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詩歌壹方面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傳統,另壹方面又對其進行了發展和改造。就繼承性而言,從漢代樂府民歌中產生的五言詩形式,被建安詩人廣泛運用,發展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基本的詩歌形式。
樂府民歌的語言風格也對文人詩歌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采用樂府詩、沿襲樂府民歌中常見題材的作品,在這壹時期的文人詩中占有很大比例。
發展:
就發展和轉型而言,第壹,樂府民歌作為以往詩歌的主體,是壹種社會集體創作。它們原本是壹些不知名的作者寫的,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變換,很少表現出作者的個性特征。
在建安時代,很少有作品沒有名字的現象。這些與作者名字相關聯的作品,往往與作者個人的特殊經歷、情感和獨特的審美愛好密切相關。這促使詩歌向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