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來對比音樂,使得琵琶女的演奏非常具象。再比如,詩人寫兩種音樂意境:先“滑”,再隨著旋律的變化寫“澀”。《關口》的聲音像《花底》壹樣輕盈流暢;
“哽噎”之聲,如“冰下春流”壹般悲涼。再如,詩人用“入哀深隱,無聲勝有聲”的感覺來形容余音繞梁、意味無窮的音樂境界,用“銀瓶初碎”和“鐵馬脫穎而出”來寫音樂的突然奏響。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六月,唐朝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宰相吳,刺死欽差大臣裴度,朝野掀起軒然大波。藩鎮勢力進壹步要求罷免裴度,以穩固藩鎮“反邊”之心。白居易主張嚴捕兇手,有“越權”之嫌,又經常寫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因此被貶為江州司馬。
司馬是刺史的助理。中唐時期專門安置“刑”官,屬於變相分配。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轉變的轉折點。此後,他早期的鬥誌逐漸消磨,負面情緒增多。元和十壹年(816)秋,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客,遇到彈琵琶的安長安主事,於是以此為題材。這首敘事詩是《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