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中學原位於東江灣路120號,創建於1963年。原校名為淩雲初級中學。因校址當時毗鄰魯迅紀念館、魯迅墓、魯迅故居,校名於1967改為\ "魯迅中學\ "。文革後由初中改為完全中學,196年由東江灣路120遷至廣中路100。使在市區有壹定知名度的普通中學教學嚴謹,初中畢業生中考通過率從1986連續多年達到100%,全部進入各類學校;高考錄取率也逐年上升,1985為52.6%,1990為85%,1999為89.3%,2001高考為97%,為上海之最。不僅如此,學校還積極培養了壹定數量的各學科天賦突出的尖子生。多年來,有65,438+000多名學生在全國和市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其中優秀者有;1978獲得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壹等獎的、1979獲得化學競賽壹等獎的葛宇、1988獲得上海市第二十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壹等獎的範宇博、1990獲得第二十三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壹等獎的曹。1985獲得華東六省市全國杯宋大獎賽壹等獎的三胞胎姐妹,1997獲得市物理競賽二等獎的,1998獲得市作文競賽二等獎的吳江洋、王滄桑、王東祿,1999獲得市勞動技能壹等獎的,學校認真探索以創新精神培養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朝著高效的運行機制、先進的教育設施、優秀的教師素質和壹流的辦學效益的目標,朝著“求真求新”的校風和“刻苦、紮實、求實、創新”的教風、學風的目標邁進。這是上海的魯迅中學。
此外,北京魯迅中學位於新文化街,靠近北京市中心最繁華的西單商業區。不經意間,就會錯過壹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壹座融合了西歐古典風格和中國園林特色的建築群,靜靜地坐落在繁華喧鬧的地方。這是北京魯迅中學,占地1.5萬平方米,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校現有31個班,其中初中18個班,高中13個班。學校現有學生65438余人,教職工140人,其中教師97人。區級學科帶頭人和兼職教研員10人。這是壹所完全公立的中學。從1901的“杜摯學校”,經過“杜摯女子中學”、“第八女子中學”、“第壹五八中學”,1996經北京市政府批準更名為“北京魯迅中學”。這個院子裏的壹切,見證了整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百年滄桑,百年榮辱,清晰地反映在這所百年名校的記憶裏。對於如此豐富的教育資源,全校師生自然珍惜自己的生命。幾經修繕,耗資數千萬。現在,他們來到這裏,看到的是青磚雕花,回廊相連,房屋錯落,環境古樸典雅,校園裏到處是鮮花,鳥兒在歌唱,到處是青春的身影,還有書的聲音。已完成的校園文物建築改造工程全部獲得“全國校園環境文化藝術建設先進學校”的光榮稱號。讓魯迅中學師生特別自豪的,是這所學校引以為豪的歷史。這是國立北平女子師範學校的舊址。被譽為人類燈塔的魯迅先生,1923-1926在女子師範大學任教。學校內有保存完好的古跡,如魯迅先生給學生講課的禮堂、講課的教室等。禮堂現在變成了“魯迅生平展覽室”。魯迅先生的夫人許廣平女士是當年反對封建教育的“女師大潮”的中堅力量。在“三·壹八”慘案中不幸犧牲的魯迅先生的學生劉和珍和楊德群兩位烈士是不朽的英雄。那“勇敢友善”、“永遠善良微笑的老影”是所有師生永恒的寶藏。1931年,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畢業生為劉、烈士所建的紀念碑,依然矗立在校園的松柏叢中。碑上鐫刻著民族英雄文天祥寫的《宋正琦》中的壹句名言:“齊威武雄壯。當其穿透日月,生死必安。”優雅的環境與悠久的革命傳統相得益彰,擁有先進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塑膠跑道環繞的全封閉操場,以及先進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計算機教室、微格教學教室、多媒體教室、軟件資料室、電子備課室、閉路電視系統和校園網絡系統。“北京市電化教育優秀學校”的稱號,標誌著學校已經發展成為壹所具有跨世紀能力的現代化完全中學。除了硬件的不斷完善,魯迅中學還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逐步形成了壹系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傳統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德育特色。