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郎平弟子孫悅:48歲老虎嫁港14年,刀郎誇她這麽漂亮。

郎平弟子孫悅:48歲老虎嫁港14年,刀郎誇她這麽漂亮。

2021年9月,女排精神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和號召力,成功被納入中國第壹批代表中國* * *生產者偉大精神的譜系。

這些優秀的品質,比如努力拼搏、團隊合作、勇於拼搏,曾經被女排隊員甚至國家級運動員作為參考或者成績標桿。

孫悅,郎平的得意弟子,也是90年代中國女排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她外貌姣好,性格開朗。她在球場上的風格不僅勇敢而且非常堅強,她被昵稱為“小虎隊”。

1973年,孫悅出生在江蘇鎮江的壹個排球世家。孫悅的父親孫錦華是江蘇女排的主教練,母親黃綺貞是江蘇排球隊的主攻手。她還有壹個哥哥叫孫新。

小時候的孫悅活潑開朗。她熱愛自然,喜歡幻想。在父母的極度關愛下,孫悅的童年是快樂無憂的。

雖然孫悅的爸爸平時很忙,但是經常要等到周末才能和家人壹起吃飯,和孫悅壹起玩。但在孫悅的記憶中,無論是飯桌上壹家人的歡聲笑語,還是他扛在肩上唱的歌,都是她至今深深珍藏的珍貴回憶。

孫悅3歲的時候,有壹次去外婆家,可能是因為突然搬到壹個陌生的地方,她壹直在哭。孫悅的媽媽沒辦法,只好帶著孫悅走到外面,把她哄進附近的排球館。

奇怪的是,孫悅進場後就不哭了。她看著奔跑跳躍的人們和在空中飛舞的排球,眼裏充滿了好奇。

後來,孫悅的媽媽經常帶孫悅去江蘇女排訓練學院打球。她坐在撿球車上,和小隊員們壹起奔跑歡笑。那是孫悅童年對排球最早的記憶。

然而,孫悅快樂的童年在父親被查出肝癌晚期後戛然而止。

從65438到0979,隨著孫悅的奶奶滿臉淚水地從醫院回家,抱住孫悅,年僅6歲的孫悅永遠失去了父親。

面對家裏失去父親的氣息,孫悅也變得不再愛玩,也不再幻想天空或夜晚。為了成為媽媽和奶奶的依靠,她的性格也逐漸變得堅強,獨立,冷靜。

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孫悅在父親去世後不久就轉學到離家比較近的壹所小學。

雖然孫悅年輕時性格堅韌,成績優秀,但身體並不是那麽好。除了貧血,她還患有嚴重的鼻竇炎。所以在孫悅8歲的時候,她媽媽把她送到南京業余體校練習排球。壹個是為了增強孫悅的體質,壹個是為了孫悅父親的遺願。

這是孫悅第壹次正式接觸排球。進入體校後,她每天都積極參加訓練。她喜歡在排球場上奔跑流汗的感覺。她很快在排球隊中展現了自己的主導作用,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好。

不久後,在南京瑯琊路小學來體校選拔球員的壹場排球比賽中,孫悅憑借自己在場上的積極表現,幸運地得到了選拔人員的賞識,隨後順利轉入瑯琊路小學。

南京市瑯琊路小學不僅是重點小學,也是省體校教練青睞的小學。

但不知道是受小時候家庭變故的影響,還是怕讓父母失望的心理壓力。轉學到瑯琊路小學後,孫悅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她向以前的同學借書和筆記借習題,在學校找個角落壹個人自習,生怕哪壹科落後。

就這樣,孫悅在學校不可避免的被同學孤立,經常被同學諷刺說她身高1.64米根本不適合打排球。

“媽媽,我可以不去蕭郎上學嗎?”自尊心屢屢受挫的孫悅,曾流著淚對母親說。

對於孫悅的媽媽來說,女兒拒絕排球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她也明白此時強迫孫悅留在蕭郎可能會產生反作用,所以想了想還是同意了女兒回原學校的要求。

回到熟悉的環境後,孫悅漸漸變得積極陽光,恢復了之前對排球的興趣。又壹次,她壹邊看書壹邊笑著練排球,轉眼就上了初中二年級。

1987年,孫悅隨校隊參加了壹場名為“振興中華杯”的少年排球比賽。在比賽中,她意外得到江蘇省青年女排教練黃蘭芳的賞識,後來被邀請加入江蘇省青年女子隊列。

65438-0987,孫悅來到漳州,加入省隊冬訓。然而,由於他的右膝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癤子,他不得不獨自進行壹些少量的訓練。

