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最早記載於《荊楚年譜》。因為陽光燦爛的時候是仲夏,五月是盛夏,它的第壹個下午是天氣晴朗的好日子,所以叫“端陽節”。端午節有很多別稱,如“玉蘭節”、“女兒節”、“菖蒲節”、“天中節”,都來源於壹些與民俗相關的生活細節。
端午節之所以在中國流傳至今,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壹位人民敬仰的偉大詩人——屈原。他的愛國情懷和對人民的關懷,對祖國的無限忠誠,以及“與日月爭光”的崇高人格和意誌,使他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壹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先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首創了壹種新的詩體——《楚辭》,後人以《詩經》稱之為“騷”。馮和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他的文學瑰寶,如《離騷》、《田文》、《天問》等,在文化的長河中如日月爭輝。他在有限的壹生中,時刻想著祖國的興亡和人民的疾苦,以楚為己任走上富強之路。當他的祖國面臨滅頂之災時,他義憤填膺,於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壯烈犧牲。”族深愁千年,忠魂可托付也。今日何國亡,世上只剩離騷。"
歷代文人墨客都在端午節作詩賦,以表達對屈原的懷念。“節分端午,古往今來盛傳是屈原。楚江空空如也,不能直洗,真是可笑。”唐代文秀的“端午”詩,為節日的哀嘆增添了許多鄉愁。唐代的楚朝陽也有“惟贊端午,誰薦屈原廟;“把酒壹飲而盡,汨羅遠”這句詩,深刻地表達了人們對壹代愛國詩人的敬意和紀念。
民間紀念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逐漸在全國形成文化習俗。至今主要有“賽龍舟”、“吃粽子”等紀念活動。因為楚人不忍賢臣屈原之死,所以很多人劃船追趕救人。他們爭先恐後地互相追趕,到了洞庭湖就不見了。在河上劃船是龍舟比賽的起源,然後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它,所以它被稱為“龍舟比賽”。而“吃糙米”的是荊楚人。五月五日,他們煮糯米或蒸粽子扔到河裏,作為對屈原的祭祀,所以他們把糯米扔在竹筒裏,怕吃了。後來,他們逐漸用粽子代替竹筒,演變成每年端午節“吃糙米”的習俗。“角上覆金,草上覆玉,風景猶美。”是啊。
“賽龍舟”和“吃粽子”表明中國人民高度認同屈原的道德觀和人生理想。所以端午節也是中華民族表達對美好詩篇和偉大詩人崇高敬意的節日。
感慨懷舊,今天還在感嘆!這位偉大的詩人雖然行走在遙遠的古代,他的思想和人生理念從“自我”走向“自我”,他的壯麗詩篇,卻穿越時空,以壹種濃郁的民族節日的形式與我們世世代代相連。
“慢鶯喉,輕點象板,勝讀離騷章。蓮香暗,臥江頭,畫船鼓。”
穿越千古的荷風吹過屈原的故鄉,田野,成熟的麥子,黃杏,河畔,芬芳的棕櫚葉。壹個與詩歌有關的節日——“端午”在稀稀拉拉的“黃梅雨季”中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