學校自1958遷入現校區以來,歷屆領導和老師都堅持以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全體學生,以弘揚魯迅精神為己任,以傳承愛國主義傳統為目標。他們決心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讓魯迅精神在魯迅中學精神中飛揚,讓那種催人奮進的愛國情結在魯迅中學得到充分釋放。1977以來,學校明確將劉、楊烈士事跡和魯迅先生在校工作戰鬥情況列為學校傳統德育內容,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渠道。每年新生入學,第壹個活動就是瞻仰烈士紀念碑,參觀“魯迅生平陳列室”;每年9月,高壹新生將舉行“劉和珍、楊德群大隊”隊旗交接儀式,3月18日將舉行“繼承烈士遺誌,弘揚革命傳統”主題紀念活動,高三學生將在紀念碑前舉行莊嚴的“成人禮”。少先隊員堅持站在魯迅雕像和紀念碑前。浙江省紹興縣魯迅中學(壹)路中城南校區
紹興縣魯迅中學是浙江省\ "助人興學\ "的典型。它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市中心,距離魯迅故裏約500米。學校於9月竣工,1994。壹所省級重點中學,“浙江名校”。學校規模學校占地173.3畝,建築面積52000平方米。有5棟教學樓,86間標準教室。有3個計算機教室,2個語音實驗室和9個物理、化學和生物實驗室。建有單體圖書樓,藏書654.38+0.3萬余冊,並配有電子閱覽系統。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多功能廳、室內燈光球場、遊泳池和塑膠跑道標準田徑場等文體設施齊全。學校建成了設備先進、性能良好的校園網,實現了資源共享,為每位教師配備了\ "奔騰四\ "筆記本電腦,引領了全市教育設施的現代化。學校現有59個班級,3200多名學生。教職工203人,專任教師180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70人,壹級教師49人。教師優化組合,充滿活力。學校有分校和獨立校區。辦學理念傳承魯迅的\ "立人\ "理念,以\ "尊重個性、張揚精神\ "、\ "全面優化、註重培養\ "為校訓,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近年來,學生在參加全國數學、科學、化學、生物、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成績優異,獲得省級三等獎423余項,其中國家壹等獎7項,二等獎6項,8項獲得浙江省第壹名。2000年,董世英在第十六屆中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第三名,前往亞洲第壹屆物理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銀獎。自成立以來,先後23次獲得浙江省數學科學文化衛生競賽組壹等獎,6人獲得浙江省\ "青年人才獎\ "。九屆畢業生高考成績在市縣名列前茅。每年都有大批學生被全國名牌大學錄取,2004屆畢業生吳傑星在浙江省高考中獲得\ "狀元\ "。2009屆畢業生沈淩波以709分獲得浙江省高考文科狀元,蔡以703分獲得浙江省高考文科狀元。學校先後榮獲市級文明學校、市級德育先進單位、市級五好基層黨組織、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先進團委、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省體育先進單位、全國綠色學校、全國貫徹學校體育條例優秀學校、全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
(2)魯中柯橋校區
魯迅中學柯橋校區是紹興縣教育局舉辦的“全國壹流的重點中學”。為確保學校成為省內壹流的優質重點高中,\ "魯迅中學柯橋校區\ "的教師將以魯迅中學的教師為主,從全縣縣級以上普通高中的優秀骨幹教師中選拔,學校領導班子在現有魯中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充實。“魯迅中學柯橋校區”建立後,現魯迅中學更名為“魯中市南校區”。未來兩校將實行壹套班子,分開校區管理,並將逐步向柯橋校區集中。魯迅中學柯橋校區辦學規模為1.500人,30個班,今年將從全縣初中畢業生中直接招收首批500人。
西城實驗學校的校風還可以,可能是在創建的階段。老師們極其負責,對學生非常用心,學習氛圍濃厚。但是學生不是很好,排名還是比較靠後,但是考上本科的比例還是比較可以的。