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壹群學生到了高二就會明顯分化。那些消極被動、目標不明確的學生在缺課後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上網、玩遊戲和睡覺...
教授建議,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王鴻和其他三位教授聯名提交了壹份關於大二學生現象的報告,建議學校采取措施,對大二學生給予更多關註。教授的聯名建議指向了大二的現象。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王鴻教授在大二春季學期講授的課程之壹是《中國文學》,她也是大壹新生的學分制導師。她對“大二現象”深有感觸。“同壹批學生到了高二就會出現明顯的分化,問題還是很多的。”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王鴻,大二是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關鍵,但同時,大二也是學生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時候。“新鮮感少了,失落感多了,曠工多了,失敗了也沒關系。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王鴻教授的建議得到了另外三位教授的支持。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劉亞丁就是其中之壹。讓劉亞丁印象深刻的是,他帶著11的學生做學分制導師。在他大壹的時候,11的同學總是在場,問各種問題。但是到了大二,來找他交流的同學明顯減少,即使提前通知,也不會再出現全員到齊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