哪怕只是少量的訓練,認真投入的孫悅也絲毫不馬虎。她思考著自己姿勢和練習的細節。遇到自己不會的動作,她就坐在訓練場旁邊看隊友練習,然後總結方法。

為了不讓孫悅在訓練中掉隊,教練黃蘭芳開始私下給她壹對壹的訓練。從傳球、墊球、蹬車到如何運用腰腹部的力量,黃蘭芳會在每壹個紮實的基礎上反復訓練孫悅。

前中國男排主力曹平也非常看好孫悅的未來發展。在業余時間,他也會教她壹些發球和扣球的技巧。

就這樣,在老師的嚴格要求和孫悅自身的努力下,孫悅從65438到0989順利進入江蘇省壹隊,擔任女排主力替補。

雖然只是主力替補,但孫悅很珍惜這個機會。她開始在訓練上更加努力,每天不少於8小時的基礎訓練,無數次的百米跑,扣球和發球的反復學習和練習。

孫悅知道,只有堅持刻苦訓練的信念,才能獲得技術上的提升。

女排國家甲級聯賽是孫悅成為女排主力後的第壹場比賽。為了給江蘇排球隊爭光,不辜負教練的期望,她暗暗下定決心,要打破江蘇女排過去的糟糕表現,奪得冠軍。

但是,強烈的勝敗感未必能帶來好的結果。

不知道是因為壓力太大,還是缺乏常規比賽的經驗。孫悅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實力,頻頻失誤,使得江蘇女排的排名從B組掉到了C組..

之後孫悅做了很長時間的自我調整。她逐漸意識到自己技能的不足和鍛煉心智的重要性。慢慢地,她走出了困住自己的泥潭,重整旗鼓,開始更加努力地回歸訓練。

春去冬來秋去,日子就在這樣日復壹日的高強度訓練中壹點點過去。看著每天努力的女兒,孫悅的媽媽也很心疼,但她還是流著淚鼓勵孫悅:“妳要走的路不是壹條容易走的路,但卻是任何壹個想成功的人都必須要走的路。”

孫悅在排球場上的風格不僅勇敢,而且很強,所以黃教練和他的隊員們昵稱她為“小虎隊”。

1990年,17歲的孫悅終於正式扛起了排球隊主力的大旗,次年代表江蘇女排出戰唐山市運會。在甲組C組,孫悅憑借在賽場上的完美表現,給原國家體委排球司副司長劉華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華聰非常看好孫悅在球場上的積極表現。賽後,他把孫悅介紹給了中國女排主教練金虎,不久之後,孫悅就被調到了國家隊。

進入國家隊後,孫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與職業選手相比,孫悅無論是體驗還是細節都難免遜色。她開始感到焦慮,晚上經常睡不好覺。

但是她不想放棄。她咬牙挺過了壹次又壹次的艱苦訓練,每天重復著壹個又壹個技能和動作。那時候,孫悅總是訓練場上最後壹個離開的人。

三個月後,孫悅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中國女排1992歐美熱身賽的主力。

這是她第壹次參加如此重要的比賽,也是她第壹次決定自己的未來在哪裏。雖然比賽的最終結果並不是很讓她滿意,但她也從中領悟到了壹個道理:比賽的真正意義不在於輸贏,而在於從壹次次的自我否定中找到晉升的階梯。

1993孫悅憑借與隊友的精湛配合,獲得第七屆亞洲女排錦標賽“最佳傳球”稱號。20歲時,她成了隊裏的老兵。然而,孫悅對此並不高興。

當時的中國女排形勢每況愈下,外界質疑聲不絕於耳,導致隊員們變得被動,仿佛被蒙上了陰影,有的隊員甚至有了退役的想法。

雖然對於這樣的情況,孫悅也感到力不從心,但是想到那些日日夜夜的訓練,想到媽媽對自己的期望,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她在等待機會,中國女排也是如此。

1995年,郎平復出執教女排,這是亞特蘭大奧運會前的18個月。

重新充滿希望的孫悅開始了特別嚴格的訓練。在郎平的指導下,孫悅和隊員們每天都跟著戴悅練習,無論是換訓練項目還是撿球,都壹直保持小跑,生怕浪費壹點訓練時間。

就這樣,在孫悅、郎平和整個女排的努力下,中國女排在隨後的幾年裏獲得了亞特蘭大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亞錦賽、亞運會的亞軍,孫悅本人也獲得了個人MVP等多項榮譽稱號。

