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唐詩的巔峰是哪個?

唐詩的巔峰是哪個?

縱觀唐朝近300年的歷史,恐怕找不到比張更低調的詩人了。

張到底有多低調?翻遍各種史料,能找到的只是對他生平事跡的概述,除此之外再無記載。

妳可能會懷疑,可能不是張低調,而是史料丟失了。但是,這種可能性太低了,因為張是唐代著名的學者。在當時,他與何、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子”。除了張,其他三個人都有壹段時間很出名,他們在歷史上都有很多過生日的故事。只有張沒有任何事跡記載,所以,在這三個著名朋友的背景下,他看起來就像壹個從未真正存在過的人。

即使人們不張揚,就連他的詩也很少流傳。全唐詩只有兩首。然而,正是這兩首詩使張名垂千古。他的人生不需要浮誇的行為藝術,真的要靠詩歌來決定勝負。

兩首詩中的壹首《春江花月夜》贏得了“全唐獨詩”的美譽。

也就是說,在以詩著稱的唐代,張的《春江花月夜》有資格脫穎而出,在唐代眾多的詩歌中名列第壹。今天,即使是初級詩歌愛好者也不會對張這個名字和《春江花月夜》這首著名的詩感到陌生。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武聲歌》的名稱,原是陳後主創作的壹首艷情歌曲。可惜原話早已失傳。

因為陳後主出生於帝王家庭,他接受了真正的貴族教育,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他被培養成了壹流的藝術氣質。磅礴的生命力讓他迅速沈浸在女人味和音樂的世界裏。從此,他擁抱左右,寫詩作曲,過著現代搖滾明星般的生活。陳後主最著名的兩部作品,壹部是《玉樹後花園花》,另壹部是《春江花月夜》,為後人開辟了美好的想象源泉。

受陳後主影響,楊迪還寫了兩首《春江花月夜》,篇幅都挺短,最好的壹首是:

暮色江面靜,春花爛漫。

海浪會離開月亮,潮水會帶來星星。

詩評家往往因為人而廢詞,因為他們討厭這個昏庸的末代皇帝,他與陳後主無異,甚至批評他的《春江花月夜》是壹首短小空洞的詩。

其實平心而論,這短短的二十個字裏,春、河、花、月、夜都寫了,意象混雜卻又和諧,境界相當開闊。真的是很好的小品。但是,以前的詩評家之所以對它不屑壹顧,不僅僅是上述原因,還因為在張同題材作品的參照下,任何壹個稍有審美趣味的讀者,都會很快忘記皇帝寫的是什麽。

張的《春江花月夜》采用七言律詩的形式:

連海平在春潮中,海上明月在潮中誕生。

我隨波逐流千裏,江邊無月。

河水繞著方甸流,月光像霰壹樣照在花林上。

霜在空中流動,妳飛不起來,但妳看不到汀上的白沙。

江面上的天空沒有塵埃,天上有壹輪孤月。

誰在河邊先看到月亮,壹年之初河水什麽時候照人?

人生代代不息,江月年年相似。

我不知道江月在等誰,但我看到長江在送水。

白雲已去,青楓不知所措。

今夜誰的船,何處思念月樓?

可憐人徘徊樓上月,應留人補鏡。

玉壺的簾子卷不起來,卻被刷回鐵砧上。

此時,我不認識對方,我希望中國逐月照耀妳。

鴻雁在天上飛,魚龍潛在水裏跳。

昨夜夢見閑池落花,窮春未歸。

春天河水流走,河塘落月西落。

斜月藏海霧,碣石瀟湘路無限。

不知多少人月歸,月搖滿河樹。

在這首詩中,張將世間的新陳代謝與明月的永恒進行了對比,因為明月見證了世間的壹切滄桑,而我們仰望明月時,以為“此月曾照古人”,但古人與往事已成往事,我們覺得人生如眨眼,在清冷的月光下,不禁看到了自己的渺小。長江的流水在我們身邊不停流淌,提醒我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去的不是河流,而是我們的歷史、今天和未來。是無盡的無奈的悲傷。

人既不是竹,也不是雁。當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他總是想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他的印記。卑微者在千年豐碑上留下名字,高貴者以華麗的詩文或道德功業在史書上留下名字。雖然競爭不同,但也源於人類基因中的相同性質。張壹生都很低調,但這首《春江花月夜》卻讓他的人生高調地站在了盛唐之巔。

這樣的詩句,對於壹個人的壹生來說,已經是很高調的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