塑家,他將雪景雕刻成玉山銀嶺,線條優美,工藝精湛。
但是,再熟練的藝術家,也比不上天真的孩子。他們在雪地裏打滾、滾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沈醉在白茫茫的冰雪世界裏童心未泯。
好冬帶來好夏。這漫天飛舞的雪花是希望的種子,是春天的使者!這就是生命的接力!在這個看似滅絕的冰雪寒冬裏,其實孕育了新的生機和新的希望。雪萊在《西風頌》中說得好: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第四,冬天的至日
冬天的至日也被稱為冬節,民間有壹種說法,冬天的至日像壹年壹樣大。在這壹天,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表達人們對團團圓圓、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
在冬季至日,天文學規定北半球真正的冬天已經到來。那壹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白天是北半球最短的。後來太陽北移,白天變長。民間諺語中有“冬季至日同日歸”的說法,說明冬季至日過後,太陽精神升起,晝長夜短,白晝壹天比壹天長,所以冬季至日又叫“長至日”。
冬季至日的第九天,氣溫驟降,寒冷開始。民間有句諺語說:“1929年不出招,3949年走冰面,5969年看河邊柳,79年開江面雁,19加99,到處耕牛。”它生動地描述了從冬季至日到春分的氣象物候變化。還有壹個民間戲劇《1999年祛寒圖》,畫的是壹個81瓣的梅花,從冬季至日開始,每天用筆摸壹瓣。當81片花瓣被觸摸時,就是春風變暖,寒冷完全消失的時候。古人雲:“三冬之勝,幾乎自刊,月僅壹歲有余。粉刷墻壁又細又粘,有幾個人說冷。”是這種習俗的寫照。
冬天的至日是壹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詩人杜甫有壹句詩“冬至日出太陽,春又來”。幹坤陰陽變化,這個變化,陰極到了,陽氣開始增長。這是自然之道!
陽春已經開始發芽了。
五、小寒
所謂小寒,說起來還是不算極寒。然而,寒冷的冰雪卻成了這個季節的主角,雪花飄飄,寒流滾滾。
“冷了就知道松柏會枯萎。”在這個淒淒慘慘的冬天,千樹雕零,獨壹無二的松柏傲然挺立在雪地上。風吹不倒,雪吹不彎。它在冰雪的映襯下更綠更茂盛,正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陳毅元帥的詩《宋慶》寫得好:“大雪壓宋慶,宋慶又直又直。欲知松柏貴人,待其融。”形象生動地刻畫了松柏“獨蘇,橫而不流”的崇高品格,品格高遠,個性突出,淩厲挺拔,薄雲天。
此時已進入臘月(農歷65438+二月)。臘月初八,俗稱臘八,原本是佛教節日。相傳,農歷65438+2月8日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之日,寺院取香榧、水果為佛熬粥,取名“臘八粥”留作紀念。後來在民間流行起來,成為壹種習俗。那壹天,家家戶戶都煮“臘八粥”驅寒祈福,表達了人們祈求溫飽的美好願景。
第六,大寒
“微寒又是壹年。”這是壹年的最後壹個節氣。
大寒時節,正逢“三月九”,感冒達到頂峰。俗話說“暑在中,寒在九月”,這是壹年中最冷的時期。風吹過骨頭,滴水成冰,寒意逼人。
在這寒冷的季節,臘梅冷傲雪,悄然開放,飄著淡淡的清香,帶走了人的靈魂。真是“梅花香自苦寒來”!
梅,妳是春天的使者,在最寒冷的冬天,給人驚喜和希望!
衣著華麗、溫柔美麗的春姑娘來到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