孫悅對自己能為中國女排做出貢獻感到非常滿意。她非常感謝教練和隊友對她的信任,但她壹直後悔沒能幫助中國女排在奧運會上贏得壹枚金牌。

2000年,悉尼奧運會後,孫悅宣布退役,隨後前往意大利職業聯賽踢球。

孫悅曾經說過,如果要用顏色來代表她參加過的三屆奧運會,那就必須分別是灰色、紅色和藍色。

她坦率地說:

“1992是灰色的,第壹次參加比賽很興奮但是能力不足;

亞特蘭大奧運會紅了,雖然最後我們沒有奪冠,但是作為主力,我已經盡力發揮出自己的最好,問心無愧;

上屆悉尼奧運會是藍色的。這是壹場充滿遺憾和懷舊的比賽。我理解中國女排不弱,只是當時遇到了更強的隊伍,贏了古巴隊。"

不過她說得益於自己以前的體育專業,在大學裏兼職報過班。我覺得她的文章應該還是能得到讀者認可的,她也希望能從揚子晚報這個平臺認識和幫助更多的人。

隨後兩年,孫悅寫了壹本名為《愛停不下來》的自傳,向大眾展示自己的排球經歷,同時擔任江蘇女排助理教練。

2008年,孫悅是奧運火炬南京站的火炬手。

退役後的孫悅不僅事業上很成功,感情生活也很幸福。

孫悅的丈夫何國文是香港公務員,曾是籃球運動員。他曾代表香港隊在中國參加過多次運動會和比賽。

兩人在壹次朋友聚會上相識。當何國文第壹次見到孫悅時,他就愛上了她。不過當時何國文普通話說得不好,所以孫悅當時也沒註意到什麽。最後,他們只是出於禮貌交換了電話。

為了追求孫悅,何國文回到香港後立即報了壹個普通話培訓班,每天認真學習口語表達和簡化字。再打電話給孫悅的時候,他已經能說壹口流利的普通話了。

後來,孫悅在和何國文的幾次相處中感受到了他的溫柔和細心,開始對他有了好感,兩人的聯系也漸漸多了起來。

孫悅退役後不久,何國文給孫悅打了壹個電話,希望孫悅能做他的女朋友。孫悅雖然對異地戀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忍不住喜歡上了賀國文,答應了他。

何國文對這段感情很上心。不管是情人節還是春節,重要的節日,何國文都會從香港飛到孫悅身邊陪她過節。他會送孫悅最喜歡的郁金香,他也願意耐心聽孫悅訴說工作上的困難。

就這樣,在兩人的精心維護下,這段看似不可能的異地戀持續了8年。

後來,何國文和孫悅結束了愛情長跑,攜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後懷上了兩個女兒。

婚後,孫悅隨何國文去了香港,曾在香港壹所學校做排球教練。女兒出生後,孫悅成了全職太太,操持家裏的日常,陪伴孩子成長。

從她嫁到香港到現在已經14年了,孫悅已經在香港紮了根,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當被問及女兒以後是否也會從事排球運動時,孫悅很認真地回答:“這要看孩子自己的興趣和天賦。”

孫悅說,職業運動員是辛苦的工作,但如果女兒有興趣,她不會阻止。她會給女兒專業的建議,讓她們自己做選擇。

“咦,又漂亮了。”郎平看到孫悅的到來後親切的說道。

後來,孫悅有幸被TVB邀請了幾次。她還向公眾講述了她的生活和她對排球的熱愛。

現在孫悅已經48歲了,女兒們都在長大。她經常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女兒的成長。

香港商報2021年8月在社交平臺發布的對孫悅的采訪中,可以看出孫悅還是那個外向的性格,依然熱愛生活,熱愛排球。

孫悅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多年來她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現在也很享受這種平淡而充實的快樂。如果未來有可能,她也希望女兒能續寫壹個排球世家的傳奇。

她強調,體育是橋梁。如果妳退出女排,嫁到香港,妳會珍惜現在擁有的,雖然有很多不如意,也會經常回內地為中國女排加油。

人不僅要有夢想還要有勇氣,勇敢的跌跌撞撞的向前,努力的瘋狂成長。

雖然看孫悅的排球生涯總有些遺憾,但比賽的真正意義並不全在於輸贏。每次自我否定之後重新審視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從容面對世界上的每壹個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

回過頭來看,孫悅在排球場上的笑容裏隱藏的,不僅僅是她的自信,更是中國女排的未來。

[1].女性生活雜誌。傳奇國手孫悅:女排經歷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J]。女人的生活,2017 (09):第二章第三節。

[2].孫悅。停不下來的愛[M]。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